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8 日,「全球联动·产业互动」 科幻产业国际沙龙在蓉举行。成都八光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雪表示,八光分文化以科幻文学为切口,汇聚全球科幻作家资源。她介绍,《银河边缘》 系列托举了无数科幻新秀,采取中美双主编模式,实现资源流动共享。姚雪认为,成都 「科幻之都」 产业实力彰显,国内科幻产业跨界合作机会增多。
每经记者|谢陶 每经编辑|唐元
5 月 28 日,一场以 「全球联动·产业互动」 为主题的科幻产业国际沙龙在蓉拉开帷幕,来自中国、法国、美国的 「造梦者」 齐聚一堂,共话科幻文学与科幻产业的前沿趋势。本次活动由每日经济新闻主办,每经智库承办,成都市对外开放合作促进中心、成都市法学会、游戏茶馆、共佳品创支持。
作为成都科幻产业的 「生力军」——八光分文化在过去近十年的时间跨度里,持续以科幻文学为切口,汇聚全球最优秀的科幻作家资源,切分出一个横跨出版、影视、动漫、文旅的 「多元宇宙」,成为了行业内独树一帜的存在。
多年来,以图书出版起家的八光分,一直秉持 「贵精不贵多」 的理念,其在科幻长篇上的深耕,获得业界广泛认可。「我们的自我定位是中国科幻产业的核心推动者,也希望能够和中国的科幻产业一起成长,一起发展。我们希望可以托举更多的科幻作家,走向更大的平台,」 成都八光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姚雪在上台分享时表示。
「就像是 《银河边缘》 系列,这是我们打造的一个科幻出版平台。虽然它是以丛书的形式推出,但我们是以杂志的节奏来做的。也就是说,它会定期出版目前最新锐的一批科幻作品。这个系列自 2018 年首次在第 76 届世界科幻大会上发表以来,已经托举了无数位的科幻新秀,包括 2023 年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获奖作家,也是中国的第三位获奖作家海漄,就是在这个平台上走出的,」 姚雪介绍到。
据悉,《银河边缘》 不仅是一个国内的出版平台,同时也是一个国际性的平台。「我们采取了中美双主编的模式来策划这套图书,实现了优质科幻作家资源的流动、共享。在引进更多国际化作品、作家的同时,也为中国科幻出海提供了一个 『系统性』 的方案,」 姚雪说。
作为 「科幻重镇」,成都不仅孕育出了像 《科幻世界》 杂志和 《三体》《流浪地球》 等经典作品,更拥有 「天问」 奖、银河奖、星云奖与未来科幻大师奖四大权威奖项。2023 年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彰显了成都 「科幻之都」 的产业实力。
在姚雪看来,可能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科幻在中国都是一个小众题材、小众的类型文学:不但读者是小众的,专业人士也是小众的,因为专业人士主要集中在科幻文学这一个领域。
「在中国,尤其在成都大力引导科幻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国内的科幻产业有了更多的跨界合作机会,能够跟更多外界的优质机构、行业大咖进行跨界合作。我们除了做出版之外,也在积极拓展新的 『科幻+』 场景,包括尝试自己出品,去做一些下游衍生类的作品。像是 2024 年,我们就做了两部科幻舞台剧,」 姚雪表示。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