近日油脂油料板块全线走强,周三国内外油脂市场率先上涨,夜盘CBOT豆类走强,周四国内油脂油料再度集体上涨。
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光大期货农产品分析师侯雪玲认为,油脂油料上涨的动力来自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利好预期。美国参议院最新税收法案提出,将禁止使用北美以外原料(如中国废弃食用油)生产的生物燃料申请45Z税收抵免。如该法案获得通过,将显著利好美国大豆和玉米种植商。此外,国内大宗商品普涨也助力油脂油料价格上涨。
新湖期货农产品分析师陈燕杰表示,国内商品市场整体偏强,加上外盘油脂走强带动,这是周三国内油脂增仓上涨的主要原因。
从基本面来看,陈燕杰分析称,当前国际油料及国内油脂供需仍偏宽松。国际方面,巴西大豆本年度丰产且销量近七成,阿根廷大豆丰产,多数也在销售中;美豆新作种植面积如期减少,出口量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国际棕榈油仍处于季节性增产季。国内方面,大豆季节性到港压力仍大,近期油厂持续满负荷开机,国内豆油库存明显回升,中期国内豆油仍趋季节性累库;国内棕榈油最新库存快速回升,国内需求仍是刚需,中短期库存预计仍有一定回升空间,关注7月船期采购情况;国内菜油的供应压力仍大,短期中加关系再度紧张,远期中国进口加拿大菜籽的政策性风险仍在,采购难增。
“整体来看,当前国际油脂油料供给压力仍存,但北美油料进入天气市阶段,主要国家(印尼、美国、巴西)生物柴油消费量预期增加,叠加中期中国油料进口受限,油脂行情走势尚不明朗。”陈燕杰称。
侯雪玲表示,当下国际油脂市场处于政策主导期,市场密切关注美政策变动。除了7月4日前的45Z政策外,美国环境保护署将于7月8日—9日举行听证会,讨论美国2026—2027年生物能源政策,涉及生物柴油强制掺混目标、原料使用范围等议题。这些政策将决定未来两年美豆油的生物柴油需求前景,决定着油脂价格上方高度。
“除政策外,棕榈油产地压力也是市场关注焦点。”侯雪玲说,今年棕榈油产量处于同期偏高水平,叠加三季度产地处于增产累库阶段,供应充足。印度和中国谨慎采购,产地仍有出口压力,这限制了油脂价格重心的上移。
此外,侯雪玲表示,加拿大菜籽产区干旱,同时国内油脂需求低迷、供应增加,尤其是豆油供应压力大,国内油脂基差延续弱势判断。策略上,政策明朗前油脂价格或有反复,操作策略以单边短线为主,下周政策明朗后可考虑跟随突破策略。此外,期权可选择做多波动率。
豆粕、菜粕方面,侯雪玲称,美豆旧作库存压力中性,新作面积萎缩,目前大豆生长进入关键期,当下天气无实质性问题,但局部存在偏干旱隐患。加菜籽旧作紧张,新作面积萎缩,干旱担忧升温。所以,豆粕、菜粕期货价格中天气升水增加,下方支撑强。贸易关税扰动中,新作出口销售如能放量,豆粕、菜粕期价将易涨难跌。国内现货压力大,油厂压榨处于高位,终端需求承接有限,导致产业各环节库存攀升,期货仓单处于高位,现货基差维持弱势判断。
陈燕杰认为,油脂价格暂时还没有很清晰的趋势逻辑,中短期基本面之外的因素影响较大。短期油脂预计震荡偏强,下方有美国生物柴油政策、北美油料天气市的支撑,上方有棕榈油产区季节性增产增库、国内油脂供需压力大的压制,建议投资者谨慎观望。
徽商期货农产品分析师刘冰欣认为,油脂基本面好于粕类,虽然三季度为油脂消费淡季,价格易跌难涨,但在美豆油利好政策刺激之下,预计油脂未来走势好于双粕。
此外,她还表示,未来中美贸易争端虽然还有不确定性,但市场已经将其定义为“灰犀牛”,对价格的影响趋于弱化。不过,中美谈判向好刺激美豆走升,叠加巴西贴水维持偏强、三季度天气因素、成本支撑带动,预计下半年国内豆粕价格中枢跟随美豆上移。整体来看,豆粕的上行预期大于菜粕,建议在二者价差回调时,把握买豆粕、抛菜粕的套利操作机会。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