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脑机接口:从实验医学走向康复应用场景

2025 年 6 月 24 日
美国就业增长「神话」破灭:非农修正幅度创史上之最

美国就业增长 「神话」 破灭:非农修正幅度创史上之最

2025 年 9 月 10 日
历史首次!美国总统解雇美联储理事被法院叫停

历史首次!美国总统解雇美联储理事被法院叫停

2025 年 9 月 10 日

马克龙两年换五相 谁可能接下法国总理这一 「烫手山芋」?

2025 年 9 月 10 日
广告
热门方向 大举吸金!

热门方向 大举吸金!

2025 年 9 月 10 日
A股三大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涨逾1% 成交额跌破2万亿

A 股三大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涨逾 1% 成交额跌破 2 万亿

2025 年 9 月 10 日
突发警告!高盛最新发声!美国经济增长停滞 需多次降息

突发警告!高盛最新发声!美国经济增长停滞 需多次降息

2025 年 9 月 10 日

南华期货:协同创新合作,打通期市对外开放的关键节点

2025 年 9 月 10 日
iPhone 17系列发布:最贵17999元 Pro的「浴霸」式相机改了 全员120Hz

iPhone 17 系列发布:最贵 17999 元 Pro 的 「浴霸」 式相机改了 全员 120Hz

2025 年 9 月 10 日
美国关键行业就业趋势成谜!官方与私营数据明显背离

美国关键行业就业趋势成谜!官方与私营数据明显背离

2025 年 9 月 10 日
广东累计吸引港资、澳资企业超过26万家;中国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升至第四位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广东累计吸引港资、澳资企业超过 26 万家;中国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升至第四位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2025 年 9 月 10 日

华尔街和白宫密切关注!今夜美国就业数据修正会掀起何种波澜?

2025 年 9 月 10 日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 1.14% 算力硬件股集体反弹

2025 年 9 月 10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9 月 10 日 星期三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脑机接口:从实验医学走向康复应用场景

来自 作者: 胡逸
2025 年 6 月 24 日
在 24 小时
0

作者:
胡逸

  近日,上海华山医院的一台手术吸引了全国关注。医生们在一位瘫痪十余年的年轻人颅骨上,嵌入了一枚芯片,大小不过一枚纽扣。这不是移植,也不是修复,而是接入。从前,这种画面只存在科幻电影里:你也许会想到 《黑客帝国》 里插入后脑的数据接口,或者 《超验骇客》 中被上传的意识。如今,这些桥段第一次被现实技术复刻。

  这是一台名为 「侵入式脑机接口」 的手术。背后,是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以及数家企业的联合攻关。3 月下旬,他们完成了中国首例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这一试验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全球第二个将该技术推入临床阶段的国家。

  人脑植入芯片,并非中国首创。2023 年底,马斯克旗下公司 Neuralink 宣布完成全球首例人类脑机接口植入试验。芯片名叫 「心灵感应」(Telepathy),大小如硬币,植入时需打开颅骨,再将 64 根比发丝还细的电极丝插入大脑运动皮层,用于接收神经信号。试验对象是一位四肢瘫痪的男子,术后可用意念控制电脑光标,完成打字和浏览网页。

  消息发布后,全球沸腾。有人将其视为意识上传的前奏,也有人担心它是 「硅基控制论」 的起点。推特上一条热门评论写道:「马斯克不是在治病,他是在修改人类的权限设置。」 而今天,当这项技术悄然落地中国手术室,我们不禁会问:当大脑插入了芯片,我们还是那个完整的自己吗?

  当 「我是谁」 的哲学追问还在空中悬着,手术室里却已经开始给出一种技术层面的回答。这场脑内微革命的主角,是一位因触电意外瘫痪了十三年的男性。3 月 25 日,医生在他的颅骨上打磨出一个凹槽,将一枚直径 26 毫米、厚度不足 6 毫米的脑机接口芯片植入运动皮层。

  芯片通过两组柔性电极连接到神经元活动最密集的区域,用于采集大脑在运动意图下产生的神经电信号。当人产生动作意图,大脑神经元会发出几毫伏的电脉冲,极其微弱,必须靠紧贴皮层的微电极阵列捕捉。本次试验使用的每组电极集成 32 个通道,细度不到发丝的五分之一,信号捕捉后传输至芯片,再由内置算法实时解码,转换为 「向左」「点击」「加速」 等具体操作指令。整个过程的平均延迟控制在 20 毫秒以内,已足以满足基础交互需求。系统采用无线供电,无需外接导线,手术仅需打磨骨槽完成植入,避免大范围开颅,创伤最小化。

  术后第十二天,受试者完成了第一次 「意念控制」:通过纯粹思维指令,操控电脑赛车游戏完成加速、转向、减速等动作。尽管系统仍在训练阶段,但这意味着脑机接口技术已从 「工程样机」 走向 「人脑响应」,实现了首次稳定闭环。

  一项技术是否能走进现实,往往要看它何时进入制度系统。3 月 31 日,湖北省医保局发布了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标准。侵入式置入费、取出费,以及非侵入式适配费被明确列出,为这项技术的普及和产业化打下制度基础。它首次从试验台走向账单,从科研指标走向医保框架。

  脑机接口技术按介入程度分为三类:非侵入式、半侵入式、和侵入式。目前,国内企业多采用非侵入式方案,以降低技术门槛和使用风险。不久前,我在杭州强脑科技公司体验了一套非侵入式脑机接口设备。走进展厅,一只灵巧手原型机安静地躺在操作台上,像在等待一次 「意念连接」。工作人员笑着说:「要不要试试,让它听听您的指挥?」

  我坐下,手臂套上一个袖套装置。首先,他们让我依次做出一些简单的动作:握拳,松开,分别活动几根手指。公司创始人在一旁向我解释,这套设备内嵌了十几枚干电极,紧贴在皮肤上,用来捕捉肌肉运动中极其微弱的电信号,也就是他们所说的 「肌电」。接下来,是关键一刻。他们让我闭上眼睛,在脑中 「想象」 抬起食指——仅仅是想象而已,不需要真的动。几秒后,我睁开眼,看见仿生手缓缓举起一根指头,动作虽然迟缓,但方向准确。我愣住了:它居然 「读懂」 了我的意图?

  为了验证,工作人员又做了一个更苛刻的测试。他用双手固定住我的拳头,让我尝试张开手掌。我的手动不了,可就在那一刻,仿生手却慢慢张开了五指——就像一个替身,在代我完成动作。「对,它在回应您的意念。」 工程师解释说,设备依靠算法解码我的脑电与肌电信号,判断意图,并实时驱动动作。

  那一刻我意识到,控制一只手,并不一定依赖肌肉与神经的牵拉。有时,仅凭意念,就能启动一个替身。

  在展厅里,我还看到了几幕印象深刻的画面。一位肢体缺失的男士,戴上仿生手后,坐在电子琴前,缓慢却精准地弹奏出旋律。另一位右臂截肢者,则用仿生手蘸墨提笔,写下 「创新」 两个字。工程师告诉我,他们的技术不只是功能替代,更是神经可塑性的延展。那不再是肌肉发出的命令,而是意图本身接管了动作。像孩子学走路一样,大脑通过重新建立动作回路,让这只仿生手真正 「变成自己的一部分」。它不是补偿,而是重建。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具备了超出原始手部的稳定性与控制力。

  不只是肢体控制,脑机接口技术也正尝试重建感官。6 月 6 日,中国科学家在 《科学》(Science) 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展示了全球首个宽光谱视觉假体系统。在动物实验中,它不仅恢复了失明动物对可见光的感知能力,还拓展了对红外图像的识别。无需外接眼镜,无需中转设备,感知路径直接连接至视觉皮层。它让实验动物在完全黑暗中也能看见事物,具备了超越生理极限的 「夜视力」。

  这意味着,脑机接口不仅可 「修补」 已失的功能,也可能赋予人类原本不具备的能力。问题也随之而来:这是复明,还是改写感知结构?

  当然,技术的美妙永远伴随质疑的阴影。技术给予人 「重新控制身体」 的能力,也提出了另一个问题:那控制还掌握在谁手中?

  在早期脑机接口试验中,设备需要不断采集大脑信号,用算法模型进行实时解码。这意味着,部分大脑数据必须上传、存储、分析。它不仅属于使用者,也连接着平台、算法与网络。一旦这些数据被泄露、滥用,或者被用来预测行为,人类的思维就可能被外部系统反向建模。这不再是控制鼠标的技术问题,而是涉及意志自由、隐私边界甚至伦理秩序的根本性挑战。

  植入式设备还有另一类风险:感染、排异、电极漂移……这些医学问题在今天尚无法完全规避。华山医院团队已设定十年期随访机制,建立电生理长期监测系统,但即便如此,临床之外仍有未知。

  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是:当我们越来越依赖技术替身完成动作,会不会逐步失去原有身体经验?仿生手能弹琴,那还是 「触键」 的感觉吗?这些问题暂时没有答案。它们像影子一样,跟随在技术之光之后,一同延展。

  技术的边界,往往不是由算力决定的,而是由人类对自己的定义决定的。祝先生重新获得了控制赛车游戏的能力,也许下一步能操作机械臂、轮椅,甚至远程机器人。而在另一个实验室,失明者正在靠脑机视觉假体感知从未见过的红外图像。这些都不是 「回归常态」,而是某种意义上的 「重新编写」。

  当我离开杭州强脑科技公司的时候,有位同事忽然问我:「如果将来仿生手的能力越来越强,作为一个健全人,你会愿意截掉自己的手臂,换上那个更强的替代品吗?」 我无法立刻回答。问题过于突兀,也过于真实。它不再是远方幻想,而是一个正在靠近的现实选项。当人类的感官、肢体、意志逐步与硅基系统对接,那 「我」 还属于我吗?

  从技术诞生到成熟,脑机接口的路途还有漫长的艰险要走。在可见的未来,它不会迅速普及,短期内也不会迅速进入日常。或许,脑机接口永远不会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到每个人的日常里。

  也许未来某一天,我们会陷入这样的思辨:到底是我操控了芯片,还是芯片操控了我?技术不会告诉我们人是谁,它只会反复逼问:你准备好变成另一个版本的自己了吗?

  (作者胡逸为数据工作者,著有 《未来可期:与人工智能同行》 一书)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YOU MAY ALSO LIKE

A 股三大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涨逾 1% 成交额跌破 2 万亿

南华期货:协同创新合作,打通期市对外开放的关键节点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美国就业增长「神话」破灭:非农修正幅度创史上之最

美国就业增长 「神话」 破灭:非农修正幅度创史上之最

2025 年 9 月 10 日
历史首次!美国总统解雇美联储理事被法院叫停

历史首次!美国总统解雇美联储理事被法院叫停

2025 年 9 月 10 日

马克龙两年换五相 谁可能接下法国总理这一 「烫手山芋」?

2025 年 9 月 10 日
热门方向 大举吸金!

热门方向 大举吸金!

2025 年 9 月 10 日
A股三大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涨逾1% 成交额跌破2万亿

A 股三大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涨逾 1% 成交额跌破 2 万亿

2025 年 9 月 10 日
突发警告!高盛最新发声!美国经济增长停滞 需多次降息

突发警告!高盛最新发声!美国经济增长停滞 需多次降息

2025 年 9 月 10 日

南华期货:协同创新合作,打通期市对外开放的关键节点

2025 年 9 月 10 日
iPhone 17系列发布:最贵17999元 Pro的「浴霸」式相机改了 全员120Hz

iPhone 17 系列发布:最贵 17999 元 Pro 的 「浴霸」 式相机改了 全员 120Hz

2025 年 9 月 10 日
美国关键行业就业趋势成谜!官方与私营数据明显背离

美国关键行业就业趋势成谜!官方与私营数据明显背离

2025 年 9 月 10 日
广东累计吸引港资、澳资企业超过26万家;中国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升至第四位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广东累计吸引港资、澳资企业超过 26 万家;中国香港在世界人才排名升至第四位丨大湾区财经早参

2025 年 9 月 10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动态

  • 美国就业增长 「神话」 破灭:非农修正幅度创史上之最
  • 历史首次!美国总统解雇美联储理事被法院叫停
  • 马克龙两年换五相 谁可能接下法国总理这一 「烫手山芋」?
  • 热门方向 大举吸金!
  • A 股三大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涨逾 1% 成交额跌破 2 万亿
  • 突发警告!高盛最新发声!美国经济增长停滞 需多次降息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