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何小桃
特朗普还在向哈佛大学施压。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 5 月 26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平台 「真实社交」 上发文表示,他正在考虑从 「反犹太主义盛行」 的哈佛大学撤出 30 亿美元的拨款,并将其拨给全美各地的职业学校。
特朗普 26 日还发文表示,政府仍在等待哈佛大学提交国际学生名单,「以便确认有多少极端分子、闹事者应该被禁止返回美国」。特朗普表示,哈佛大学提交这些文件的速度非常慢。特朗普说,哈佛大学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找到了 「对他们来说绝对最佳的法官」,但政府最终会赢。
5 月 29 日听证会将成关键节点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围绕哈佛大学起诉美国特朗普政府、控告政府禁止其招收国际学生的行为违反宪法一事,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将于当地时间 5 月 29 日举行听证会,该法院要求相关方在听证会之前 「维持原状」。有分析指出,法院是否决定延长现行临时限制令,不仅将影响哈佛大学现有国际学生管理,也可能对全美高校国际招生政策产生影响。
美国 《华盛顿邮报》5 月 26 日报道称,美国每年接收超过 100 万名国际学生,他们为美国经济贡献数十亿美元,支撑美国科研、技术等关键领域的发展。然而,许多国际学生如今发现,自己被置于特朗普政府对部分精英高校施压行动的风暴中心。
哈佛大学方面在诉讼中称,特朗普政府试图以一纸命令 「抹去」 哈佛大学四分之一的学生群体。英国广播公司 (BBC)5 月 25 日援引校方消息报道称,长期以来,国际学生对大学学术使命的实现作出了重要贡献。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在公开信中表示:「我们谴责这种非法且毫无根据的行动。这项撤销措施是政府一连串报复哈佛大学的行动之一,因我们坚持学术自主,拒绝接受联邦政府对课程设置、教职人员与学生的非法干预。」
对此,美国白宫发言人阿比盖尔·杰克逊 5 月 24 日回应称,哈佛大学在多次收到警告后仍未解决校园内的严重问题,如今他们正在为此承担后果。
英国路透社报道称,截至 2024-2025 学年,哈佛大学共有国际学生 6793 人,占全校总人数的 27.3%,其中约五分之一为中国籍学生,为该校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 5 月 23 日应询表示,中美教育合作是互利的,中方一贯反对将教育合作政治化,美方有关做法只会损害美国的形象和国际信誉。中方将坚定维护海外中国学生和学者的正当合法权益。
值得注意的是,据潇湘晨报报道,近日,有网友在机场偶遇姚安娜,提及次事件,姚安娜表示看到了这个新闻,还好自己毕业了。据了解,姚安娜在 2016 年以 ACT 满分的成绩提前被哈佛大学本科录取,学习计算机科学与统计学,2020 年 6 月从哈佛大学毕业。
东京大学将临时接收哈佛国际学生
据羊城派报道,美国政府宣布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这一禁令给来自世界各地的留学生带来冲击,其中也包括日本学生。
据报道,针对美国政府取消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资质,东京大学目前已经敲定了一项最新方针,将临时接收不能继续在哈佛大学学习的国际学生,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
据悉,哈佛大学国际学生除了可以修读东京大学的部分课程之外,今后如果在哈佛大学复学或者转到其他大学就读,东京大学将出具证明材料对其所修学分进行认定。
据悉,哈佛大学有约 260 名日本籍学生或研究人员。
直击 「禁招令」 下的哈佛大学校园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在哈佛校园采访时发现,联邦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政策引发震惊与愤怒。
24 日,哈佛校园细雨飘落。采访中,很多学生并不愿意谈论这个话题,即使愿意开口的人,很多因担心招致美国政府报复也不愿意留下姓名。
一名来自加拿大的历史系在读博士生匿名告诉记者,得知美国政府禁令的第一反应是 「愤怒,同时也感到紧张,紧张的是我自己的处境,而愤怒是对美国政府」。
「这简直荒谬至极。」 这名加拿大学生说,当下他不得不考虑多个备选方案。「如果我失去签证,最好的情形是通过另一所美国大学的担保获得新的签证,这至少能让我留在美国继续读书。如果情况恶化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会转去其他国家完成学业。」
来自澳大利亚的统计学博士生詹姆斯拒绝透露全名。他告诉记者,得知消息时,「我甚至不确定我们生活的是真实世界,还是我身处梦境」。这根本不像是一个理性政府会采取的行为,「这太疯狂了」。
詹姆斯认为,即使最终哈佛招收国际生的资质不被撤销,但政策对未来造成的不确定性本身就 「已经造成了伤害」。
即将从肯尼迪政府学院毕业的中国留学生王越峰告诉记者,尽管之前有些许征兆,但他得知消息后仍然 「有些震惊」。联邦政府冻结拨款、削减资金都是针对校方,而 「这一次它非常精准地打击到学生身上」。
「本科生目前还可以转学,他们的专业渠道相对来说比较开放,然而像硕士生、博士生,如果想转到其他学校,去跟随另外一个导师,基本上意味着要重新申请,之前的学术研究都要另起炉灶。」 王越峰说,「大家目前都要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王越峰认为,「禁招令」 这种事情的发生 「很悲哀」,对美国吸引外来人才的整体环境而言,势必造成消极影响。
编辑|何小桃 杜恒峰
校对|程鹏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羊城派、潇湘晨报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