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臧晓松
                                
北大医药(000788) 正在迎来重要考验。
8 月 11 日晚间公告显示,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北医医药」) 与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以下简称 「国际医院」) 长期服务合同即将到期,双方决定在 2025 年 5 月终止业务合作。由于北医医药的主营业务高度依赖与国际医院的合作,预计将导致公司 2025 年销售收入减少约 6 亿元,净利润减少约 4000 万元,「公司生产经营可能面临较大压力,北医医药也正面临可能关停并转的困难局面。」

北大医药分别于 2022 年 4 月、2022 年 5 月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六次会议、2021 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 《关于公司全资子公司签订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等物资供应与配送长期服务合同〉 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合同约定公司全资子公司北京北医医药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北医医药」) 为北京大学国际医院 (以下简称 「国际医院」) 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 (特殊药品除外)、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采购、物流与配送等项目服务的唯一提供商,为国际医院提供医疗设备、手术器械、药品 (特殊药品除外)、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的采购、物流与配送等项目供应服务,合同有效期为三年。
2024 年 11 月,北大医药接到国际医院举办单位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告知,鉴于北医医药与国际医院签订的长期服务合同即将到期,北大医疗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将在该长期服务合同到期后改为就国际医院的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供应、药品集中配送服务进行招标采购,并邀请北医医药参与招标。
「2025 年 4 月,经终止业务合作后,自 2025 年 6 月以来主营业务已基本中止,其与国际医院的业务合作事项进入交接收尾阶段。」 北大医药披露公告称,由于北医医药截至目前始终未能寻找到同类型业务,因此可能面临主营业务全面中止、人员分流、企业转型的风险。
北大医药进一步表示,上述事项预计将导致公司自 2025 年 6 月起至 2025 年年末可能面临销售收入减少约 6 亿元,(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29.13%),净利润减少约 4000 万元 (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28.99%) 的风险,以及自 2026 年起可能面临营业收入减少约 10.27 亿元 (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营业收入的 49.85%),净利润减少约 6869 万元 (约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49.78%) 的风险。
北大医药直言,公司正在努力探索北医医药转型的新方向,以促使北医医药能够逐步走出困境,但转型方向的探索尚存在不确定性。若北医医药未能寻找到有效转型方向或不能转型成功,则仍可能面临关停并转的风险。
同时,受北医医药原主营业务全面中止影响,北大医药自 2026 年起也将可能面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存在大幅下降,生产经营存在一定压力的风险,「公司将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努力提升经营业绩以弥补因与国际医院业务终止导致的收入和利润减少,以维护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