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证券时报
6 月 3 日,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雷军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预测,小米汽车业务将在 2025 年三四季度实现盈利。
关于最新推出的小米 YU7,雷军表示,售价不可能是网传的 23.59 万元,正式定价要到开售一至两天前才能确定。
此外,雷军还表示,小米反内卷 「不打价格战」,很快将做汽车芯片。芯片等新业务也有望在 2025 年三四季度打平并实现盈利。截至 6 月 3 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上涨 3.1%。
小米汽车业务下半年有望盈利
在近期召开的 2025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备受关注的小米新车 YU7 首次亮相,展台连续多日都排起长龙,甚至一度 「排队排到展馆外」,热度较高。

2025 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小米 YU7 静态展示。安宇飞/摄
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由于小米 YU7 许多功能尚未正式发布,只能以不开车门的方式进行静态展示,钛金属色和宝石绿是本次车展重点展出的两款颜色。
除了在粤港澳大湾区车展上亮相外,小米 YU7 也开始走进线下门店。6 月 2 日,雷军在微博上表示,小米 YU7 已经陆续到店。据了解,6 月 2 日起,上海、杭州和成都共有 43 家门店开启小米 YU7 静态品鉴,北京有 13 家门店开启 YU7 静态品鉴。6 月中旬起,深圳、广州、重庆、武汉、南京等全国 89 城门店将陆续开启新车静态品鉴。
在本次小米投资者大会上,雷军透露,小米 YU7 标准版价格不会只比 SU7 标准版高 2 万元,正式定价要在开售前 1 天到 2 天才能确定。他表示,小米在 YU7 的智驾研发投入上总预算达到 35 亿元,整体投入在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据了解,小米对 YU7 的定位是 「豪华高性能 SUV」,YU7 将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和超长续航,标准版续航为 835km。从性能来看,小米 YU7 最大马力 690PS、最快零百加速为 3.23s、最高时速为 253km/h。
2025 年 5 月,小米 SU7 交付量超 2.8 万辆。6 月 1 日,雷军在微博上表示:「我们正全力为小米 YU7 大规模量产做准备,预计 7 月份量产。」
国金证券研报表示,小米 YU7 有望凭借超长续航和超快充等优势,在中大型纯电 SUV 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小米 SU7 上市即热销,已充分验证小米的造车实力,YU7 有望具备成为爆款车型潜力,关注后续售价区间。
此外,雷军还透露了小米机器人和汽车芯片的研发进展。他表示,五年前小米就开始投资研发机器人领域,目前汽车工厂正在试用相关能力,小米的汽车芯片正在研发中,预计也将很快推出。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小米手机、OS、芯片的协同效应正在汽车业务持续发展下推动,例如自研芯片或在手机以外的产品端使用,系统的优化规模效应或跨平台体现。
小米明确表示 「不打价格战」
6 月 3 日,雷军在投资者大会上宣布,小米将不会参与内卷和价格战。
此前在 5 月 31 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 《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其中提到:企业在依法降价处理商品以外,不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商品,不进行诱导消费者的虚假宣传,扰乱市场秩序,损害行业和消费者根本利益。
在 5 月 31 日召开的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多位车企掌门人和行业大佬均对汽车价格战进行表态。蔚来董事长、CEO 李斌表示,不希望卷入价格战,而要在技术和服务上竞争。小鹏汽车董事长、CEO 何小鹏表示,行业应更注重科技、高度和质量的竞争。
中国贸促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表示,2024 年全年参与降价销售的车型超过 200 款,今年一季度也有 60 多款车型降价,虽然销量有所提升,但汽车行业整体利润水平却持续恶化。王侠说:「搞研发是修炼内功,而打价格战则是在消耗内功。」
毕马威发布的报告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完善和规模化生产,使其在成本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电池和三电的技术和布局领先于其他国家企业,使得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供应链稳定性和成本优势得以体现在终端汽车价格的优势上。但同时,中国产能的过剩也造成了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这是价格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证券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