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
今日凌晨,美联储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经济形势调查报告 (简称 《褐皮书》) 显示,近期美国经济活动略有下降,表明关税和高度不确定性正在对经济产生广泛影响。《褐皮书》 警告称,美国经济前景 「略显悲观且不确定」。
与此同时,最新发布的经济指标也传来危险信号。美东时间 6 月 4 日,ISM 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 5 月 ISM 服务业 PMI 指数 49.9,大幅不及预期的 52。分析指出,这表明美国关税政策正在对需求和通胀产生更明显的影响。
目前交易员们正在加大力度对冲美联储利率路径剧变的风险。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促使交易员购买期权以应对多种可能结果:从全年完全不降息到 2025 年年内连续降息、每次 50 个基点。
另据最新消息,美国参议院投票,确认鲍曼出任美联储负责金融监管事务副主席的提名资格。
美联储最新发布
北京时间 6 月 5 日凌晨,美联储发布了最新一期 《褐皮书》,其中显示,近期美国经济活动略有下降,表明关税和高度不确定性正在对经济产生广泛影响。
美联储发布的 《褐皮书》 汇总了 12 家地区联储对全美经济形势进行摸底的结果,该报告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例会的重要参考资料。美联储官员将于 6 月 17 日至 18 日召开下一次利率会议。
本期 《褐皮书》 由美国圣路易斯联邦储备银行编撰,基于截至 5 月 23 日收集的信息。
报告指出,自 4 月 23 日发布上一期 《褐皮书》 以来,美国经济活动略有下降。所有联储辖区均报告经济和政策不确定性水平上升,导致家庭和企业在决策上更加犹豫和谨慎。
在招聘方面,美联储 《褐皮书》 显示,其 12 个辖区中多数地区的就业情况 「变化不大」,其中有 7 个辖区形容就业为 「持平」,同时求职者人数增加,员工流动率下降。
「所有辖区都描述了劳动力需求下降的现象,包括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减少、招聘暂停以及裁员计划。部分辖区在某些行业出现裁员,但并不普遍。」 报告称。
关于通胀问题,《褐皮书》 指出,美国物价正 「以温和速度上涨」。
此外,有广泛的报告称,联系人预计未来成本和价格将以更快的速度上升。有些地区预计这些上涨将是强劲的、显著的或实质性的。报告指出,有计划将关税相关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企业,预计将在三个月内实施。
不过,企业对物价上涨的预期存在差异,部分企业表示可能会通过降低利润率,或增加 「临时费用或附加费」 来应对。
美国总统特朗普已对大量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威胁对主要贸易伙伴实施更高的关税。本周,他再次提高了钢铁和铝产品的关税。而最终关税的具体形式和范围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
在本期 《褐皮书》 中,「关税」 一词共出现 122 次,高于上期报告的 107 次,「不确定性」 相关词汇则出现 80 次。
总体而言,美国经济前景被描述为 「略显悲观且不确定」,与上一期 《褐皮书》 类似。
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
美东时间 6 月 4 日,ISM 公布的数据显示,由于需求突然下滑,美国 5 月 ISM 服务业 PMI 指数将近一年来首次陷入萎缩。与此同时,价格指数加快上升,反映出更高关税在整个经济中产生的连锁反应。
美国 5 月 ISM 服务业 PMI 指数 49.9,大幅不及预期的 52,4 月前值为 51.6。50 为荣枯分水岭。
其中显示,新订单指标大幅下跌 5.9 点,为 2024 年 6 月以来最大降幅,至 46.4。支付价格指数跳升至 68.7,为 2022 年 11 月以来最高。
分析指出,新订单的急剧收缩以及自 2022 年底以来最高的支付价格指数表明,美国关税政策正在对需求和通胀产生更明显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不断变化的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始终不明之际,交易员们正在加大力度对冲美联储利率路径剧变的风险。
目前,掉期市场反映出的总体预期仍是今年将降息两次、第一次在 10 月份。然而,围绕美国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促使期权市场交易员购买了防范多种可能结果:从全年完全不降息到 2025 年年内连续降息、每次 50 个基点。
在美联储将于何时开始放松政策的问题上,高盛和花旗集团也产生了分歧。
以 William Marshall 为首的高盛策略师表示:「美国关税政策波动再持续一周,使利率仍然保持不变,未来的走势仍不明朗。」 高盛预计,到 2026 年,降息幅度将比今年更大。
花旗银行则预计,美联储今年将降息,建议建立头寸 「以对冲不断上升的下行风险」。
反应到货币市场层面,有一部分资金正在押注美联储今年根本不会降息。未平仓合约继续增加,目前规模已达到约 25 万份,相当于大约 2500 万美元的溢价。这一持仓与掉期市场目前预期的年底前降息约 50 个基点的立场相反。
另一方面,最近几个交易日也出现了一些极端 「鸽派」 的对冲操作,包括瞄准年底前一系列降息 50 个基点的货币政策。
本周五将公布的美国 5 月份就业报告可能会影响这些交易,并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预期。预计该数据将显示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保持稳定。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