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3 日 (星期二),今日报刊头条主要内容精华如下:
中国证券报
多项先行指标向好 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平稳态势
专家认为,近期公布的多项先行指标传递出的信号显示,在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背景下,二季度我国经济运行有望延续平稳态势。但也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变数仍较多,多重风险交织叠加,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政策需进一步加力。
国家税务总局:进一步优化纳税缴费信用评价指标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发布 《纳税缴费信用管理办法》,自 2025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据了解,税务部门已连续 11 年开展纳税信用评价,《办法》 整合了 2014 年以来发布的纳税信用管理规范性文件以及相关规定,在保持评价制度和评价结果基本稳定的同时,聚焦经营主体反映的热点诉求,旨在进一步优化税务领域信用建设工作,促进企业合规经营,以此更好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结构性行情或延续 券商建议 6 月投资紧抓三大主线
具体配置上,机构继续建议以红利资产作为底仓,同时兼顾成长、消费方向布局机遇,看好银行、算力产业链、卡牌潮玩、创新药等板块。此外,近期资金关注度较高、具备主题性催化的方向也值得投资者关注。
央企练好 「内功」 精准布局战新产业
近期,央企战新产业发展提速,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以 「耐心资本」 深耕关键领域,战新产业投资占比亮眼。业内人士表示,国资委强调要有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此背景下,央企正加力 「练内功」,以精准布局、错位发展,在战新产业赛道加速奔跑。
上海证券报
政策托底 A 股展现较强韧性 6 月关注科技板块产业催化
5 月,受海外扰动因素缓和、国内风险偏好回暖等因素影响,A 股市场震荡上行。截至 5 月 30 日收盘,A 股主要指数多数上涨,小微盘风格表现相对更好。展望 6 月,综合机构观点来看,监管层通过推进长期稳市机制建设,以及引导中长期耐心资本力量不断壮大,将有力支撑 A 股底部区间。6 月 A 股仍处于修复行情窗口期,在以稳健类资产为底仓的同时,投资者可逢低布局科技板块。
A 股公司密集更名 折射四大现象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上市公司的证券简称变更往往是业务调整、战略转型或资本运作的 「风向标」。近年来,多家公司因业务扩展涉足多元领域、重大资产重组注入新动能,或是为契合科技创新定位、规避行业估值影响等,从而启动更名。
2025 端午上海旅游亮眼:文旅商体展联动 三天全要素旅游消费超 124 亿元
2025 年端午假期三天,据上海旅游大数据监测,上海市共接待游客 648.08 万人次;据统计测算,上海地区含吃、住、行、游、购、娱、学等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为 124.77 亿元,同比增长 3.30%。上海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为 59%,同比增加 1 个百分点;上海市主要旅游景区 (点) 共接待游客 227 万人次。
6 月公募新发迎 「小高峰」 89 只新发基金七成为权益类产品
数据显示,6 月,共有 89 只基金 (不同份额分开计算) 进入发售期,部分基金公司新发数量超过 5 只。仅端午假期后首日,就有 41 只基金启动发行,易方达、博时、富国、汇添富、鹏华等多家头部基金公司纷纷上场。
证券时报
商务部回应美方无端指责:敦促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 共同维护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中方已注意到近期美方不断有消息称,中方违反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
跳出价格战 「囚徒困境」 车企责无旁贷
从经济学角度看,价格战是一种典型的 「囚徒困境」。尽管车企都明白,长期低价竞争会削弱行业整体盈利能力,但为了短期市场份额,仍不得不降价跟进。但如果降价成为行业普遍行为,消费者会逐渐形成持币观望心态,进一步加剧市场萎缩,最终所有参与者都将陷入低利润、低研发投入、低产品竞争力的恶性循环。
欧佩克+增产搅局 国内化工产业见招拆招
作为中游产业的中国化工产业,正面临上游供给和下游需求两个方向市场震荡的压力。面对这种市场态势,多家相关机构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企业在经营中采用期货套保的方式规避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用基差点价 (即通过期货价格+基差确定现货交易价格) 优化采购成本,化解外界的不确定性。
创业板年内首批受理企业出炉!背后创投机构云集
近日,深交所官网显示,南昌三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三瑞智能」) 以及成都宏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宏明电子」) 创业板 IPO 审核状态于 5 月 30 日更新为 「已受理」,成为 2025 年创业板首批获受理企业。
证券日报
三类方式化解风险 年内 28 家公司 「脱星」「摘帽」
在市场人士看来,「脱星摘帽」 是上市公司风险化解的重要标志,但其投资价值需结合基本面长期观察。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摘帽」 公司往往具备困境反转特征,行业景气驱动型公司可能更具持续性,存在潜在的投资机会。然而,部分公司 「摘帽」 后隐含 「后遗症」,不代表彻底安全,投资者需要深度分析基本面,关注业务转型实效而非摘帽事件本身,理性看待 「摘帽」 信号,注重企业真实经营能力,避免投机行为。
券商 6 月份 132 只金股 「揭开面纱」
近日,券商密集发布 6 月份金股名单。截至 6 月 2 日,券商已合计推荐 132 只金股,其中,亚钾国际被推荐次数暂居第一,已获得 4 家券商推荐。从行业分布来看,上述 132 只金股中,来自工业和信息技术行业 (Wind 一级行业,下同) 的金股数量较多。展望 6 月份市场行情,多位券商分析师预计,科技、消费板块仍为投资主线。
5 月份 PMI 指数环比回升 宏观政策综合成效渐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特约分析师张立群向 《证券日报》 记者表示,5 月份 PMI 指数出现回升,表明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综合成效已开始显现。同时,生产指数、采购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均出现回升,表明在多项政策综合效应下,企业预期改善,生产经营活动有回暖迹象。
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车企对 「价格战」 说 「不」
之所以发布倡议起因是某头部车企于 5 月 23 日宣布旗下 22 款车型开启限时降价,最高优惠幅度达到 5.3 万元。这一举动如同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多家车企迅速跟进,一场席卷行业的 「价格战」 恐慌随之蔓延。然而,硝烟未散,行业内外已响起一片反对声浪——无序 「价格战」 没有赢家,更没有未来。
人民日报
携手应对数字时代新挑战
丝绸之路不仅是地理路线,更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的象征,优质高效的新闻传播活动有助于实现这些目标。通过创建公共信息空间,我们正在共同塑造中国和中亚携手发展的未来图景。
15 部门联合印发方案 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
生态环境部等 15 部门近日联合印发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标准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基础性、规范性和引领性作用,加快构建科学实用、系统规范的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标准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和美丽中国建设。
经济日报
维护世贸规则促进多边主义
日前,世界贸易组织在瑞士日内瓦召开总理事会 2025 年度第二次会议。会议期间,中方主动设置议程并提交 《关于当前形势下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 书面提案,对美国 「对等关税」 表达关注,并提出世贸组织成员集体应对建议。
公积金利率下调利好房地产市场
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指出,公积金贷款作为一种重要的购房资金支持方式,是商业贷款的有益补充,并且具有明显的利率优势。根据全国住房公积金 2023 年报数据,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比同期商贷利率低 0.85 个至 1.2 个百分点。
21 世纪经济报道
电动车省电续航的隐藏王牌!
让电动车充电更快、跑得更远的秘密,居然就藏在这个黄色的 「圆盘」 里?碳化硅也被称为第三代半导体,这种材料有耐高温、耐高压的特性。在同样一种功率器件中,采用碳化硅材料会比采用硅材料体积更小、实现更高的运行效率。
争议升级!两家上市公司深夜互相 「喊话」 巨子生物股价受挫
从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显然对这场争议的走向仍持谨慎态度。6 月 2 日,巨子生物股价一度跌超 5.6%,截至收盘报 68.25 港元/股,日内跌 3.87%,最新总市值为 731 亿港元。
第一财经
重拳整治内卷式竞争 多部门就无序价格战密集发声
多位专家对第一财经表示,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是解决当前经济发展矛盾的关键举措。路径在于政企协同发力,通过完善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体制安排,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国家队 6 亿加仓、公募自购超 20 亿权益产品 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是多重因素的综合体现,主要是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强化基金公司与投资者的风险共担机制。如在市场发行遇冷时,自购可作为 「兜底」 手段,确保产品成立并吸引跟风资金;对长期业绩优异但短期规模下滑的 「旗舰产品」,自购可增强投资者持有信心。
经济参考报
一季度贷款支持科创企业有力度 房地产贷款回暖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 《2025 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下称 《报告》)。《报告》 显示,贷款支持科创企业力度较大,普惠小微贷款增长平稳,绿色贷款增加较多,与此同时,房地产贷款增速回升。
央行多措并举稳资金 六月流动性有望保持宽松
尽管买断式逆回购延续上月净回笼态势,但专家表示,这并不意味央行收紧市场流动性,而是对冲到期压力,避免流动性过度投放。当前,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已较为丰富,中期借贷便利 (MLF)、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及各类结构性工具均可以投放中期流动性。
(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