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何小桃
据界面新闻报道,5 月 4 日,小米调整了 SU7 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措辞,将 「智驾」 更名为 「辅助驾驶」。具体来看,小米 SU7 标准版搭载的 Xiaomi Pilot Pro 由 「小米智驾 Pro」 更名为 「小米辅助驾驶 Pro」;小米 SU7 Pro、小米 SU7 Max 搭载的 Xiaomi HAD 由 「小米智驾 Max」 更名为 「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小米汽车官网介绍称,端到端辅助驾驶可实现从车位到车位的辅助驾驶,上车仅需设置导航,ETC/闸机辅助通行,窄路/环岛通行、停车场寻位泊车等都可以请辅助驾驶来完成。
2025 年 3 月 29 日 22 时 44 分,一辆小米 SU7 标准版在德上高速公路池祁段行驶过程中遭遇严重交通事故,事故造成驾驶人和两名乘客死亡。
小米汽车的这起事故将智能驾驶的安全问题推向舆论风口,此后各大汽车公司在新车发布和产品宣传时对智驾技术开始保持克制,行业主管部门也加大规范和监管力度。
4 月 16 日晚,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在工信部官网发布了一条公告,标题为 《装备工业一司召开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工作推进会》(以下简称 「公告」)。公告特别强调,汽车生产企业需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禁止夸大和虚假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承担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平。
图片来源:工信部官网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信部上述公告发布后,一张疑为会议信息纪要的截图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其内容主要包括三大方向:收紧智驾能力的宣传、规范智驾能力的使用、严管智驾功能的部署和风险。各种细则经过梳理后合计数十条。
另外,据界面新闻了解,当日的推进会围绕测试、宣传、功能安全等维度提出多项要求,具体包括规范宣传,不要扩大宣传规范技术名词,不能出现 「自动驾驶」「自主驾驶」「智驾」「高阶智驾」 等名词,要按照自动化分级标准,使用 「(组合) 辅助驾驶」 一词等内容。
对于上述公告,一位自动驾驶行业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这是必然趋势,安全必须回归第一要位,虚假、夸大宣传 (需) 要被严格监管。」 该人士坦言,去年车企和供应商的虚假宣传现象较为严重,尤其是所谓 「去年初就宣传端到端上车,甚至是脱手脱眼」 的情况。
4 月 17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发文提出了对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几点思考。「作为汽车行业组织,我们倡议进一步规范组合驾驶辅助功能产品的安全管理、营销宣传,推动形成 『技术进步与责任落实并重』 的健康发展生态。」 付炳锋说道。
此外,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官方公众号 「交通言究社」4 月 14 日日发表 《智慧领航,安全护航——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功能使用须谨慎》 一文,提到近期因驾驶人错误使用辅助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并揭示其原因——部分驾驶人对辅助驾驶的认知不到位,误以为 「辅助驾驶=自动驾驶」。文章指出,部分驾驶人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后做出玩手机、睡觉、聊天、吃东西等危险行为,不仅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也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二十八条,若车企通过广告或宣传材料虚构、夸大辅助驾驶功能 (如将 2 级辅助驾驶描述为 「自动驾驶」),误导消费者购买,市场监管部门可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对虚假宣传行为处以广告费用 5-10 倍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若虚假宣传造成严重后果 (如引发交通事故致人伤亡),可能触犯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二条,可对责任人处 2 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编辑|何小桃 杜恒峰
校对|汤亚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每经 APP、界面新闻
推荐阅读↓
突发!特朗普宣布:征收 100% 关税,立即启动程序!
美军发动空袭轰炸
贵州黔西市游船倾覆事故致 9 人死亡 1 人失联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