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新华财经北京 9 月 19 日电 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十四五」 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9 月 18 日,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在 「高质量完成 『十四五』 规划」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 期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科技强国根基不断夯实;科技创新成果惠及广大群众,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科技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创新创造活力充分释放;国际科技合作广泛深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加速构建。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夯实科技强国根基上,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2024 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 3.6 万亿元,较 2020 年增长 48%;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2.68%,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
•短期市场利多出尽 铜价或维持区间震荡
近期,铜价震荡上行并创下阶段新高。其中,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 铜价最高一度逼近 10200 美元/吨,沪铜期货主力合约也触及今年 3 月下旬以来新高 81530 元/吨,不过随后均回落调整。业内人士表示,美联储在最新议息会议上开启今年以来首次降息,符合市场预期,短期市场处于利多出尽状态,铜价或维持区间震荡。不过,当前宏观与产业层面仍对铜价存在支撑。长期而言,铜价受矿端因素影响较大,仍具备上行潜力,但需留意供需格局变化及全球经济形势对铜需求的影响。
•激光雷达企业积极发展第二增长曲线
继 2023 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禾赛科技在实现两地上市的同时也于今年第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发展前景可期。专家表示,随着各家汽车厂商对智能驾驶功能的宣传口径从强调自主决策能力的 「高阶智驾」 转向强调安全保障的 「辅助驾驶功能」,作为安全保障的激光雷达又一次成为了汽车品牌着力宣传的 「标配产品」。加之机器人市场为激光雷达行业带来新的增量空间和广阔前景,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在规模、成本和量产节奏上逐渐形成领先优势,行业正迎来 「量价齐升」 的黄金时期。
上海证券报
•优化政策接连推出 楼市止跌回稳提振信心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数据显示,8 月,70 个大中城市中,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降幅总体继续收窄;与此同时,商品房销售、去库存及企业资金面均呈现积极改善信号。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随着一系列支持政策落地,去年四季度以来,房地产市场预期得到改善,需求加快释放。记者实地调研发现,在持续优化的政策助力下,部分区域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渐起。更为重要的是,实实在在的政策举措,为市场注入了底气,市场信心有所提振。
•昇腾芯片跨代升级+超节点架构创新 华为算力 「作战图」 浮出水面
「尽管 DeepSeek 开创的模式可以大幅减少算力需求,但要走向 AGI、走向物理 AI,我们认为,算力,过去是、未来也将继续是人工智能的关键,更是中国人工智能的关键。」9 月 18 日,华为副董事长、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华为全联接大会 2025 上发表演讲时表示。在 50 分钟的演讲中,徐直军详细公开了华为的算力 「作战图」——全新的昇腾芯片、超节点、鲲鹏处理器、互联协议灵衢,并直言 「对于为人工智能的长期快速发展提供可持续且充裕算力充满信心」。
•大消费行业备战 「双节档」 上市公司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极
记者从海天味业了解到,近日,公司依靠爆款餐饮综艺 IP《一饭封神》 进一步增加了 「曝光率」。这是公司为迎接国庆与中秋 「双节」 传统消费旺季,开展的线下线上联动的主题促销活动之一。海天味业搞促销活动是大消费行业公司备战 「双节档」 的一个缩影。记者从一些上市公司了解到,为迎接即将到来的 「双节」 消费旺季,大部分公司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多元化创新,重场景、重体验,实现从 「有趣有料」 向 「有流量有创收」 的转化。其中,汽车产业链公司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借助新能源汽车和智能联网 「双轮驱动」,实现销量攀升,推动消费升级。今年以来,一些大消费行业上市公司不断用有效供给对接消费 「真实需求」,助力培育消费新 「增长极」。
证券时报
•互联网大厂低息发债超百亿 为 AI 竞赛存 「粮草」
近期,互联网平台公司股票备受资金青睐。腾讯控股 9 月 18 日的股价一度攀升至 664.50 港元,创 2021 年 3 月以来新高,距离历史最高价近在咫尺,阿里巴巴、百度集团等互联网企业的股价也接连攀升,创下阶段新高。资本热捧的背后,是互联网大厂在 AI 领域的投资不断加大。与此同时,今年 9 月以来,腾讯控股、百度集团、阿里巴巴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大债券融资力度,加码 AI 投资布局。受访人士认为,多数互联网企业在现金充足的情况下却进行债券融资,背后既是优化债务结构,锁定低利率的战略布局,也是加码 AI 基础设施投入,为长期业务发展储备弹药的重要举措。
•「入通」 股频现剧烈波动 多重原因致股价巨震
近日,多只港股被纳入港股通标的 (「入通」 股) 后,股价先是大幅上涨,后又自高位大幅下跌,波动幅度大幅提升。对于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市场认为可能存在多个方面的原因,包括指数成份股调整导致相关 ETF 被动买入、新晋 「入通」 股身份带来南向港股通资金 「活水」 买盘、市场投机资金借概念炒作,以及部分 「入通」 股上市时间不久,导致实际流通交易的股份数相对较少等。
•从 「人海战术」 走向 「人机协同」 AI 升级券商财富管理业务价值链
伴随数智化转型持续深化,越来越多券商持续提升 「AI 含量」——从智能客服到智能投顾,从智能交易到智能运营,各类 AI 产品密集上新。近日,记者在采访业内人士时了解到,AI 应用场景已在券商财富管理业务中全面铺开,系统性地融入客户触达、投顾决策、交易执行和运营管理等各个环节,并驱动行业竞争从 「人海战术」 向 「人机协同」 转变。
证券日报
•国际资本加仓中国资产 科技与创新药成重点领域
9 月 18 日,上海微盟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获得无极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2 亿美金的认购,所得资金主要用于 AI(人工智能) 的投入和研发以及国际化布局。公告显示,无极资本是一家根据香港法律注册成立的有限公司,并设有香港及阿布扎比双总部。这是近期内又一国际资本机构 「加购」 中国资产的案例。据记者不完全梳理,今年 8 月份和 9 月份,新加坡主权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先后增持了基石药业、和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此外,摩根大通、花旗集团、摩根士丹利等也均在 8 月份通过港股增持了中国资产。
•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加速脑机接口技术落地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批准发布了 《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 术语》 医疗器械行业标准。该标准明确界定了采用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相关术语与定义,将于 2026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对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工作组专家高泽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标准的发布能有效破解行业长期存在的术语混乱、概念模糊等痛点,为脑机接口医疗领域的研发、审评、监管及临床应用搭建起 「通用语言」 体系,从基础层面为我国 「脑机接口+医疗」 的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
•多地发放 「大礼包」 助力楼市 「金九银十」
「这次国庆节回家正好可以顺便看看房子,政府补贴再加上项目本身也有不少促销活动,也许这次真能下决心买房了。」 在广州工作的肖女士告诉记者。随着国庆节假期临近,近期,多地纷纷拿出真金白银,通过现金补贴、举办房交会等多重方式鼓励住房消费。业内人士认为,此轮政策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既契合了返乡置业、购房旺季的季节性特点,又释放出地方稳楼市的决心。
编辑:王媛媛
声明:新华财经 (中国金融信息网) 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