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长留
受 「反内卷」 政策预期影响,近日市场情绪依然高涨,焦煤、碳酸锂等多品种盘中再现涨停。对于品种持续拉涨,商品交易所频频发布风险提示函,提醒投资者理性参与。
7 月 24 日,焦煤、碳酸锂、多晶硅、玻璃、纯碱等品种继续大幅上涨,纷纷创下近 5 个月新高,成交量和成交金额也在继续攀升,多个品种成交量和持仓量都已经创下历史新高。而启动稍晚的玻璃期货和纯碱期货,本周分别上涨超 20% 和 15%,当日成交量分别超过 572 万手和 626 万手。
商品交易所频发风险提示函
7 月 24 日,郑商所发布风险提示函,提醒近期影响玻璃、纯碱市场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提醒投资者理性参与、合规交易。此前一天,大商所发布风险提示函,提醒近期焦煤等品种价格波动较大,请各会员单位关注市场动态,加强风险管理,引导市场参与者理性合规交易。
同样在 23 日晚间,广期所也公告调整工业硅、多晶硅、碳酸锂期货相关合约,涉及涨跌停板幅度、保证金标准、手续费标准和交易限额等四大方面,尤其是不断暴涨的工业硅、多晶硅两大品种,其中自 2025 年 7 月 25 日结算时起,工业硅期货合约涨跌停板幅度调整为 8%,投机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 10%,套期保值交易保证金标准调整为 9%。
商品交易所频频发布提醒的背后,是焦煤、碳酸锂、多晶硅、玻璃、纯碱等品种连续大幅上涨。24 日收盘时,多晶硅主力 2509 合约,涨幅超 5%。自 6 月 25 日至 7 月 24 日,多晶硅从 30045 元/吨阶段性低点一路大涨至 53765 元/吨阶段性高点,区间最大涨幅超过 78%。
同样在焦煤品种,24 日 2609 主力合约再次封住涨停,2609 主力合约连续三日涨停,截至收盘报 1198 元/吨,自 6 月 3 日至今,主力合约已大涨超过 69%。而启动稍晚的玻璃期货和纯碱期货,本周已上涨超 20% 和 15%。
在商品成交量方面,纯碱期货和玻璃期货当日的成交量超过 626 万手和 572 万手,位居前两位,而连续收于涨停的焦煤紧随其后,成交量放大至 408 万手。豆粕、螺纹钢、碳酸锂等热门品种成交量也纷纷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焦煤品种成交量增加至 408 万手,占当日期市总成交量的 7.9%,跻身前三,品种成交额高达 2894 亿元,占期市总额的 6.85%,仅次于长期排行榜首的黄金,这 「泼天的富贵」 也是被焦煤给接住了。
「反内卷」 进一步走向深入
7 月 24 日,多个部委陆续发文多次提及整治 「内卷式」 竞争,实现高质量发展。包括玻璃、炼焦煤市场等一系列新举措,都强化了市场对于 「反内卷」 的预期,推动市场连续大涨。
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 (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进一步明确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国务院国资委 7 月 23 日至 24 日在京举办地方国资委负责人研讨班,总结上半年工作,交流做法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会议又一次提到了国企带头抵制 「内卷式」 竞争。
生态环境部开展了 《玻璃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和 《矿物棉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2 项国家生态环境标准的编制工作。《玻璃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 所规定的可行技术,可覆盖玻璃工业 95% 以上玻璃企业,为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核发排污许可证提供支撑。通过实施本标准,生产企业可以正确选择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有利于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同时,可指导企业选择可行的治理技术,避免盲目无效投资,有效降低运行成本。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市场委员会召开专题市场分析会,来自山西、河北等地的重点焦化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焦炭市场应尽快提涨价格。为改善行业经营困难的局面,实现产业链利润的合理分配。部分焦企已经提出焦炭第三轮涨价,幅度 50—55 元/吨。
面对持续沸腾的市场预期,一德期货分析师张海端表示,整体来看,「反内卷」 政策预期将继续主导市场,相关消息不断,热度维持,资金以交易政策为主,品种间也有轮动,基本面失效,短期或延续强势。行情波动较大,可能反复,需要提醒交易者谨慎操作,控制仓位,注意风险。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