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金融「李鬼」再升级:中银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密集澄清

金融 「李鬼」 再升级:中银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密集澄清

2025 年 9 月 12 日
7000亿元!央行明日操作!持续释放中期流动性

7000 亿元!央行明日操作!持续释放中期流动性

2025 年 11 月 4 日
美债黄金「避险同盟」破裂,美元正悄然「偷家」

美债黄金 「避险同盟」 破裂,美元正悄然 「偷家」

2025 年 11 月 4 日
货币市场日报:11月4日

货币市场日报:11 月 4 日

2025 年 11 月 4 日
广告

特朗普再度清洗监管机构!涉房贷调查监察长突遭解职

2025 年 11 月 4 日
美股大牛市突遭警告!极端看涨情绪亮起警示灯 流动性闪现危险信号

美股大牛市突遭警告!极端看涨情绪亮起警示灯 流动性闪现危险信号

2025 年 11 月 4 日

阿尔特曼:OpenAI 上市没有明确时间安排;Gemini 3 将于今年发布丨全球科技早参

2025 年 11 月 4 日
平潭发展13天10板!A股这一板块逆势爆发!

平潭发展 13 天 10 板!A 股这一板块逆势爆发!

2025 年 11 月 4 日

价值风格震荡上行,价值 ETF(159263) 全天净申购超 1000 万份

2025 年 11 月 4 日
通胀担忧再度燃起!澳洲联储继续按兵不动

通胀担忧再度燃起!澳洲联储继续按兵不动

2025 年 11 月 4 日

美国政府停摆追平史上最长纪录

2025 年 11 月 4 日
俄总理签令:终止!乌军宣布:「沉重打击」!俄称在红军城打击被围困的乌军

俄总理签令:终止!乌军宣布:「沉重打击」!俄称在红军城打击被围困的乌军

2025 年 11 月 4 日
11月4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品种支撑阻力(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11 月 4 日美市更新支撑阻力:18 品种支撑阻力 (金银铂钯原油天然气铜及十大货币对)

2025 年 11 月 4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4 日 星期二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融 「李鬼」 再升级:中银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密集澄清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12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9 月 11 日,中银基金再次发布澄清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员工名义,通过微信群方式诱导投资者开户并进行产品投资。这已是该公司今年以来第二次发布类似声明。而就在 9 月 9 日,博时基金也发布了类似公告。

  中银、博时基金接连 「发声」,揭示诈骗新手法

  据中银基金最新披露的澄清公告显示,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该公司员工名义进行非法活动,通过微信群方式诱导投资者开户并进行产品投资。公告明确指出,公司从未授权无资质机构销售产品,相关虚假 APP、微信群与公司无任何关联,并公布官方客服热线及官网供投资者核实。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这是中银基金年内第二次 「打假」。回溯至 2 月 26 日,该公司曾发布类似公告,彼时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群诱导投资者参与 「股票投资、大宗交易」,诈骗手法与此次高度相似。而从历史纪录看,中银基金 2024 年 12 月也曾针对 「中银智投」 虚假 APP 发布澄清。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 9 月 9 日,博时基金也发布了澄清公告。该公告详细列举了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通过微信、QQ 群组传播仿冒链接,伪造基金公司工作人员身份,诱导投资者扫描二维码下载虚假客户端。博时基金在公告中公示了官方网址、微信公众号及 APP 下载渠道,并特别附上正版 APP 图标供投资者比对鉴别。

图片

  博时基金强调,投资者的所有交易行为均应通过公司直销平台或公告披露的销售机构办理,任何要求私下转账的行为都涉嫌诈骗。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近年来反诈动作频繁,2020 年 11 月、2018 年 9 月均因类似冒用事件发布声明,其公告中反复强调 「投资者需通过官方渠道办理业务」。

  诈骗手法迭代升级,公募行业掀 「反诈潮」

  事实上,中银、博时基金的密集澄清并非孤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 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轮 「反诈潮」,已有诺安基金、富荣基金、南华基金、兴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融通基金、长城基金、大成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先后发布类似澄清公告。

  今年 3 月,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 「诺安改革趋势基金经理荐股」 视频,诱导投资者添加微信好友并转账,其管理的 「诺安改革趋势混合」(001780.OF) 成为仿冒标的。

  富荣基金 5 月 6 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盗用公司营业执照或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等方式获取投资者信任,引导投资者下载 「富荣创投」「富荣海富」 等杠杆平台 APP,骗取投资者钱财。南华基金更是在 5 月 17 日和 27 日两次发布公告,揭露不法分子假冒公司 APP、网站,以 「投资交流」「培训费退费」 为由诱导充值转账。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诈骗手段呈现出 「精包装」 和 「专业化」 特征。例如,假冒 APP 从界面设计到功能模块都高度模仿正规平台,甚至使用与基金公司名称完全一致的 APP 名称。兴银基金在 5 月 30 日提到的 「兴银售后 APP」,不仅冒用公司名称,还设置 「龙虎榜」「涨停基金」 等虚假栏目,极具迷惑性。兴银基金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该公司暂无官方手机 APP 客户端,所有声称该公司官方 APP 的,均为假冒。

  6 月 4 日,泓德基金在公告中指出,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员工名义,发布虚假采访稿件,以荐股为噱头吸引投资者,并诱导投资者加入其创建的群聊、直播间或下载虚假的证券公司 APP,以指导投资者打新股或下达买卖指令获利为由,骗取投资者资金。

  同样在今年 6 月,大成基金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或员工名义,通过钉钉、企安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构建聊天群,以股票知识分享、办理股票打新、大宗交易为由,通过虚假的投资平台和仿冒 APP 诱导投资者充值汇款,实施诈骗非法活动。

  面对持续升级的诈骗手段,基金公司普遍加强投资者教育。例如,中银基金在最新公告中强调 「四看」 原则:一是看销售人员资质;二是看产品是否备案,核查产品合法性;三是看宣传形式,警惕夸大宣传用语;四是看收款账号,核对收款账户名称。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金融 「李鬼」 再升级:中银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密集澄清)

(责任编辑:4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9 月 11 日,中银基金再次发布澄清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员工名义,通过微信群方式诱导投资者开户并进行产品投资。这已是该公司今年以来第二次发布类似声明。而就在 9 月 9 日,博时基金也发布了类似公告。

  中银、博时基金接连 「发声」,揭示诈骗新手法

  据中银基金最新披露的澄清公告显示,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该公司员工名义进行非法活动,通过微信群方式诱导投资者开户并进行产品投资。公告明确指出,公司从未授权无资质机构销售产品,相关虚假 APP、微信群与公司无任何关联,并公布官方客服热线及官网供投资者核实。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这是中银基金年内第二次 「打假」。回溯至 2 月 26 日,该公司曾发布类似公告,彼时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群诱导投资者参与 「股票投资、大宗交易」,诈骗手法与此次高度相似。而从历史纪录看,中银基金 2024 年 12 月也曾针对 「中银智投」 虚假 APP 发布澄清。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 9 月 9 日,博时基金也发布了澄清公告。该公告详细列举了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通过微信、QQ 群组传播仿冒链接,伪造基金公司工作人员身份,诱导投资者扫描二维码下载虚假客户端。博时基金在公告中公示了官方网址、微信公众号及 APP 下载渠道,并特别附上正版 APP 图标供投资者比对鉴别。

图片

  博时基金强调,投资者的所有交易行为均应通过公司直销平台或公告披露的销售机构办理,任何要求私下转账的行为都涉嫌诈骗。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近年来反诈动作频繁,2020 年 11 月、2018 年 9 月均因类似冒用事件发布声明,其公告中反复强调 「投资者需通过官方渠道办理业务」。

  诈骗手法迭代升级,公募行业掀 「反诈潮」

  事实上,中银、博时基金的密集澄清并非孤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 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轮 「反诈潮」,已有诺安基金、富荣基金、南华基金、兴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融通基金、长城基金、大成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先后发布类似澄清公告。

  今年 3 月,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 「诺安改革趋势基金经理荐股」 视频,诱导投资者添加微信好友并转账,其管理的 「诺安改革趋势混合」(001780.OF) 成为仿冒标的。

  富荣基金 5 月 6 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盗用公司营业执照或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等方式获取投资者信任,引导投资者下载 「富荣创投」「富荣海富」 等杠杆平台 APP,骗取投资者钱财。南华基金更是在 5 月 17 日和 27 日两次发布公告,揭露不法分子假冒公司 APP、网站,以 「投资交流」「培训费退费」 为由诱导充值转账。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诈骗手段呈现出 「精包装」 和 「专业化」 特征。例如,假冒 APP 从界面设计到功能模块都高度模仿正规平台,甚至使用与基金公司名称完全一致的 APP 名称。兴银基金在 5 月 30 日提到的 「兴银售后 APP」,不仅冒用公司名称,还设置 「龙虎榜」「涨停基金」 等虚假栏目,极具迷惑性。兴银基金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该公司暂无官方手机 APP 客户端,所有声称该公司官方 APP 的,均为假冒。

  6 月 4 日,泓德基金在公告中指出,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员工名义,发布虚假采访稿件,以荐股为噱头吸引投资者,并诱导投资者加入其创建的群聊、直播间或下载虚假的证券公司 APP,以指导投资者打新股或下达买卖指令获利为由,骗取投资者资金。

  同样在今年 6 月,大成基金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或员工名义,通过钉钉、企安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构建聊天群,以股票知识分享、办理股票打新、大宗交易为由,通过虚假的投资平台和仿冒 APP 诱导投资者充值汇款,实施诈骗非法活动。

  面对持续升级的诈骗手段,基金公司普遍加强投资者教育。例如,中银基金在最新公告中强调 「四看」 原则:一是看销售人员资质;二是看产品是否备案,核查产品合法性;三是看宣传形式,警惕夸大宣传用语;四是看收款账号,核对收款账户名称。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金融 「李鬼」 再升级:中银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密集澄清)

(责任编辑:43)

YOU MAY ALSO LIKE

美国政府停摆追平史上最长纪录

特朗普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中方回应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9 月 11 日,中银基金再次发布澄清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员工名义,通过微信群方式诱导投资者开户并进行产品投资。这已是该公司今年以来第二次发布类似声明。而就在 9 月 9 日,博时基金也发布了类似公告。

  中银、博时基金接连 「发声」,揭示诈骗新手法

  据中银基金最新披露的澄清公告显示,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该公司员工名义进行非法活动,通过微信群方式诱导投资者开户并进行产品投资。公告明确指出,公司从未授权无资质机构销售产品,相关虚假 APP、微信群与公司无任何关联,并公布官方客服热线及官网供投资者核实。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这是中银基金年内第二次 「打假」。回溯至 2 月 26 日,该公司曾发布类似公告,彼时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群诱导投资者参与 「股票投资、大宗交易」,诈骗手法与此次高度相似。而从历史纪录看,中银基金 2024 年 12 月也曾针对 「中银智投」 虚假 APP 发布澄清。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 9 月 9 日,博时基金也发布了澄清公告。该公告详细列举了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通过微信、QQ 群组传播仿冒链接,伪造基金公司工作人员身份,诱导投资者扫描二维码下载虚假客户端。博时基金在公告中公示了官方网址、微信公众号及 APP 下载渠道,并特别附上正版 APP 图标供投资者比对鉴别。

图片

  博时基金强调,投资者的所有交易行为均应通过公司直销平台或公告披露的销售机构办理,任何要求私下转账的行为都涉嫌诈骗。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近年来反诈动作频繁,2020 年 11 月、2018 年 9 月均因类似冒用事件发布声明,其公告中反复强调 「投资者需通过官方渠道办理业务」。

  诈骗手法迭代升级,公募行业掀 「反诈潮」

  事实上,中银、博时基金的密集澄清并非孤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 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轮 「反诈潮」,已有诺安基金、富荣基金、南华基金、兴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融通基金、长城基金、大成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先后发布类似澄清公告。

  今年 3 月,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 「诺安改革趋势基金经理荐股」 视频,诱导投资者添加微信好友并转账,其管理的 「诺安改革趋势混合」(001780.OF) 成为仿冒标的。

  富荣基金 5 月 6 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盗用公司营业执照或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等方式获取投资者信任,引导投资者下载 「富荣创投」「富荣海富」 等杠杆平台 APP,骗取投资者钱财。南华基金更是在 5 月 17 日和 27 日两次发布公告,揭露不法分子假冒公司 APP、网站,以 「投资交流」「培训费退费」 为由诱导充值转账。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诈骗手段呈现出 「精包装」 和 「专业化」 特征。例如,假冒 APP 从界面设计到功能模块都高度模仿正规平台,甚至使用与基金公司名称完全一致的 APP 名称。兴银基金在 5 月 30 日提到的 「兴银售后 APP」,不仅冒用公司名称,还设置 「龙虎榜」「涨停基金」 等虚假栏目,极具迷惑性。兴银基金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该公司暂无官方手机 APP 客户端,所有声称该公司官方 APP 的,均为假冒。

  6 月 4 日,泓德基金在公告中指出,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员工名义,发布虚假采访稿件,以荐股为噱头吸引投资者,并诱导投资者加入其创建的群聊、直播间或下载虚假的证券公司 APP,以指导投资者打新股或下达买卖指令获利为由,骗取投资者资金。

  同样在今年 6 月,大成基金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或员工名义,通过钉钉、企安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构建聊天群,以股票知识分享、办理股票打新、大宗交易为由,通过虚假的投资平台和仿冒 APP 诱导投资者充值汇款,实施诈骗非法活动。

  面对持续升级的诈骗手段,基金公司普遍加强投资者教育。例如,中银基金在最新公告中强调 「四看」 原则:一是看销售人员资质;二是看产品是否备案,核查产品合法性;三是看宣传形式,警惕夸大宣传用语;四是看收款账号,核对收款账户名称。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金融 「李鬼」 再升级:中银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密集澄清)

(责任编辑:4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9 月 11 日,中银基金再次发布澄清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员工名义,通过微信群方式诱导投资者开户并进行产品投资。这已是该公司今年以来第二次发布类似声明。而就在 9 月 9 日,博时基金也发布了类似公告。

  中银、博时基金接连 「发声」,揭示诈骗新手法

  据中银基金最新披露的澄清公告显示,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该公司员工名义进行非法活动,通过微信群方式诱导投资者开户并进行产品投资。公告明确指出,公司从未授权无资质机构销售产品,相关虚假 APP、微信群与公司无任何关联,并公布官方客服热线及官网供投资者核实。

  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这是中银基金年内第二次 「打假」。回溯至 2 月 26 日,该公司曾发布类似公告,彼时不法分子通过微信群诱导投资者参与 「股票投资、大宗交易」,诈骗手法与此次高度相似。而从历史纪录看,中银基金 2024 年 12 月也曾针对 「中银智投」 虚假 APP 发布澄清。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 9 月 9 日,博时基金也发布了澄清公告。该公告详细列举了不法分子的作案手法:通过微信、QQ 群组传播仿冒链接,伪造基金公司工作人员身份,诱导投资者扫描二维码下载虚假客户端。博时基金在公告中公示了官方网址、微信公众号及 APP 下载渠道,并特别附上正版 APP 图标供投资者比对鉴别。

图片

  博时基金强调,投资者的所有交易行为均应通过公司直销平台或公告披露的销售机构办理,任何要求私下转账的行为都涉嫌诈骗。作为国内首批成立的基金公司之一,博时基金近年来反诈动作频繁,2020 年 11 月、2018 年 9 月均因类似冒用事件发布声明,其公告中反复强调 「投资者需通过官方渠道办理业务」。

  诈骗手法迭代升级,公募行业掀 「反诈潮」

  事实上,中银、博时基金的密集澄清并非孤例。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5 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掀起一轮 「反诈潮」,已有诺安基金、富荣基金、南华基金、兴银基金、景顺长城基金、融通基金、长城基金、大成基金等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先后发布类似澄清公告。

  今年 3 月,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 「诺安改革趋势基金经理荐股」 视频,诱导投资者添加微信好友并转账,其管理的 「诺安改革趋势混合」(001780.OF) 成为仿冒标的。

  富荣基金 5 月 6 日发布的公告显示,近期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盗用公司营业执照或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等方式获取投资者信任,引导投资者下载 「富荣创投」「富荣海富」 等杠杆平台 APP,骗取投资者钱财。南华基金更是在 5 月 17 日和 27 日两次发布公告,揭露不法分子假冒公司 APP、网站,以 「投资交流」「培训费退费」 为由诱导充值转账。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诈骗手段呈现出 「精包装」 和 「专业化」 特征。例如,假冒 APP 从界面设计到功能模块都高度模仿正规平台,甚至使用与基金公司名称完全一致的 APP 名称。兴银基金在 5 月 30 日提到的 「兴银售后 APP」,不仅冒用公司名称,还设置 「龙虎榜」「涨停基金」 等虚假栏目,极具迷惑性。兴银基金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该公司暂无官方手机 APP 客户端,所有声称该公司官方 APP 的,均为假冒。

  6 月 4 日,泓德基金在公告中指出,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及员工名义,发布虚假采访稿件,以荐股为噱头吸引投资者,并诱导投资者加入其创建的群聊、直播间或下载虚假的证券公司 APP,以指导投资者打新股或下达买卖指令获利为由,骗取投资者资金。

  同样在今年 6 月,大成基金发布公告称,有不法分子冒用该公司或员工名义,通过钉钉、企安信等即时通讯工具构建聊天群,以股票知识分享、办理股票打新、大宗交易为由,通过虚假的投资平台和仿冒 APP 诱导投资者充值汇款,实施诈骗非法活动。

  面对持续升级的诈骗手段,基金公司普遍加强投资者教育。例如,中银基金在最新公告中强调 「四看」 原则:一是看销售人员资质;二是看产品是否备案,核查产品合法性;三是看宣传形式,警惕夸大宣传用语;四是看收款账号,核对收款账户名称。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原标题:金融 「李鬼」 再升级:中银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机构密集澄清)

(责任编辑:43)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7000亿元!央行明日操作!持续释放中期流动性

7000 亿元!央行明日操作!持续释放中期流动性

2025 年 11 月 4 日
美债黄金「避险同盟」破裂,美元正悄然「偷家」

美债黄金 「避险同盟」 破裂,美元正悄然 「偷家」

2025 年 11 月 4 日
货币市场日报:11月4日

货币市场日报:11 月 4 日

2025 年 11 月 4 日

特朗普再度清洗监管机构!涉房贷调查监察长突遭解职

2025 年 11 月 4 日
美股大牛市突遭警告!极端看涨情绪亮起警示灯 流动性闪现危险信号

美股大牛市突遭警告!极端看涨情绪亮起警示灯 流动性闪现危险信号

2025 年 11 月 4 日

阿尔特曼:OpenAI 上市没有明确时间安排;Gemini 3 将于今年发布丨全球科技早参

2025 年 11 月 4 日
平潭发展13天10板!A股这一板块逆势爆发!

平潭发展 13 天 10 板!A 股这一板块逆势爆发!

2025 年 11 月 4 日

价值风格震荡上行,价值 ETF(159263) 全天净申购超 1000 万份

2025 年 11 月 4 日
通胀担忧再度燃起!澳洲联储继续按兵不动

通胀担忧再度燃起!澳洲联储继续按兵不动

2025 年 11 月 4 日

美国政府停摆追平史上最长纪录

2025 年 11 月 4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7000 亿元!央行明日操作!持续释放中期流动性
  • 美债黄金 「避险同盟」 破裂,美元正悄然 「偷家」
  • 货币市场日报:11 月 4 日
  • 特朗普再度清洗监管机构!涉房贷调查监察长突遭解职
  • 美股大牛市突遭警告!极端看涨情绪亮起警示灯 流动性闪现危险信号
  • 阿尔特曼:OpenAI 上市没有明确时间安排;Gemini 3 将于今年发布丨全球科技早参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