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赛迪顾问此前发布的 《「十五五」 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机器人》 报告,从产业规模、创新资源、企业集聚、生态活力、政策保障等维度综合分析,山东省被列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第二梯队。换句话说,作为经济第三大省的山东,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摄图网_500626473
山东省政府新闻办 7 月 10 日召开发布会,解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 25 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 《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5—2027)》(以下简称 《行动计划》)。《行动计划》 推出 18 条措施,形成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全维度、全周期的支持体系,加快打造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
总体目标是到 2027 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培育产值超 20 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 3 家以上,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和平台,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打造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
解读: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集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人形机器人,更是被公认为 「科技竞争的新高地」 和 「未来产业的新赛道」。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对培育具身智能、发展智能机器人等作出一系列部署。
山东作为传统制造大省,2024 年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8.3%,高于全国 2.5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企业营收接近 12 万亿元,拥有 41 个工业大类和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在此基础上,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将有助于其进一步重塑竞争优势。
根据赛迪顾问此前发布的 《「十五五」 重点产业落地工具册——机器人》 报告,从产业规模、创新资源、企业集聚、生态活力、政策保障等维度综合分析,山东省被列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第二梯队。换句话说,作为经济第三大省的山东,还有更大的空间可以拓展。
早在 2024 年,山东就已印发 《山东省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 (2024—2027 年)》,彼时提出要构建济南、青岛两翼齐飞,其他市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而眼下,山东的机器人产业的区域布局有了新的变化——要推动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打造四大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
这里的 「四大高地」 指向济南、青岛、淄博、济宁。济南要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加快机器人整机及零部件产业协同发展;青岛要一体化推进工业、家庭服务、海洋、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集成应用。
最新被 「点名」 的淄博,则要重点发展高精度弧焊协作机器人、矿用预警侦测特种机器人及机器人专用行星减速机,打造国内外知名的智能协作机器人和核心零部件生产高地;济宁要重点发展机器视觉系统、智能控制器等,打造机器人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
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末,山东省机器人产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超 260 亿元。按照最新 《行动计划》,山东提出力争用三年时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 500 亿元,培育产值超 20 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 3 家以上。
#动向
2027 年北京将建成科学基础大模型
7 月 11 日,全国首个科学智能专项地方政策——《北京市加快人工智能赋能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2025—2027 年)》 发布会举行,为未来 3 年北京市发展科学智能描绘了路线图。依据该计划,预计到 2027 年,北京将建成科学基础大模型,建设不少于 10 个高质量科学数据库,服务不少于 1000 万用户,推动科学智能在不少于 5 个领域开展深度应用,形成 8 个以上标杆应用案例。
山东兑现河南生态补偿金 6207 万元
近日,按照 《黄河流域 (豫鲁段)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 (2023—2025 年)》 约定,山东省作为受益方,按照协议标准,兑现河南省 2024 年度黄河流域 (豫鲁段)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 6207 万元。深化鲁豫黄河流域治理共担共享格局,保障黄河下游安澜,持续提升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是山东省和河南省的共同责任,也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据了解,豫鲁两省建立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以来,山东省已累计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金 2.5 亿元
贵州新增一条出省铁路
日前,国铁集团、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黔桂铁路广西段增建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国铁集团、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黔桂铁路贵州段增建二线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工程计划于今年 9 月开工建设,工期 4 年,全线估算投资约 388.2 亿元。黔桂铁路增建二线工程被列为 「十四五」 国家 102 项重大项目之一,属西部陆海新通道中线通道的重点项目。
郑州市党政考察团赴洛阳考察学习
7 月 10 日,郑州市党政考察团赴洛阳考察学习,聚焦 「两高四着力」,以郑洛协同发展引领带动都市圈能级加快跃升。郑州市委书记安伟表示,郑州、洛阳同为中国八大古都、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两地加强合作、协同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对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希望两市同题共答、发挥好引领带动作用,围绕交通同网、产业同链、文化同兴、生态同建、服务同享、创新联动,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力争取得更多标志性成果。
#声音
「赣超」 来了,2025 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明日开赛
据央视网消息,「运动赣鄱·活力江西」2025 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将于 7 月 12 日开赛,揭幕战对阵双方为南昌队和景德镇队。作为江西省男子业余足球最高水平赛事,本次赛事采用了 「分区对抗+交叉对决」 的分阶段复合赛制,设南、北两个赛区。南区参赛队伍为赣州、萍乡、宜春、吉安、新余、抚州;北区参赛队伍为南昌、九江、景德镇、上饶、鹰潭。
今年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的参赛队员均为业余球员,平均年龄 23 岁,其中六成是学生,其余球员均来自各行各业,涵盖了中小学教师、厨师、出租车司机、铁路职工、民企职员、国企员工和公务员等。
主办方表示,江西省城市足球超级联赛的初衷是打造一场 「草根足球」 的欢乐盛宴,并以赛为媒,宣传江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态势,推动体育赛事与文旅、商贸的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消费扩容升级。
#数读
2025 年全国夏粮总产量 14973.8 万吨
7 月 10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5 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单产持平,夏粮总产量 14973.8 万吨 (2994.8 亿斤),其中河南 3750 万吨、山东 2736 万吨、安徽 1762 万吨,位列全国前三。
具体来看,主产区中山东、河北、四川分别增产 4.1 亿斤、3.6 亿斤和 2.2 亿斤,河南、陕西受旱情影响分别减产 7.1 亿斤和 2.9 亿斤,新疆受种植结构调整影响减产 4.0 亿斤。今年夏粮虽略有减产,但减产幅度很小,总体保持稳定。
#放榜
最新权威指数显示,上海居全球航运中心前三甲
7 月 11 日上午,《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 (2025)》 发布,当中显示,2025 年全球航运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前 20 位分别为新加坡、伦敦、上海、香港、迪拜、鹿特丹、宁波舟山、雅典—比雷埃夫斯、汉堡、纽约—新泽西、休斯敦、广州、青岛、东京、釜山、安特卫普—布鲁日、深圳、天津、洛杉矶、温哥华。
图为 2014—2025 年全球航运中心排名前十
据悉,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包含港口条件、航运服务和综合环境等 3 个一级指标和 16 个二级指标,从多个维度衡量国际航运中心的综合实力。自 2014 年首次发布以来,已成为全球航运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评价体系之一。
图为 「十四五」 期间中国主要航运中心排名变化
《报告》 显示,「十四五」 期间,中国主要航运中心排名中稳中有升,呈现 「头部有突破、腰部齐进步」 的发展态势。上海和香港保持全球第三、四位次,宁波舟山、广州、青岛、天津等排名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展现出中国从 「航运大国」 迈向 「航运强国」 的坚定步伐。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