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地缘冲突加剧推动市场风险偏好回升,过去一周国际油价涨逾 6%。昨日 (6 月 9 日),SC 原油期货主力合约延续涨势,盘中最高触及 476.8 元/桶,创今年 5 月中旬以来的新高,最终收涨 1.37%。
谈及近期内外盘油价同步上涨,银河期货高级研究员童川表示,6 月初举行的俄乌第二轮直接谈判未达成和平协议,随后双方冲突不断升级,致使原油地缘风险溢价持续上行。此外,上周五,美国宣布对伊朗进行新一轮制裁,伊核谈判进展不顺利进一步推高油价。
从宏观层面来看,昨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开始举行。「一旦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宏观风险偏好将得到提升,利多油价。」 童川称。
「看向供应端,OPEC+产量增长不及预期。」 申银万国期货分析师董超表示,根据 OPEC+会议安排,4 月到 7 月计划连续增产 130 万~140 万桶/日。然而,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成员国长期处于超产状态,不仅缺乏进一步增产的能力,甚至面临减产惩罚。阿尔及利亚等成员国短期内难以有效释放产能,真正具备增产能力的成员国仅有沙特、阿联酋、俄罗斯等少数国家。因此,市场发现实际供应增量不及预期,原油存在价格修复的需求。此外,北美原油产量下滑。随着油价走低,美国活跃钻井平台数量显著减少,原油产量较年内峰值下跌 10 万桶/日。加拿大山火导致其原油产量减少 35 万桶/日。
需求旺季也为油价上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记者了解到,当前正值美国夏季出行高峰期和中东国家夏季用电高峰期,季节性需求激增促使油价维持高位。
「随着需求旺季来临,投资者需持续关注原油去库幅度以及下游油品的消费表现。只有需求端的强预期兑现,才能支持油价持续上行。」 童川表示。
在海通期货能化负责人杨安看来,原油市场供需两端呈现高弹性特征,当前处于原油消费旺季,北美供应量下降缓解了 OPEC+增产带来的压力,宏观和地缘因素则推动油价反弹。但这些支撑油价走强的因素多为短期利多,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形势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OPEC+持续增产导致供应压力不断增加,2025 年全球原油需求预期则偏弱,预计后市油价将继续承压。」 他称。
童川认为,二季度全球原油库存持续上升,前期低库存对油价的支撑已有所减弱。近期,海外炼厂综合利润有所回落,海外成品油出现累库迹象,下游低库存和炼油高利润对原油价格的支撑也逐渐减弱。
董超表示,后市投资者需重点关注三大因素:一是美伊谈判和俄乌谈判的最新进展;二是 OPEC+增产节奏;三是美国关税政策,若全球贸易摩擦缓和,原油需求有望增加 30 万桶/日以上。短期季节性需求增长将继续支撑油价,但随着 OPEC+产能逐步释放,长期油价走势偏空。
「鉴于当前处于原油消费旺季,短期内油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大概率维持区间震荡走势。油价或保持高波动特征,投资者需把握好交易节奏。」 杨安说。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