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娜
9 月 13 日,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此次反倾销调查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和世贸组织规则。调查涉及自美进口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根据申请人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2022 至 2024 年,申请调查产品自美进口量累计增长 37%,进口价格累计下降 52%,压低和抑制了国内产品销售价格,对国内产业的生产经营造成损害。
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提交的申请文件,相关美国生产商包括四家,分别是德州仪器、ADI、博通、安森美。根据该协会提交的初步证据显示,申请调查期内,原产于美国的申请调查产品的价格持续大幅下降,对华出口的倾销幅度高达 300% 以上,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市场份额年均高达 41%。
「降价」 吃下中国半壁市场
原产于美国的倾销进口相关模拟芯片,正在对中国相关模拟芯片产业造成严重冲击。
根据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测算,在 2024 年 1 月 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倾销调查期内,美国进口相关模拟芯片的倾销幅度呈现 「超高额」 特征。其中,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达 302.41%,栅极驱动芯片倾销幅度更高至 458.51%,远超正常贸易范畴,构成典型的恶意倾销行为。

在 2022 到 2024 年期间,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对华进口量呈现 「持续大幅增长」 态势,从绝对数量来看,申请调查产品占中国同类产品总进口量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三年进口量分别为 11.59 亿颗、12.99 亿颗、15.90 亿颗,2023 年较 2022 年增长 12.07%,2024 年较 2023 年增长 22.36%,2024 年较 2022 年累计增幅高达 37.13%,进口规模不断扩大。
从市场占比来看,美国相关模拟芯片 2022 年占中国同类产品总进口量的比例为 47.81%,2023 年升至 53.06%,2024 年进一步增至 62.14%,三年年均占比达 54.34%,成为中国相关模拟芯片进口的 「主力军」。

在国内市场份额方面,美国相关产品占比从 2022 年的 35.40% 升至 2024 年的 44.98%。分产品类型来看,通用接口芯片 2022-2024 年进口量分别为 8.87 亿颗、9.75 亿颗、12.06 亿颗,2024 年较 2022 年累计增长 36.04%;栅极驱动芯片同期进口量分别为 2.73 亿颗、3.24 亿颗、3.84 亿颗,2024 年较 2022 年累计增长 40.67%。
在逐步掌控国内市场定价权后,上述芯片却在通过降价的方式挤压国产产品生存空间。
比如,美国相关通用接口芯片从 2022 年 3.00 元/颗降至 2023 年 2.04 元/颗,2024 年则为 1.55 元/颗,2024 年较 2022 年累计降幅 48.33%。而栅极驱动芯片也从 2022 年 3.99 元/颗降至 2023 年 2.53 元/颗,2024 年为 1.76 元/颗,2024 年较 2022 年累计降幅 55.85%。

以美国德州仪器(TI) 为例,TI 的通用接口芯片 (CAN 接口)TCAN1043DRQ1 型号,2022 年 1 季度为 2.1 元/颗,2024 年 4 季度 1.13 元/颗,累计降幅超 46%。隔离型栅极驱动芯片 UCC21520QDWRQ1 以及非隔离型栅极驱动芯片 UCC27524AD 的产品价格降幅也分别在上述时间点累计降幅达到 50% 以及 53%。

相较之下,通用接口芯片国内价格 2024 年较 2022 年累计降 33.59%,栅极驱动芯片累计降 22.13%,且国内价格降幅始终低于进口产品,国内企业陷入 「被动跟跌」 的市场困境。2024 年相比 2023 年,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加权平均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 33.41%,其中通用接口芯片的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 38.76%,栅极驱动芯片的单位内销毛利润下降 22.68%,获利能力大幅下降。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表示:「原产于美国的倾销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已对中国相关模拟芯片产业造成严重冲击,国内企业从 2023 年起由盈转亏,2024 年亏损额进一步扩大 7.05%,开工率较 2022 年下降 17 个百分点,研发投入能力被严重削弱。」
协会强调,国内同类产品在物化特性、技术指标、生产工艺、应用场景等方面与美国进口产品高度相似,具备替代能力,但美国企业凭借产能优势与低价倾销策略,挤压国产产品市场空间。此次申请调查,是依据 《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章程》,代表国内产业维护合法权益,推动产业回归公平竞争轨道。
两大协会发声呼吁公平竞争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调查机关收到申请后,依法对申请书进行了审查,认为申请符合反倾销调查立案条件,决定发起调查。
对此,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简称 「中国机电商会」) 与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均明确表达支持立场。
9 月 13 日晚间,中国机电商会发布声明指出,一段时期以来,美国政府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和 「长臂管辖」,在集成电路领域对华实施一系列禁止与限制措施。这种单边主义行为不仅损害了中国企业和产业的正当权益,还严重扰乱了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商会对此坚决反对。
同时,商会强调,依据中国法律及世贸组织规则,针对进口产品低价冲击国内市场的情况,国内产业有权申请反倾销调查;对于其他国家或地区在贸易中对中国采取歧视性禁止、限制措施,中国政府也可依法采取相应举措。基于此,中国机电商会表示将积极支持和配合调查机关的调查工作,坚定维护公平贸易秩序与产业合法权益。
此外,商会还提到,半导体产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鼓励企业通过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加强产业链协同以及开展国际合作等方式,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携手构建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繁荣奠定基础。
同样在 13 日晚间,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对商务部的调查公告表示支持。协会认为,半导体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公平的环境,赞成并鼓励企业依靠持续的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以及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遵循市场规则开展良性竞争,以共同推动半导体产业进步。同时,协会明确表示将积极支持和配合调查机关的调查,坚定维护公平贸易与产业合法权益。
根据中国商务部公告显示,利害关系方应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 20 天内,向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登记参加本次反倾销调查。同时,利害关系方对本次调查的产品范围及申请人资格、被调查国家及其他相关问题如需发表评论,可于本公告发布之日起 20 天内将书面意见提交至商务部贸易救济调查局。
据悉,本次调查自 2025 年 9 月 13 日起开始,通常应在 2026 年 9 月 13 日前结束调查,特殊情况下可延长 6 个月。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调查机关将依照法定程序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并根据调查结果客观公正作出裁决。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