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中庸》 有言 「致广大而尽精微」,其中包含着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最新发布实施的 《期货公司分类评价规定》(简称 《规定》) 既着眼于行业大局,又重视细节落地,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规定》 通过完善扣分机制,突出依法行政;优化加分项,将期货公司全部业务类型纳入指标体系;整合专项评价,减轻行业负担,进一步引导期货公司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和合规风控能力提升。
分类评价结果关乎期货公司增加业务类型、获得新业务试点顺序,分类监管制度也因此被行业视为高质量发展的 「指挥棒」。对比此前施行的版本,《规定》 有三大变化:
一是明确扣分依据,新规以生效的监管措施等法律文件为依据,突出依法行政,改变了此前未经法律程序也可扣分的情况。
二是优化加分项,完善市场竞争力指标。新规将期货公司全部业务类型纳入指标体系。新增 「做市交易业务综合排名」「衍生品交易服务实体企业规模排名」「期货交易咨询业务净收入排名」 三大业务指标排名。将此前 「期货业务收入」 指标调整为 「期货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 指标,「资管产品日均衍生品权益」 指标调整为 「资产管理产品日均持仓保证金排名」 指标,并删除 「日均客户权益」 指标。
三是鼓励期货公司持续合规发展。此前,持续合规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指标只适用于当前评价期。新规第二十一条规定,期货公司最近 3 个评价期内 (含当前评价期) 持续合规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满分的,加 2 分。
在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三周年、《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发布即将一周年之际,期货公司分类监管制度的进一步修订完善,更好地平衡了行业 「规模化」 和 「专业化」 的不同发展路径,使两者都能够得到政策激励。
今后,拥有全业务牌照的期货公司,各项业务排名如均处于行业前列,将获得最多加分,并率先拥有创新业务资格,以此进一步实现规模效应,降低边际成本。与此同时,全业务条线也将增加管理压力,一旦持续合规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出现问题,分类评价结果优势不再,「大而全」 的发展路径也将被打破。
与之对应的是,单一业务领域排名靠前的期货公司也能够获得对应加分,且业务条线少、管理压力小,有利于长期保持持续合规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的加分,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获得分类评价结果的比较优势,用 「小而专」 也可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部分大型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业务、境外业务利润贡献占比稳步提升,部分中小型期货公司在自有资金投资、交易咨询业务开展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 「大而全」 的 「规模化」 发展路径之外,一些 「小而专」 的 「专业化」 发展模式在行业中崭露头角,正悄然改变着行业格局。
在市场经济浪潮中,企业发展常面临 「大而全」 与 「小而专」 的路径抉择。有人视规模为首选,以版图扩张彰显实力;有人奉专业为基石,凭精耕细作铸就壁垒。
实则二者并非非此即彼的单选题。真正卓越的企业,既不陷入规模的迷思盲目冒进,也不囿于专业的舒适故步自封,而是能在规模与专业间找到平衡点:以专业为根基支撑规模扩张,用规模优势反哺专业升级。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在法规制度的引导下,让 「大而全」 的大型期货公司与 「小而专」 的中小型期货公司各美其美、相互补充,共同构建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竞争有序的期货行业生态体系,才能真正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期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