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8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 《关于修改 〈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的决定》,允许银行理财产品和保险资管产品作为 IPO 优先配售对象,与公募基金享有同等政策待遇,鼓励更多资金参与股票长期投资。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推动挂钩 「打新策略」 的理财产品扩容,吸引更多高净值客户,并逐步改变固收类产品占主导的局面。
每经记者 陈植 每经编辑 马子卿
银行理财子直接参与 「打新」 和 「定增」 投资的序幕正式开启。
3 月 28 日,中国证监会发布 《关于修改 〈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的决定》(下称 《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此外,沪深交易所也发布了相关优化发行承销制度的安排,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 IPO 优先配售对象。这意味着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方面,银行理财和保险资管获得与公募基金的同等政策待遇。
一位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向记者指出,《决定》 的面世,将加快挂钩 「打新策略」 的理财产品面世步伐。目前他们内部已拟定多款不同打新策略的理财产品方案,计划择机发行。他认为,这类理财产品的持续扩容,一方面能在债券收益率下行拖累理财产品回报预期的情况下,提振理财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促进理财规模稳健发展;另一方面也能逐步扭转当前固收类理财产品占比较高的状况,吸引更多资金入市参与股票长期投资,壮大耐心资本。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铁牛认为,银行理财参与 「打新」,既能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资金与市场流动性,又能通过多元化资产配置,更好地平衡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特征。
银行理财子拿到网下打新入场券,更多理财产品有望挂钩 「打新策略」
近年来,「打新策略」 受到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关注。一是债券市场波动往往引发理财产品赎回压力,这些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寻找新的资金配置方向并 「稳定」 理财产品收益率,从而更好地留住客户与资金;二是国家积极引导资金入市参与股票长期投资,令银行理财子公司纷纷探索理财资金参与权益类投资的具体方式。
但是,由于银行理财子公司投资团队侧重固收类资产投资研究,近年涉足权益类投资的理财产品规模不高。今年 1 月,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 (2024 年)》 显示,截至去年底,固定收益类产品存续规模达到 29.15 万亿元,在全部理财产品存续规模的占比达到约 97%;权益类理财产品的存续规模仅有 600 亿元。
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指出,这与银行理财子参与打新的操作方式相对复杂,也有着一定关系。在 《决定》 出台之前,参与网下打新的投资者被划分为 A、B、C 三类。其中,A 类主要是公募基金、社保基金;B 类以企业年金、保险资金为主;C 类包括私募、信托、银行理财等机构。由于 C 类投资者在新股分配过程的获配比例低于 A、B 两类投资者。因此银行理财子若要获得较高的新股分配额度,普遍借助公募基金的 「通道」。但这也导致银行理财子参与 「打新」 的操作成本较高,无形间摊薄了打新投资收益,也限制银行理财子资金参与 「打新」 的规模。
记者注意到,1 月 22 日,中央金融办、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 《实施方案》) 提出,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方面,给予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与公募基金的同等政策待遇。
上述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指出,《决定》 的出台,正呼应了 《实施方案》,银行理财与保险资管成为参与网下打新的 A 类投资者,进一步打通银行理财、保险资管直接参与打新的操作便利。
在他看来,随着银行理财产品成为 IPO 优先配售对象,未来挂钩 「打新策略」 的理财产品数量有望持续扩容,成为银行理财资金作为耐心资本,参与股票长期投资的新路径。
加入 「打新」「定增」 策略,有望扭转权益类理财产品占比不高的局面
记者多方了解到,在 《实施方案》 出台后,众多银行理财子公司人士已积极行动,酝酿择机发行 「挂钩打新策略」 理财产品。例如,一位城商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部人士向记者透露:「过去两个月,我们多次开会讨论挂钩打新策略理财产品的具体设计方案,目前已将打新策略纳入多款长期封闭型混合类理财新产品的收益增强部分。」
在他看来,期间银行理财子公司的投研体系发生不小的变化。以往,银行理财子投资团队主要聚焦固收类资产投资研究,聚焦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周转能力与再融资能力、业务规模与业务稳健性等指标,但在对新股认购投资价值进行评估时,他们不但要聚焦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发展前景与上市公司自身业绩增长状况,还要密切关注上市公司能否保持较高的技术竞争壁垒与市场占有率,因此他们对相关上市公司业务状况的跟踪频率远高于固收类资产投资体系。
「起初,整个投资团队对此都不大适应。所以我们通过母行,与母行合作券商建立合作关系,由后者向我们定期提供相关新股上市公司的业务状况跟踪报告,以便我们做出更科学的投资决策。」 这位城商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部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挂钩 「打新策略」 的理财产品风险评级基本在 R3-R5,为了做好理财产品适当性管理工作,目前他们计划优先将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高净值投资者推介这类产品。
他表示,3 月初他们完成新的客户投资需求调研,发现部分高净值投资者对这类理财产品的配置需求相对较高。究其原因,一是债券收益率下行拖累固收类理财产品回报预期,他们希望能配置回报预期相对可观的新型理财产品;二是他们认为,随着 A 股行情持续好转,希望能增加权益类理财产品投资,获取 A 股指数稳健上涨的 「红利」。
中国理财网显示,3 月以来,多家银行理财子都相继发行权益类理财产品。截至 3 月 31 日,待售的权益类理财产品有 8 款,包括中银理财的 7 款产品与高盛工银理财的 1 款产品;待售的混合类理财产品多达 263 款。
上述城商行理财子公司投资部人士告诉记者,当前,无论是权益类理财产品,还是混合类理财产品,主要挂钩红利策略 (投资高股息的一篮子股票) 与指数增强策略。但 《决定》 出台后,涉足 「打新」 和 「定增」 策略的理财产品数量将不断扩容,成为理财资金参与权益类投资的 「新力量」。
「我们内部对挂钩打新策略的理财产品有着较高期望值,一方面希望它能吸引更多客户资金长期投向股市,将更多资金转化成耐心资本;另一方面希望它能改变当前理财产品过度依赖固收类投资的局面。」 他指出。
多位业内人士指出,《决定》 将推动更多理财资金与保险资管资金参与股票发行,不但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还有助于促进他们积极践行长期投资,令资本市场投资生态进一步优化,形成 「长钱长投」 的良好发展格局。
封面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文多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