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数据宝
AI 芯片正不断拓展其应用场景,渗透进生活与产业的各个角落。
中邮科技股价创新高
大股东公布减持计划
5 月 21 日,A 股市场合计成交 1.21 万亿元,与上个交易日基本持平。新能源赛道龙头宁德时代成交额 154.71 亿元,位列 A 股第一,该股今日大涨 4.21%。成交额靠前的还有比亚迪、江淮汽车、紫金矿业、欧菲光、赛力斯等。
截至 5 月 21 日收盘,不含近一个月上市的次新股,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共有 30 股收盘价创历史新高。这些创新高的个股中,东鹏饮料、江苏银行、比亚迪 3 股最新 A 股市值均在千亿元以上;花溪科技、三维股份、无锡鼎邦3 只北交所股票 A 股市值均不到 20 亿元。
上述创新高的个股中,宏工科技、中邮科技等个股今日涨幅超过 10%。中邮科技(688648) 今日盘中一度触及 「20cm」 涨停,收盘涨幅回落至 18.18%,最新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公开资料显示,中邮科技主要从事智能物流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并提供相关服务,是国内智能物流系统领域领先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于 2023 年上市,上市以来净利润持续下滑,2024 年净利润亏损 1.48 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净利润亏损 0.22 亿元。
5 月 19 日晚间,中邮科技发布减持计划公告,大股东国华卫星及一致行动人航天投资计划自 2025 年 6 月 11 日至 2025 年 9 月 10 日减持公司股份,合计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 408 万股,占总股本比例不超过 3%。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 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 2%,减持原因为资金安排。
AI pro 芯片实现本地即时计算
据科技日报报道,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官网近日发布消息,该校团队研发出一款全新人工智能芯片,这款名为 AI Pro 的芯片无需现有芯片所需的云端服务器或互联网即可运行,设计灵感源自人脑。AI pro 芯片创新的类脑神经形态架构使其能够在本地进行即时计算,从而确保了全面的网络安全。
与传统芯片不同,AI Pro 芯片的计算单元与存储单元实现了高度集成。这得益于该芯片所采用的 「超维计算」 原理,该原理使芯片能够识别相似性和模式,而无需依赖数百万条数据记录进行学习。
AI Pro 芯片另一个重要的优势在于其节能性。在完成一个示范任务的训练过程中,这款新芯片的功耗仅为 24 微焦耳,而同类芯片能耗是其 10 倍至 100 倍。芯片设计者表示,他们开发的能够实现定制化解决方案的 AI 芯片市场潜力巨大。
据悉,半导体制造商格罗方德已在德国德累斯顿生产了首批原型芯片。目前,这款面积为 1 平方毫米的芯片售价 3 万欧元。它拥有约 1000 万个晶体管,核心优势在于,能够在本地直接进行数据处理,而无需将数据发送到云端与其他数百万条数据集一同处理后再返回。这种方式不仅节省了时间和服务器计算能力,还降低了 AI 的碳足迹。
此外,AI Pro 芯片还针对特定应用进行了定制。例如,该芯片通过智能手表收集的心率和其他生命体征数据,或无人机的导航数据,这些私人化且可能敏感的数据始终保留在设备内部,不会出现互联网连接不稳定或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
AI 芯片应用场景持续拓宽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智能语音助手,从精准医疗到金融科技,AI 的应用无处不在。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关键的技术支撑——AI 芯片。
AI 芯片,也被称为 AI 加速器或计算卡,即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应用中大量计算任务的模块。当前,AI 芯片主要分为 GPU(图形处理器)、FPGA(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ASIC(专用集成芯片)。从智能手机、消费电子这类贴近大众生活的产品,到端侧智能硬件开启的便捷智能体验,再延伸至计算机、服务器、数据中心以及企业边缘侧这些支撑行业运转的关键环节,AI 芯片正不断拓展其应用场景,渗透进生活与产业的各个角落。
根据德勤中国日前发布的 《技术趋势 2025》 中文版报告,2024 年全球芯片市场规模预计为 5760 亿美元,当中 AI 芯片销售额占比达 11%,金额超 570 亿美元。展望未来,新一代 AI 芯片规模在 2025 年将突破 1500 亿美元;到 2027 年,全球 AI 芯片市场规模乐观估计会攀升至 4000 亿美元。
16 只 AI 芯片概念股未来业绩增长潜力较大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 股市场涉及 AI 芯片业务的概念股有 37 只。截至 5 月 21 日收盘,概念股合计 A 股市值 1.4 万亿元。近两年来 (2023 年 5 月 22 日—2025 年 5 月 21 日,下同),AI 芯片概念股区间内最大涨幅均值达到 2.35 倍;寒武纪-U、润欣科技、淳中科技、全志科技、瑞芯微区间最大涨幅均在 4 倍以上。

经过前期大幅上涨,AI 芯片概念股今年以来热度降温。据数据宝统计,截至 5 月 21 日收盘,收盘价与近两年内高点相比,平均回撤幅度为 32.23%;恒烁股份、昆仑万维、纳思达、诺瓦星云、润欣科技回撤幅度居前。
未来增长潜力方面,根据 5 家及以上机构一致预测,AI 芯片概念股中,今明两年净利润增速均有望超 20% 的有 16 只。
机构评级家数最多的是海光信息,合计有 33 家券商研报关注该股。山西证券研报认为,海光信息最新一代的 DCU 产品深算三号进展顺利,其性能有望跻身国产 AI 芯片第一梯队,同时具备高度兼容 CUDA 生态的优势。随着美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持续趋严,公司 DCU 产品有望快速放量。

以最新收盘价与机构一致预测目标价相比,13 只概念股上涨空间超 20%。其中,6 股上涨空间逾 30%,分别是纳思达、铂科新材、景嘉微、天融信、炬芯科技、全志科技。
纳思达上涨空间为 85.41%,排在第一位。长江证券研报认为,纳思达旗下奔图品牌在信创市场竞争力较强,将充分受益于市场需求的提升;长期来看,随着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打印机保有量的提升,剃须刀式的商业模式将充分释放原装耗材的盈利能力。此外,公司非打印芯片业务也处于发展的快车道。
(数据宝)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