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近日发布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 《建议》) 提出,支持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笔者认为,这为大宗商品跨境电商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在笔者看来,相较消费品跨境电商,大宗商品跨境电商因交易标的具有高货值、标准化、强周期性等特征,且关乎产业链安全,其 「十五五」 时期的发展路径更需要契合 「高质量发展」 与 「高水平安全」 的双重目标。
笔者认为,在 「制度型开放」「数字中国建设」「内外贸一体化」 等政策导向下,大宗商品跨境电商有望从传统贸易的辅助渠道,跃升为全球资源配置的核心枢纽与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
政策定位升维:
从 「业态补充」 迈向 「战略基础设施」
大宗商品作为工业生产的 「血液」,其跨境流通效率直接关系产业链稳定与国家经济安全。过去,大宗商品跨境电商行业多被视为传统贸易的 「数字化补充」。如今,《建议》 中的 「提升贸易促进平台功能」「深化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 等表述,标志着其被纳入国家贸易促进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协同建设范畴,角色定位向 「战略基础设施」 跃迁。在笔者看来,《建议》 推动大宗商品跨境电商实现角色重构,其背后逻辑源于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的 「双循环」 战略要求。
这一转变的理论基础在于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与 「高水平对外开放」 的深度融合。传统大宗商品贸易长期受信息不对称、结算周期长、信用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制约。而跨境电商平台借助区块链存证、智能合约等数字化手段,可以打破地域与制度壁垒,实现全球资源高效匹配,十分契合 「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 的改革方向。同时,「制度型开放」 推动国内规则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在跨境数据流动、绿色标准互认等领域的先行先试,将为大宗商品跨境电商降低合规成本、拓展市场空间提供制度保障。政策定位的升维,本质是通过 「有效市场」 与 「有为政府」 协同,将大宗商品跨境电商打造为保障供应链安全、参与全球治理的战略支点。
产业融合深化:
从 「交易撮合」 走向 「生态协同」
从表述方式上看,《建议》 将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与 「推动跨境电商发展」 放在一起,为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的品类创新与价值链攀升提供了核心支撑。传统大宗贸易以原油、铁矿等资源型产品为主,而 「十五五」 时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望崛起,推动锂电池材料、光伏硅料、特种钢材等标准化高附加值产品成为跨境电商品类中的新锐。这一转变的理论逻辑在于 「产业—贸易协同演进」:新兴产业的技术迭代与规模效应,要求贸易模式与之适配,而跨境电商通过整合生产数据、物流网络与市场需求,可以为企业提供全链路的数字化服务,从而实现 「研—产—销—融」 生态协同。
更深层次的意义体现在 「内外贸一体化」 机制创新上。长期以来,国内外市场在质量标准、价格体系、监管规则等方面的割裂,制约着中国大宗商品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建议》 强调 「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要求跨境电商平台构建统一的质量认证、物流履约与信用评价体系,推动农产品、金属、化工品等品类实现 「同线同标同质」。这不仅有助于降低企业跨市场运营的成本,还通过国内国际市场的价格联动与规则输出,有益于增强中国在全球大宗商品定价中的话语权。
笔者认为,产业融合深化的本质是:依托数字技术重构 「供应链—贸易链—价值链」 逻辑,使大宗商品跨境电商从交易撮合渠道升级为驱动产业创新与标准输出的生态平台。
全球价值链重构:
从 「流量红利」 转向 「数据赋能」
笔者认为,「十五五」 时期,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的核心竞争力将从依赖规模扩张的 「流量红利」,转向以数据驱动为核心的 「效率革命」。《建议》 提出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行业技术升级指明了路径。区块链、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有助于系统性地解决传统贸易中的信用缺失、风险不可控等痛点。比如,区块链存证技术可以实现仓单溯源与交易确权,降低欺诈风险;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优化物流路径与库存管理,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数字孪生技术可以模拟全球港口运营与价格波动,为企业提供前瞻性的决策支持。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将进一步推动全球价值链重构。在笔者看来,跨境电商平台通过沉淀全球交易数据、物流数据与信用数据,形成覆盖 「生产—运输—结算—消费」 全链路的数字资产。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于价格预测与风险预警,更通过信用穿透 (如数据质押融资等)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契合 《建议》 中 「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 的要求。同时,在 「绿色贸易」 导向下,跨境电商平台需嵌入碳足迹追踪功能,将 ESG 合规转化为竞争优势,融入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全球价值链重构的本质是:通过数据赋能实现 「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四流合一,使大宗商品跨境电商成为引领数字贸易规则、塑造可持续发展范式的重要力量。
结语
综上所述,「十五五」 时期,大宗商品跨境电商的发展逻辑已超越传统贸易范畴,将深度融合国家现代化产业体系、「双循环」 与数字中国建设战略。政策定位的升维、产业融合的深化与全球价值链的重构,将共同推动大宗商品跨境电商行业从 「规模导向」 转向 「价值导向」,从 「通道经济」 迈向 「生态经济」。未来,大宗商品跨境电商行业需以 「制度型开放」 对接国际规则,以数字技术提升全链路效率,以产业协同夯实安全根基,最终成为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战略支柱。(作者系深圳物流供应链实战专家委员会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