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武汉明确表示,要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每经记者|刘艳美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657800
近日,武汉发布加快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加快打造全国人形机器人专用传感示范地、场景应用优选地、智能制造集聚地。武汉将实施平台聚势、场景示范、整机领航、部组件筑基、生态培育等五大专项行动,明确产业发展 「路线图」,也为企业提供成长 「工具箱」。
据介绍,武汉将引导设立 10 亿元的武汉市人形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参与设立 100 亿元的湖北省人形机器人及人工智能产业投资母基金。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容错制度,不对单支基金、单个项目盈亏考核,综合评价引导基金的整体效能;人形机器人的种子直投、天使直投单个项目最高可允许 100% 亏损。
此外,牵头成立市级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的整机企业最高可获 6000 万元支持,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共享加工制造平台最高可获 1000 万元支持。
解读:今年初,国务院把 「具身智能」 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大力发展未来产业的强烈信号。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是 「具身智能」 的高阶形态,也是各地布局未来产业的新赛道。
作为中部经济大省,湖北积极抢滩布局。早在去年 3 月,湖北省政府就发布 《湖北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工程实施方案》。今年 2 月,10 款人形机器人集中亮相湖北 「新春第一会」,实现湖北人形机器人整机 「从 0 到 1、从无到有」。
按照 「一年起步、三年见效、五年成势」 的发展目标,不久前,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和产业联盟揭牌成立,加速构建从研发、制造到应用的人形机器人全产业生态。
武汉是湖北龙头,过去五年,武汉人工智能产业复合增长率超 40%,带动相关产业规模突破 5000 亿元。此前刷屏的国产 AI 产品 Manus 就来自武汉。不止如此,武汉是全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拥有 300 余家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具备较强科研实力和产业基础。
在当地媒体看来,「武汉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也必须敢于在人形机器人新赛道上勇立潮头」。此前,武汉明确表示,要全力抢占人形机器人技术和产业制高点,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加快发展壮大。
眼下,武汉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 「路线图」 逐渐清晰——
一方面,继续强化技术创新,在人工智能算法、机器人视觉识别、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上持续投入研发力量;另一方面,瞄准在硬件领域加快 「整机」 产品量产,加速形成从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机器人整机制造到系统集成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同时,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拓展。
根据中国信通院研报,人形机器人未来有望成为继个人电脑、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新终端,形成新的万亿元级别市场。在这场新的产业浪潮中,武汉 「不进则退」。
#动向
上海和香港要 「牵手」 了
证券时报消息,2025 陆家嘴论坛将于 6 月 18 日至 19 日在沪召开。期间,上海与香港将签署 《沪港国际金融中心协同发展行动方案》。
河南大力推进国资招商
近日,河南省政府印发 《关于新时期推动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大力推进国资招商。加强行业主管部门与履行国有企业出资人职责部门协作,通过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强化国有企业招商功能,完善与央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对接合作机制,扩大开放协作。加快推动城投公司向产业投资公司转型,支持产业投资公司重组合并城投公司。建立全省产业投资公司名录管理制度。支持省、市级产业投资公司在境外设立离岸招商公司。
四川省锂业公司登记成立
天眼查显示,近日,四川省锂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何文秀,注册资本 2 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为金属矿石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建筑材料销售、资源循环利用服务技术咨询、金属材料销售、国内货物运输代理、货物进出口,由四川省天府矿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全资持股。
衢州多孩家庭可享改善性购房补贴
衢州市住建局、财政局、卫健委 16 日联合发布 《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若干措施》,提出推行多孩家庭改善性购房补贴。2025 年 6 月 20 日起购买市区新建商品住宅 (2021 年以来首次领取预售证的项目) 的多孩家庭,可享受改善性购房补贴。其中二孩家庭签订的 《浙江省商品房买卖合同》 中有产权住宅建筑面积 100 平方米及以上面积段的,可申请补贴 8 万元;三孩家庭签订的 《浙江省商品房买卖合同》 中有产权住宅建筑面积 120 平方米及以上面积段的,可申请补贴 20 万元。
#声音
民航局:鼓励个人积极报告可能影响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运行的隐患和缺陷
「中国民航报」 官微消息,日前,民航局印发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事件信息管理办法》,今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管理办法》 要求,特定类和审定类合格证持有人、拥有中型和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 50 架 (含) 以上的开放类合格证持有人、拥有大型无人驾驶航空器 10 架 (含) 以上的开放类合格证持有人应当制定事件信息管理程序,指定满足条件的人员负责事件信息管理,并按要求报送事件信息。事发相关单位和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如实报告事件信息,不得瞒报、谎报或者迟报。
同时,民航局鼓励个人积极报告可能影响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运行的隐患和缺陷,任何人可通过中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 (SCASS) 提交报告,报告途径包括网上填报、中国航空安全自愿报告系统微信公众号、电子邮件。
#数读
江苏暑期文旅预订量同比增长 41%
6 月 16 日,美团旅行发布 「跟着苏超游江苏」 消费洞察数据。截至 6 月 16 日,江苏省暑期文旅预订量已同比增长 41%。比赛期间,文旅消费需求增长尤为明显,政策加持、平台经济共同放大 「苏超效应」,带动江苏文旅体商全面增长,形成 「赛事+文旅百业」 的融合新格局。
刚刚过去的周末,美团旅行上的江苏省旅游订单量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周环比增长 50%,省会南京旅游订单量领军全国,苏州、扬州纷纷跻身前十,呈现 「全面开花」 的火爆态势。「赛事经济」 也激活了江苏的美食消费,美团数据显示,「苏超」 比赛期间,异地消费者贡献的江苏餐饮堂食订单量同比增长超 49%。
#放榜
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达 6.7 万亿元,上海稳居龙头
近日,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发布 《2024 年度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发展报告》。经测算,2024 年,我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达到 6.7 万亿元,占到这些城市经济总量的 13.6%。与 2023 年相比,规模增长 3606 亿元,增幅均高于前两年。
中国区域港口经济总体呈现规模上 「北轻南重」、产业类型上 「北重南新」 等特点。2024 年,长三角区域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增加值占全国海港城市的 44.9%,对长三角沿海区域 GDP 贡献率达 13.9%,是我国沿海地区港口经济最发达的区域。相较 2023 年,天津、河北、山东、福建沿海地区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在全国的占比实现提升。
《报告》 显示,近年来,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发展规模持续壮大,港口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更加明显。与 2023 年相比,港口经济增加值大于 2000 亿元的海港城市新增唐山、泉州,与上海、深圳、广州、宁波等同处第一梯队,唐山也成为跻身前列的首个北方海港城市。
根据 《报告》,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高质量发展总指数得分最高城市为上海市,评级为 A+;评级为 A 级城市主要有天津市、青岛市、苏州市、宁波市、广州市、深圳市。
#人事
左永祥任四川省委常委
川观新闻消息,近日,中共中央批准:左永祥同志任中共四川省委委员、常委。此前,左永祥担任四川省政府副省长、党组成员,绵阳市委书记。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