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4 月 1 日,市场全天冲高回落,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截至收盘,沪指涨 0.38%,深成指跌 0.01%,创业板指跌 0.09%。
板块方面,可控核聚变、创新药、中药、电力等板块涨幅居前,人形机器人、算力、软件开发、金融科技等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 3800 只个股上涨。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 1.13 万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 893 亿元。
如果说昨天午后大盘 「翘尾」,还是部分抄底资金的尝试;
今天早盘,市场缩量普涨,则证明了支撑位确实存在,技术反弹如期而至 (也可以说虽迟但到)。
以万得全 A 为例,实际上昨日的低点,不仅触及 60 日线和半年线,也是春节后迄今近两个月时间,反复震荡形成的箱体下沿。

有观点认为,如果你认同这样的技术面分析,昨日上下影线划定的空间,则很可能成为后续几天的短线压力位和支撑位,也即股民低吸高抛的参考。
午后,指数出现回落,部分指数收盘翻绿。这一定程度上也说明,未放量的反弹不易突破上方压制。

对于后市,信达证券研报认为:
指数如果重新跌回震荡区间下沿,则可能会重演去年 12 月到今年 1 月的风格,风格偏红利价值,持续时间可能为 1 个月左右。
指数如果突破上行,按照牛市震荡后再突破的历史情况,风格大概率会扩散,会有利于顺周期、消费、主题性价值表现。突破后再演绎成长。
现阶段成长占优的是长期逻辑,价值占优的是估值,业绩层面成长价值都没有进入确定的不断增长的业绩兑现期。一旦某一方向业绩兑现,那么这一方向可能会成为后续牛市的主线之一。
医药板块,率先彻底爆发
在 「上半场」 的普反行情中,医药股是毋庸置疑的主角。
一方面,领涨板块几乎全是医药细分题材,如 CRO概念、重组蛋白、细胞免疫治疗等等。

另一方面,在场内 ETF 中,上述题材又体现为同一个概念——「创新药」。
今天,以港股创新药、创新药命名的 ETF,全天扎堆领涨;涨幅稍弱的也是医药、生物医药、医药卫生、医药创新等主题的产品。

据媒体报道,有分析人士认为,医药股的强势表现,一方面是该板块此前并非热点,亦不拥挤,而且也适合成为防御品种,因而成为资金进攻的方向;
另一方面,亦与一些突发性利好有关。
第一,国务院国资委鼓励国有企业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开展并购重组。
第二,集采优化的预期较为强烈,3 月 26 日国家医保局召开优化医药集采工作研发会,市场预期会议可能推进药品集采优化细则。同时市场也在热议一份 《进一步优化药品集采政策的方案 (征求意见稿)》 文件。
第三,国家药监局综合司近日公开征求 《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 (征求意见稿)》 意见。
东海证券认为,近期多家创新药上市公司披露的业绩数据优秀,另有多家企业披露重磅 BD 交易,行业政策持续回暖,带动创新药板块关注度持续提升。随着上市公司进入业绩密集披露期,建议关注经营稳健、业绩边际持续向好、现金流充沛的优质公司。
可控核聚变概念涨幅后来居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面积的医药题材中,上周二首次大涨的可控核聚变概念,今天迎来二度爆发,日 K 线形成了比较标准的 「N」 字上涨形态。

数据显示,今日大涨后,该板块年内涨幅排到了全市场第 4,仅次于 DeepSeek 概念、人形机器人和减速器。

消息面上,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拟战略投资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该项目是上海未来产业基金首个直投项目,也是上海国投公司在未来能源领域的重大战略布局。
甬兴证券昨日研报指出,近期可控核聚变产业还有多项进展:
(1)3 月 28 日,星火一号完成高温超导混合堆项目需求文件评审。
(2) 同天,「中国环流三号」 燃烧实验首次实现 「双亿度」。
(3)3 月 27 日,《东方超环 (EAST) 托卡马克装置仪器设备更新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批前公示。
其认为,随着可控核聚变实验堆建设的稳步推进,技术成熟度的逐步提升,实验结果的不断进步,可控核聚变产业链有望迎来放量。
而对于短线,有分析指出,今日两市成交额不增反减,午后指数震荡回落,创业板指一度翻绿。市场热点多数冲高回落,情绪有所分化。显然以目前的量能水准无法支撑起如此多的热点延续,后续大概率仍以轮动分化为主。
(每日经济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