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超配中国股市!高盛:本轮上涨驱动结构更健康 估值未过高

2025 年 9 月 20 日

ETF 总规模超 5 万亿元,370 名基金经理人均管理上百亿,薪酬如何?

2025 年 9 月 20 日
基民懵了!这个火爆的板块年内涨超37% 主力却借道ETF狂抛逾400亿元

基民懵了!这个火爆的板块年内涨超 37% 主力却借道 ETF 狂抛逾 400 亿元

2025 年 9 月 20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监管再度密集开出合规罚单 两融绕标又被罚 还有影响客户权益大事件

2025 年 9 月 20 日
广告
突传利好!特斯拉大消息 Robotaxi有新进展!

突传利好!特斯拉大消息 Robotaxi 有新进展!

2025 年 9 月 20 日
iFlow:把 AI 植入你的 CMD 终端

iFlow:把 AI 植入你的 CMD 终端

2025 年 9 月 20 日
特朗普最新签署!对这类签证加收10万美元,否则不得入境

特朗普最新签署!对这类签证加收 10 万美元,否则不得入境

2025 年 9 月 20 日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09-19)

2025 年 9 月 20 日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摩尔线程科创板 IPO 将于 9 月 26 日上会

2025 年 9 月 20 日

港股互联网板块迎价值重估 多只 ETF 获大额资金流入

2025 年 9 月 20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最新披露: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 一个月抛了超 1800 亿元!央行已连续 10 个月买入黄金

2025 年 9 月 20 日

我国科技投入持续增加,科创板 50ETF(588080) 和科创综指 ETF 易方达等助力布局科技创新企业

2025 年 9 月 20 日

直播|全球治理框架下的绿色金融创新与合作论坛 暨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十周

2025 年 9 月 20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9 月 20 日 星期六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超配中国股市!高盛:本轮上涨驱动结构更健康 估值未过高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20 日
在 期货
0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9 月 19 日,在高盛举办的媒体交流会上,高盛亚太区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 (Timothy Moe) 及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 (Kinger Lau) 阐述最新观点。

  慕天辉认为,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高盛超配中、韩、日三大市场,侧重科技及周期性板块。

  刘劲津则认为,从流动性驱动结构而言,本轮中国股票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估值也仍未过高。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但远未达到 2021 年及 2015 年的投机水平。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

  刘劲津还表示,当前,海外中长期投资者对非美市场兴趣浓厚,而中国凭借流动性优势和主题投资机会,在全球各市场中排名靠前,尤其是机器人等领域国内生态体系全面完整,在欧美市场难以找到细分领域的优质标的。

  全球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亚洲市场,超配中国股市

  慕天辉表示,美联储近日降息 25 个基点符合预期,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十月和十二月会议上再各降息一次,并于明年三月和六月分别进一步降息,最终使利率水平降至 3% 至 3.25%。

  「这一预期与市场共识基本一致。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 慕天辉说。

  慕天辉表示,高盛持续强调跨资产类别和跨地域多元化配置的重要性。在高盛亚洲配置策略中,中国股市 (包括在岸与离岸市场) 被列为超配;韩国股市亦是超配对象,今年以来韩国股市以 54% 的涨幅位居亚洲首位;港股以 35% 的涨幅位列第二;日本股市以美元计上涨约 20%,表现均优于同期上涨 13% 的美国市场。

  关于大类资产配置,高盛在全球范围内对股票、债券和信用产品采取均衡配置;尽管看好黄金和铜,但鉴于石油和其他基本材料在大宗商品指数中权重很高,因此整体低配大宗商品。从未来 3 个月维度展望,慕天辉认为,短期内超配现金,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战术性回调。从未来 12 个月维度来看,该机构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与持续增长相结合的环境将对股市构成支撑,因此超配股票,对现金维持中性。

  全球经济增长方面,高盛预计今年全球增速略高于 2.5%,明年略有放缓,但仍保持良好态势。针对美股前景,慕天辉表示估值已升至 22 至 23 倍市盈率,未来涨幅与盈利增长同步,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成为关键监测指标。值得一提的是,美股七大科技巨头的盈利相比市场其他部分更为强劲,因此重点聚焦于科技领域。他还表示,AI 当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明年或将进入应用推动收入增长阶段,数年后 AI 方能广泛地应用以推动各行业降低成本。

  慕天辉谈到,从全球资金流向来看,相比此前的美国主导,全球不同市场的资金流向变得更加均衡。美国在今年年初的强劲流入之后,近六个月资金流趋于稳定;欧洲及其他地区出现持续流入。随着美联储持续温和降息和美元走弱,资金预计将进一步流向亚洲等市场,并有望流入中国市场。

  在亚太市场策略中,高盛超配中、韩、日三大市场,板块则侧重于科技板块、资本货物等周期性板块,以及国防、电力投资等。主题投资方面,重点关注 AI 受益股、股东回报、盈利上修、国防军工和核电等方向。

  中国股市本轮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

  刘劲津表示,高盛对 A 股和港股积极看好,并在区域配置中对这两个市场均予以超配。

  针对市场关注的流动性驱动行情可持续性问题,刘劲津指出,与去年 9 月行情不同,本轮上涨的参与方结构更为均衡。机构投资者 (包括国内保险、养老金、量化基金、公募基金) 以及新兴市场和亚太区域的共同基金都积极参与了这轮行情,从流动性结构角度而言,本轮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

  估值方面,当前估值仍未出现过热迹象。当前,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中位数市盈率约为 17 倍,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沪深 300 指数中位数市盈率为 18 倍,处于历史均值区间。相对于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1.8% 的水平,股市盈利收益率仍具明显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比美股 23 倍市盈率及其他新兴市场,中国估值并不算过高。

  对于散户投机行为的担忧,刘劲津认为,A 股市场仍未出现过热投机泡沫。他提出两个关键论据:首先,当前 A 股约 2.4 万亿元的两融余额虽超越 2015 年高点,但考虑到总市值已翻倍,两融余额占总市值比例远低于 2015 年水平;其次,根据高盛调研,每日成交额中有一定规模来自量化基金和高频交易,因此高换手率不能简单归因于散户投机。

  「此外高盛构建的 A 股零售投资者情绪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但远未达到 2021 年及 2015 年的投机水平。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 刘劲津说。

  他还表示,A 股估值仍有支撑且未出现过热,散户情绪改善但未达狂热水平。刘劲津特别强调 「反内卷」 政策的重要性,认为若 「反内卷」 政策持续落实,未来几年企业盈利年均增速有望提升约 2%,显著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在 A 股与港股选择方面,刘劲津认为不应简单二选一,而应该从两个市场中优选标的。刘劲津表示,例如互联网板块在港股更为集中,而 A 股则在机器人及 AI 等领域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行业配置方面,高盛近两个月观点保持稳定,继续看好互联网板块,七月上调保险和材料板块至超配。保险板块可作为间接投资 A 股工具,材料板块则受益于 「反内卷」 政策。

  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等非美市场兴趣回暖

  「很多人问我,欧美或是海外的中长线投资者怎么看中国?可以说,他们现在兴趣非常高。」 刘劲津说。

  刘劲津表示,从全球配置角度看,分散投资风险已成为重要主题。目前海外中长期投资者对非美市场兴趣浓厚,这主要源于美股经过十年牛市后估值已处高位,投资者需要寻找新的配置方向。在中国、日本、欧洲等非美市场中,中国凭借流动性优势和主题投资机会,在投资者关注度排名中靠前。

  今年以来,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硬科技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对此,刘劲津指出,年初的 「DeepSeek 时刻」 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与去年 9 月市场单纯基于政策预期上涨不同,今年以来随着 DeepSeek 等创新企业的出现以及民营经济政策的持续优化,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基本面预期发生了显著改善。他特别提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正在通过 AI 技术实现盈利增长提升,这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 AI 产业的故事有了全新认识。

  他还观察到,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海外投资者正从最初偏好港股蓝筹股,逐步扩展到关注 A 股市场的硬件领域机会,特别是机器人等国内生态体系全面完整,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难以找到优质投资标的的细分领域。

  对于创新药,刘劲津表示,自 4 月以来,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海外授权进展不断,尽管短期内可能受到美国政策限制等担忧影响,但中长期来看,随着 AI 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落地,创新药板块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从投资角度分析,创新药板块未来几年有望保持较高盈利增速,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虽然短期可能存在波动,但仍是 AI 相关板块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超配中国股市!高盛:本轮上涨驱动结构更健康,估值未过高)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9 月 19 日,在高盛举办的媒体交流会上,高盛亚太区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 (Timothy Moe) 及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 (Kinger Lau) 阐述最新观点。

  慕天辉认为,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高盛超配中、韩、日三大市场,侧重科技及周期性板块。

  刘劲津则认为,从流动性驱动结构而言,本轮中国股票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估值也仍未过高。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但远未达到 2021 年及 2015 年的投机水平。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

  刘劲津还表示,当前,海外中长期投资者对非美市场兴趣浓厚,而中国凭借流动性优势和主题投资机会,在全球各市场中排名靠前,尤其是机器人等领域国内生态体系全面完整,在欧美市场难以找到细分领域的优质标的。

  全球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亚洲市场,超配中国股市

  慕天辉表示,美联储近日降息 25 个基点符合预期,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十月和十二月会议上再各降息一次,并于明年三月和六月分别进一步降息,最终使利率水平降至 3% 至 3.25%。

  「这一预期与市场共识基本一致。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 慕天辉说。

  慕天辉表示,高盛持续强调跨资产类别和跨地域多元化配置的重要性。在高盛亚洲配置策略中,中国股市 (包括在岸与离岸市场) 被列为超配;韩国股市亦是超配对象,今年以来韩国股市以 54% 的涨幅位居亚洲首位;港股以 35% 的涨幅位列第二;日本股市以美元计上涨约 20%,表现均优于同期上涨 13% 的美国市场。

  关于大类资产配置,高盛在全球范围内对股票、债券和信用产品采取均衡配置;尽管看好黄金和铜,但鉴于石油和其他基本材料在大宗商品指数中权重很高,因此整体低配大宗商品。从未来 3 个月维度展望,慕天辉认为,短期内超配现金,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战术性回调。从未来 12 个月维度来看,该机构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与持续增长相结合的环境将对股市构成支撑,因此超配股票,对现金维持中性。

  全球经济增长方面,高盛预计今年全球增速略高于 2.5%,明年略有放缓,但仍保持良好态势。针对美股前景,慕天辉表示估值已升至 22 至 23 倍市盈率,未来涨幅与盈利增长同步,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成为关键监测指标。值得一提的是,美股七大科技巨头的盈利相比市场其他部分更为强劲,因此重点聚焦于科技领域。他还表示,AI 当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明年或将进入应用推动收入增长阶段,数年后 AI 方能广泛地应用以推动各行业降低成本。

  慕天辉谈到,从全球资金流向来看,相比此前的美国主导,全球不同市场的资金流向变得更加均衡。美国在今年年初的强劲流入之后,近六个月资金流趋于稳定;欧洲及其他地区出现持续流入。随着美联储持续温和降息和美元走弱,资金预计将进一步流向亚洲等市场,并有望流入中国市场。

  在亚太市场策略中,高盛超配中、韩、日三大市场,板块则侧重于科技板块、资本货物等周期性板块,以及国防、电力投资等。主题投资方面,重点关注 AI 受益股、股东回报、盈利上修、国防军工和核电等方向。

  中国股市本轮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

  刘劲津表示,高盛对 A 股和港股积极看好,并在区域配置中对这两个市场均予以超配。

  针对市场关注的流动性驱动行情可持续性问题,刘劲津指出,与去年 9 月行情不同,本轮上涨的参与方结构更为均衡。机构投资者 (包括国内保险、养老金、量化基金、公募基金) 以及新兴市场和亚太区域的共同基金都积极参与了这轮行情,从流动性结构角度而言,本轮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

  估值方面,当前估值仍未出现过热迹象。当前,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中位数市盈率约为 17 倍,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沪深 300 指数中位数市盈率为 18 倍,处于历史均值区间。相对于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1.8% 的水平,股市盈利收益率仍具明显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比美股 23 倍市盈率及其他新兴市场,中国估值并不算过高。

  对于散户投机行为的担忧,刘劲津认为,A 股市场仍未出现过热投机泡沫。他提出两个关键论据:首先,当前 A 股约 2.4 万亿元的两融余额虽超越 2015 年高点,但考虑到总市值已翻倍,两融余额占总市值比例远低于 2015 年水平;其次,根据高盛调研,每日成交额中有一定规模来自量化基金和高频交易,因此高换手率不能简单归因于散户投机。

  「此外高盛构建的 A 股零售投资者情绪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但远未达到 2021 年及 2015 年的投机水平。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 刘劲津说。

  他还表示,A 股估值仍有支撑且未出现过热,散户情绪改善但未达狂热水平。刘劲津特别强调 「反内卷」 政策的重要性,认为若 「反内卷」 政策持续落实,未来几年企业盈利年均增速有望提升约 2%,显著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在 A 股与港股选择方面,刘劲津认为不应简单二选一,而应该从两个市场中优选标的。刘劲津表示,例如互联网板块在港股更为集中,而 A 股则在机器人及 AI 等领域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行业配置方面,高盛近两个月观点保持稳定,继续看好互联网板块,七月上调保险和材料板块至超配。保险板块可作为间接投资 A 股工具,材料板块则受益于 「反内卷」 政策。

  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等非美市场兴趣回暖

  「很多人问我,欧美或是海外的中长线投资者怎么看中国?可以说,他们现在兴趣非常高。」 刘劲津说。

  刘劲津表示,从全球配置角度看,分散投资风险已成为重要主题。目前海外中长期投资者对非美市场兴趣浓厚,这主要源于美股经过十年牛市后估值已处高位,投资者需要寻找新的配置方向。在中国、日本、欧洲等非美市场中,中国凭借流动性优势和主题投资机会,在投资者关注度排名中靠前。

  今年以来,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硬科技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对此,刘劲津指出,年初的 「DeepSeek 时刻」 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与去年 9 月市场单纯基于政策预期上涨不同,今年以来随着 DeepSeek 等创新企业的出现以及民营经济政策的持续优化,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基本面预期发生了显著改善。他特别提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正在通过 AI 技术实现盈利增长提升,这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 AI 产业的故事有了全新认识。

  他还观察到,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海外投资者正从最初偏好港股蓝筹股,逐步扩展到关注 A 股市场的硬件领域机会,特别是机器人等国内生态体系全面完整,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难以找到优质投资标的的细分领域。

  对于创新药,刘劲津表示,自 4 月以来,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海外授权进展不断,尽管短期内可能受到美国政策限制等担忧影响,但中长期来看,随着 AI 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落地,创新药板块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从投资角度分析,创新药板块未来几年有望保持较高盈利增速,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虽然短期可能存在波动,但仍是 AI 相关板块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超配中国股市!高盛:本轮上涨驱动结构更健康,估值未过高)

(责任编辑:73)

YOU MAY ALSO LIKE

基民懵了!这个火爆的板块年内涨超 37% 主力却借道 ETF 狂抛逾 400 亿元

港股互联网板块迎价值重估 多只 ETF 获大额资金流入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9 月 19 日,在高盛举办的媒体交流会上,高盛亚太区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 (Timothy Moe) 及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 (Kinger Lau) 阐述最新观点。

  慕天辉认为,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高盛超配中、韩、日三大市场,侧重科技及周期性板块。

  刘劲津则认为,从流动性驱动结构而言,本轮中国股票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估值也仍未过高。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但远未达到 2021 年及 2015 年的投机水平。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

  刘劲津还表示,当前,海外中长期投资者对非美市场兴趣浓厚,而中国凭借流动性优势和主题投资机会,在全球各市场中排名靠前,尤其是机器人等领域国内生态体系全面完整,在欧美市场难以找到细分领域的优质标的。

  全球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亚洲市场,超配中国股市

  慕天辉表示,美联储近日降息 25 个基点符合预期,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十月和十二月会议上再各降息一次,并于明年三月和六月分别进一步降息,最终使利率水平降至 3% 至 3.25%。

  「这一预期与市场共识基本一致。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 慕天辉说。

  慕天辉表示,高盛持续强调跨资产类别和跨地域多元化配置的重要性。在高盛亚洲配置策略中,中国股市 (包括在岸与离岸市场) 被列为超配;韩国股市亦是超配对象,今年以来韩国股市以 54% 的涨幅位居亚洲首位;港股以 35% 的涨幅位列第二;日本股市以美元计上涨约 20%,表现均优于同期上涨 13% 的美国市场。

  关于大类资产配置,高盛在全球范围内对股票、债券和信用产品采取均衡配置;尽管看好黄金和铜,但鉴于石油和其他基本材料在大宗商品指数中权重很高,因此整体低配大宗商品。从未来 3 个月维度展望,慕天辉认为,短期内超配现金,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战术性回调。从未来 12 个月维度来看,该机构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与持续增长相结合的环境将对股市构成支撑,因此超配股票,对现金维持中性。

  全球经济增长方面,高盛预计今年全球增速略高于 2.5%,明年略有放缓,但仍保持良好态势。针对美股前景,慕天辉表示估值已升至 22 至 23 倍市盈率,未来涨幅与盈利增长同步,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成为关键监测指标。值得一提的是,美股七大科技巨头的盈利相比市场其他部分更为强劲,因此重点聚焦于科技领域。他还表示,AI 当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明年或将进入应用推动收入增长阶段,数年后 AI 方能广泛地应用以推动各行业降低成本。

  慕天辉谈到,从全球资金流向来看,相比此前的美国主导,全球不同市场的资金流向变得更加均衡。美国在今年年初的强劲流入之后,近六个月资金流趋于稳定;欧洲及其他地区出现持续流入。随着美联储持续温和降息和美元走弱,资金预计将进一步流向亚洲等市场,并有望流入中国市场。

  在亚太市场策略中,高盛超配中、韩、日三大市场,板块则侧重于科技板块、资本货物等周期性板块,以及国防、电力投资等。主题投资方面,重点关注 AI 受益股、股东回报、盈利上修、国防军工和核电等方向。

  中国股市本轮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

  刘劲津表示,高盛对 A 股和港股积极看好,并在区域配置中对这两个市场均予以超配。

  针对市场关注的流动性驱动行情可持续性问题,刘劲津指出,与去年 9 月行情不同,本轮上涨的参与方结构更为均衡。机构投资者 (包括国内保险、养老金、量化基金、公募基金) 以及新兴市场和亚太区域的共同基金都积极参与了这轮行情,从流动性结构角度而言,本轮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

  估值方面,当前估值仍未出现过热迹象。当前,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中位数市盈率约为 17 倍,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沪深 300 指数中位数市盈率为 18 倍,处于历史均值区间。相对于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1.8% 的水平,股市盈利收益率仍具明显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比美股 23 倍市盈率及其他新兴市场,中国估值并不算过高。

  对于散户投机行为的担忧,刘劲津认为,A 股市场仍未出现过热投机泡沫。他提出两个关键论据:首先,当前 A 股约 2.4 万亿元的两融余额虽超越 2015 年高点,但考虑到总市值已翻倍,两融余额占总市值比例远低于 2015 年水平;其次,根据高盛调研,每日成交额中有一定规模来自量化基金和高频交易,因此高换手率不能简单归因于散户投机。

  「此外高盛构建的 A 股零售投资者情绪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但远未达到 2021 年及 2015 年的投机水平。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 刘劲津说。

  他还表示,A 股估值仍有支撑且未出现过热,散户情绪改善但未达狂热水平。刘劲津特别强调 「反内卷」 政策的重要性,认为若 「反内卷」 政策持续落实,未来几年企业盈利年均增速有望提升约 2%,显著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在 A 股与港股选择方面,刘劲津认为不应简单二选一,而应该从两个市场中优选标的。刘劲津表示,例如互联网板块在港股更为集中,而 A 股则在机器人及 AI 等领域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行业配置方面,高盛近两个月观点保持稳定,继续看好互联网板块,七月上调保险和材料板块至超配。保险板块可作为间接投资 A 股工具,材料板块则受益于 「反内卷」 政策。

  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等非美市场兴趣回暖

  「很多人问我,欧美或是海外的中长线投资者怎么看中国?可以说,他们现在兴趣非常高。」 刘劲津说。

  刘劲津表示,从全球配置角度看,分散投资风险已成为重要主题。目前海外中长期投资者对非美市场兴趣浓厚,这主要源于美股经过十年牛市后估值已处高位,投资者需要寻找新的配置方向。在中国、日本、欧洲等非美市场中,中国凭借流动性优势和主题投资机会,在投资者关注度排名中靠前。

  今年以来,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硬科技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对此,刘劲津指出,年初的 「DeepSeek 时刻」 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与去年 9 月市场单纯基于政策预期上涨不同,今年以来随着 DeepSeek 等创新企业的出现以及民营经济政策的持续优化,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基本面预期发生了显著改善。他特别提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正在通过 AI 技术实现盈利增长提升,这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 AI 产业的故事有了全新认识。

  他还观察到,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海外投资者正从最初偏好港股蓝筹股,逐步扩展到关注 A 股市场的硬件领域机会,特别是机器人等国内生态体系全面完整,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难以找到优质投资标的的细分领域。

  对于创新药,刘劲津表示,自 4 月以来,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海外授权进展不断,尽管短期内可能受到美国政策限制等担忧影响,但中长期来看,随着 AI 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落地,创新药板块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从投资角度分析,创新药板块未来几年有望保持较高盈利增速,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虽然短期可能存在波动,但仍是 AI 相关板块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超配中国股市!高盛:本轮上涨驱动结构更健康,估值未过高)

(责任编辑:73)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9 月 19 日,在高盛举办的媒体交流会上,高盛亚太区首席股票策略师慕天辉 (Timothy Moe) 及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 (Kinger Lau) 阐述最新观点。

  慕天辉认为,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高盛超配中、韩、日三大市场,侧重科技及周期性板块。

  刘劲津则认为,从流动性驱动结构而言,本轮中国股票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估值也仍未过高。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但远未达到 2021 年及 2015 年的投机水平。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

  刘劲津还表示,当前,海外中长期投资者对非美市场兴趣浓厚,而中国凭借流动性优势和主题投资机会,在全球各市场中排名靠前,尤其是机器人等领域国内生态体系全面完整,在欧美市场难以找到细分领域的优质标的。

  全球资金有望进一步流入亚洲市场,超配中国股市

  慕天辉表示,美联储近日降息 25 个基点符合预期,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十月和十二月会议上再各降息一次,并于明年三月和六月分别进一步降息,最终使利率水平降至 3% 至 3.25%。

  「这一预期与市场共识基本一致。美联储降息及美元贬值的环境总体上对股市有利,尤其将支持亚洲市场表现。」 慕天辉说。

  慕天辉表示,高盛持续强调跨资产类别和跨地域多元化配置的重要性。在高盛亚洲配置策略中,中国股市 (包括在岸与离岸市场) 被列为超配;韩国股市亦是超配对象,今年以来韩国股市以 54% 的涨幅位居亚洲首位;港股以 35% 的涨幅位列第二;日本股市以美元计上涨约 20%,表现均优于同期上涨 13% 的美国市场。

  关于大类资产配置,高盛在全球范围内对股票、债券和信用产品采取均衡配置;尽管看好黄金和铜,但鉴于石油和其他基本材料在大宗商品指数中权重很高,因此整体低配大宗商品。从未来 3 个月维度展望,慕天辉认为,短期内超配现金,以应对市场可能出现的战术性回调。从未来 12 个月维度来看,该机构认为,宽松货币政策与持续增长相结合的环境将对股市构成支撑,因此超配股票,对现金维持中性。

  全球经济增长方面,高盛预计今年全球增速略高于 2.5%,明年略有放缓,但仍保持良好态势。针对美股前景,慕天辉表示估值已升至 22 至 23 倍市盈率,未来涨幅与盈利增长同步,美国经济能否持续增长成为关键监测指标。值得一提的是,美股七大科技巨头的盈利相比市场其他部分更为强劲,因此重点聚焦于科技领域。他还表示,AI 当前处于基础设施建设期,明年或将进入应用推动收入增长阶段,数年后 AI 方能广泛地应用以推动各行业降低成本。

  慕天辉谈到,从全球资金流向来看,相比此前的美国主导,全球不同市场的资金流向变得更加均衡。美国在今年年初的强劲流入之后,近六个月资金流趋于稳定;欧洲及其他地区出现持续流入。随着美联储持续温和降息和美元走弱,资金预计将进一步流向亚洲等市场,并有望流入中国市场。

  在亚太市场策略中,高盛超配中、韩、日三大市场,板块则侧重于科技板块、资本货物等周期性板块,以及国防、电力投资等。主题投资方面,重点关注 AI 受益股、股东回报、盈利上修、国防军工和核电等方向。

  中国股市本轮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

  刘劲津表示,高盛对 A 股和港股积极看好,并在区域配置中对这两个市场均予以超配。

  针对市场关注的流动性驱动行情可持续性问题,刘劲津指出,与去年 9 月行情不同,本轮上涨的参与方结构更为均衡。机构投资者 (包括国内保险、养老金、量化基金、公募基金) 以及新兴市场和亚太区域的共同基金都积极参与了这轮行情,从流动性结构角度而言,本轮市场上涨的健康度优于历史水平。

  估值方面,当前估值仍未出现过热迹象。当前,MSCI 中国指数成分股中位数市盈率约为 17 倍,略高于历史平均水平;沪深 300 指数中位数市盈率为 18 倍,处于历史均值区间。相对于中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1.8% 的水平,股市盈利收益率仍具明显优势。在全球范围内,对比美股 23 倍市盈率及其他新兴市场,中国估值并不算过高。

  对于散户投机行为的担忧,刘劲津认为,A 股市场仍未出现过热投机泡沫。他提出两个关键论据:首先,当前 A 股约 2.4 万亿元的两融余额虽超越 2015 年高点,但考虑到总市值已翻倍,两融余额占总市值比例远低于 2015 年水平;其次,根据高盛调研,每日成交额中有一定规模来自量化基金和高频交易,因此高换手率不能简单归因于散户投机。

  「此外高盛构建的 A 股零售投资者情绪指标显示,当前市场情绪虽改善,但远未达到 2021 年及 2015 年的投机水平。若经济增长及其他基本面因素持续改善,市场情绪仍有提升空间。」 刘劲津说。

  他还表示,A 股估值仍有支撑且未出现过热,散户情绪改善但未达狂热水平。刘劲津特别强调 「反内卷」 政策的重要性,认为若 「反内卷」 政策持续落实,未来几年企业盈利年均增速有望提升约 2%,显著改善企业盈利能力。

  在 A 股与港股选择方面,刘劲津认为不应简单二选一,而应该从两个市场中优选标的。刘劲津表示,例如互联网板块在港股更为集中,而 A 股则在机器人及 AI 等领域提供更多投资机会。

  行业配置方面,高盛近两个月观点保持稳定,继续看好互联网板块,七月上调保险和材料板块至超配。保险板块可作为间接投资 A 股工具,材料板块则受益于 「反内卷」 政策。

  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等非美市场兴趣回暖

  「很多人问我,欧美或是海外的中长线投资者怎么看中国?可以说,他们现在兴趣非常高。」 刘劲津说。

  刘劲津表示,从全球配置角度看,分散投资风险已成为重要主题。目前海外中长期投资者对非美市场兴趣浓厚,这主要源于美股经过十年牛市后估值已处高位,投资者需要寻找新的配置方向。在中国、日本、欧洲等非美市场中,中国凭借流动性优势和主题投资机会,在投资者关注度排名中靠前。

  今年以来,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硬科技领域的关注度持续升高。对此,刘劲津指出,年初的 「DeepSeek 时刻」 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与去年 9 月市场单纯基于政策预期上涨不同,今年以来随着 DeepSeek 等创新企业的出现以及民营经济政策的持续优化,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基本面预期发生了显著改善。他特别提到,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正在通过 AI 技术实现盈利增长提升,这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 AI 产业的故事有了全新认识。

  他还观察到,在投资标的的选择上,海外投资者正从最初偏好港股蓝筹股,逐步扩展到关注 A 股市场的硬件领域机会,特别是机器人等国内生态体系全面完整,在美国和欧洲市场难以找到优质投资标的的细分领域。

  对于创新药,刘劲津表示,自 4 月以来,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海外授权进展不断,尽管短期内可能受到美国政策限制等担忧影响,但中长期来看,随着 AI 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落地,创新药板块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从投资角度分析,创新药板块未来几年有望保持较高盈利增速,当前估值处于合理区间,虽然短期可能存在波动,但仍是 AI 相关板块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原标题:超配中国股市!高盛:本轮上涨驱动结构更健康,估值未过高)

(责任编辑:73)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ETF 总规模超 5 万亿元,370 名基金经理人均管理上百亿,薪酬如何?

2025 年 9 月 20 日
基民懵了!这个火爆的板块年内涨超37% 主力却借道ETF狂抛逾400亿元

基民懵了!这个火爆的板块年内涨超 37% 主力却借道 ETF 狂抛逾 400 亿元

2025 年 9 月 20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监管再度密集开出合规罚单 两融绕标又被罚 还有影响客户权益大事件

2025 年 9 月 20 日
突传利好!特斯拉大消息 Robotaxi有新进展!

突传利好!特斯拉大消息 Robotaxi 有新进展!

2025 年 9 月 20 日
iFlow:把 AI 植入你的 CMD 终端

iFlow:把 AI 植入你的 CMD 终端

2025 年 9 月 20 日
特朗普最新签署!对这类签证加收10万美元,否则不得入境

特朗普最新签署!对这类签证加收 10 万美元,否则不得入境

2025 年 9 月 20 日

每日投行/机构观点梳理 (2025-09-19)

2025 年 9 月 20 日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于9月26日上会

摩尔线程科创板 IPO 将于 9 月 26 日上会

2025 年 9 月 20 日

港股互联网板块迎价值重估 多只 ETF 获大额资金流入

2025 年 9 月 20 日
美联储明晨大概率重启降息 年内将降息几次?

最新披露: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债 一个月抛了超 1800 亿元!央行已连续 10 个月买入黄金

2025 年 9 月 20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动态

  • ETF 总规模超 5 万亿元,370 名基金经理人均管理上百亿,薪酬如何?
  • 基民懵了!这个火爆的板块年内涨超 37% 主力却借道 ETF 狂抛逾 400 亿元
  • 监管再度密集开出合规罚单 两融绕标又被罚 还有影响客户权益大事件
  • 突传利好!特斯拉大消息 Robotaxi 有新进展!
  • iFlow:把 AI 植入你的 CMD 终端
  • 特朗普最新签署!对这类签证加收 10 万美元,否则不得入境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