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7 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未来将根据经济金融的运行情况和各项工具的使用效果,还可以扩大工具的规模,完善工具的政策要素,或者创设新的政策工具。
文字实录
第一财经记者:
刚才潘行长提到,将创设并加力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这些结构性工具将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积极作用,能否请您再详细介绍一下?谢谢。
潘功胜:
从传统意义上讲,货币政策主要是总量工具,但在中国经济运行中,大家都十分清楚,很多矛盾和挑战是结构性的,结构调不好,总量调控也很难发挥有效作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助于推动解决一些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这些年来,人民银行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按照 「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的原则,先后创设了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目前形成了总量工具为主、结构性工具为补充的货币政策调控框架。到 4 月末,存续的结构性政策工具共 9 项,主要聚焦于国民经济重点领域、重大战略和薄弱环节,存量余额约 5.9 万亿元,占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 13%,处于合理水平。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一般称为再贷款,是指中央银行给金融机构的贷款,这些工具一般内嵌激励机制的安排,引导商业银行自主向市场主体发放贷款。近年来,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下,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大家非常清楚,前些年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对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领域的风险敞口很大,近些年这类风险敞口逐步收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强度、适配性和精准性明显提升。
这次我们创设并加力实施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既有数量的增加,也有价格的优惠,更好发挥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牵引和带动作用。
一是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 0.25 个百分点。这次将支农支小再贷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从目前的 1.75% 下调到 1.5%。同时,给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抵押补充贷款 (PSL) 利率从目前的 2.25% 下调到 2%。
二是设立 5000 亿元的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当前,我国经济政策的着力点在于扩大国内需求,大力提振消费,其中服务消费是消费升级扩容的重要着力点。为提升和改善服务消费供给,人民银行设立 「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工具,激励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并与财政及其他行业政策协同配合,更好地满足群众消费升级的需求。这项工具也是人民银行支持提振消费的一项创新举措,额度是 5000 亿元。
三是将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额度从 5000 亿元增加至 8000 亿元。这项工具是 2024 年 4 月由人民银行会同发改委、科技部等部门设立,初始额度 5000 亿元,有力地支持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及重点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这次我们将再贷款额度增加 3000 亿元,增加到 8000 亿元,支持 「两新」 政策加力扩围。
四是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额度 3000 亿元。增加后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的支农支小再贷款总额度将达到 3 万亿元,叠加本次再贷款利率下调,将会形成量价协同的效应,将进一步支持商业银行扩大对涉农、小微,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贷款投放。
未来,根据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和各项工具使用效果,还可以扩大工具规模、完善工具政策要素,或者创设新的政策工具。谢谢。
(人民财讯)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