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郑栩彤
Sora 上线不到 5 天下载量突破 100 万次
10 月 9 日,OpenAI 的 Sora 负责人比尔·皮布尔斯 (Bill Peebles) 透露,OpenAI 推出的视频 AI 应用 Sora 上线不到 5 天,下载量就突破 100 万次。皮布尔斯在 X 平台的贴文中写道:「团队正在全力应对激增的增长需求。」Sora 达到 100 万下载量的速度甚至超过了 ChatGPT。当前 ChatGPT 拥有每周 8 亿活跃用户,是最热门的 AI 聊天机器人。
点评:值得一提的是,Sora 目前仅限 iOS 设备使用,并采用邀请码制,用户必须获得访问码才能使用,这与 ChatGPT 当初的公开发布形成鲜明对比。Sora 的下载表现引人关注。尽管有一些限制,Sora 仍登上了苹果App Store 下载榜首位。不过,Sora 火爆的同时也引发了强烈的意见反弹,核心争议在于该应用是否侵犯版权。OpenAI CEO 曾表态,公司将很快为版权方提供更细致的角色生成控制权。
AMD 与 OpenAI 达成巨额算力供应协议
10 月 6 日,AMD 发布公告称,AMD 向 OpenAI 发行了一份认股权证,OpenAI 可以以每股 0.01 美元的价格购买公司至多 1.6 亿股普通股。当日,OpenAI 宣布与 AMD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OpenAI 将根据多年、多代协议部署 6 吉瓦容量的 AMD GPU。第一批股权归属将在最早的 1 吉瓦 GPU 部署时进行,随着购买规模扩大到 6 吉瓦,其他部分股权也将归属。
点评:OpenAI 近期通过多种合作保障算力供应。除了与 AMD 合作,还与英伟达合作,英伟达还将向 OpenAI 投资最多 1000 亿美元。英伟达对 OpenAI 的投资计划也有附加条件,投资会随着数据中心建设而逐步到位。英伟达最终是否会向 OpenAI 注资 1000 亿美元,OpenAI 能否以较低价格收购 AMD 股份,都取决于 OpenAI 是否能在数据中心大规模部署这两家芯片公司的芯片和系统。
鸿海预计第四季度 AI 服务器出货量攀升
据鸿海官网消息,鸿海 2025 年 9 月营收 8370.68 亿新台币,环比增长 38.01%,同比增长 14.19%。第三季度该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10.99%。鸿海表示,预计第四季度人工智能服务器出货量持续攀升。
点评:鸿海是工业富联的母公司,业务包括手机组装、AI 服务器代工等,最新季度鸿海包括 AI 服务器在内的云端网络产品收入增长尤为显著。AI 基础设施建设热潮继续,是鸿海这类 AI 服务器厂商收入增长的背景。近期有一些关于 AI 建设的消息传出,包括 AMD 与 OpenAI 达成巨额算力供应协议、英伟达将助力 OpenAI 构建和部署至少 10 吉瓦的 AI 数据中心。
黄仁勋证实:英伟达将投资马斯克旗下的 xAI
10 月 8 日,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证实对马斯克旗下初创公司 xAI 进行投资。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黄仁勋表示,「我对他们 (xAI) 提供的融资机会感到非常兴奋。我们已经是 xAI 的投资者,唯一遗憾是没有提供更多资金。」 黄仁勋还高度评价马斯克的创业经历,称这位特斯拉和 SpaceX 的创始人擅长打造变革性的公司,「几乎所有马斯克参与的事,你都真的想参与其中。」 有消息指出,xAI 在最新一轮融资中获得了比预期更多的资金,已达到 200 亿美元。其中,英伟达在这次融资中的股权部分投资高达 20 亿美元。
点评:英伟达近期在产业链上进行密集投资,据不完全统计,仅仅在 9 月,英伟达公布的投资涉及金额已接近 1100 亿美元。英伟达首席财务官 Colette Kress 上月在高盛的一次会议上曾表示,公司的首要任务是利用其现金帮助其他公司更快地应用 AI。对于 xAI 而言,目前也急需更多资金支持,该公司每月需要花费 10 亿美元。
ChatGPT 变超级 App,OpenAI 要抢生态
在当地时间 10 月 6 日举办的 DevDay2025 开发者大会上,OpenAI 公布了多项重点项目,可概括为四大板块:ChatGPT 升级为 「超级 App」,用户可在对话中直接调用第三方应用;推出面向开发者的 AgentKit 工具包,降低 AI 应用构建门槛;编程工具 Codex 全面开放并集成多项新功能;以及 API 全面升级,包括 GPT-5 Pro、Sora 2 等模型的开放接入。未来,用户不再需要打开网页、切换应用、复制信息,在 ChatGPT 中,用户可以直接在对话界面中调用第三方 App。业内普遍认为此次发布在技术上 「缺乏惊喜」,但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生态愿景:一个以 AI 为核心的软件生态。
点评:对于 OpenAI 的新功能,评价呈现两极分化,有人肯定其前瞻性,认为 OpenAI 在打磨产品方面还是领先一个身位,也有人认为其商业化步伐过快,想象很美好,但现实很骨感,毕竟 GPTs store 就失败了。不过,一场围绕 AI 操作系统的争夺战已拉开序幕,这一 AI 操作系统接受度如何,还需要时间检验。
ABB 53.75 亿美元出售机器人业务给软银
10 月 9 日,ABB 中国官方微信公众号透露,ABB 已签署协议将其机器人业务单元出售给软银集团,企业估值 53.75 亿美元,不再推进此前拟定的机器人业务独立上市计划。该交易尚需获得监管机构批准,预计将于 2026 年中后期完成。ABB 是工业机器人 「四大家族」 之一,其机器人业务单元 2024 年收入为 23 亿美元。
点评:软银在 AI 方面深化布局。软银集团 CEO 孙正义表示,软银集团下一个战略前沿是物理 AI,软银将与 ABB 机器人一起,基于双方共同愿景,实现超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融合。此前,软银还投资了大模型公司 OpenAI 和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 Skild AI。将机器人业务出售给软银,则意味着 ABB 业务重心转向电气化和自动化。
马斯克称明年将发布 AI 生成游戏,遭行业人士抨击
近日,马斯克成立了 xAI 游戏工作室,并宣布,这个由 Grok 驱动的团队将在 2026 年底前发布一款 AI 生成游戏。这一言论遭到行业人士的猛烈抨击。《博德之门 3》 背后的工作室 Larian Studios 的发行总监迈克尔·道斯 (Michael Douse) 公开表示,游戏行业需要的是更多能引发共鸣的沉浸式世界,而非经过心理学计算的玩法套路。他认为,马斯克所承诺的 AI 生成视频游戏不靠谱,尽管 AI 可以作为游戏开发的工具,但它无法替代创造优秀游戏所必需的创意与远见。
点评:道斯批评当前游戏行业 「像一群没头苍蝇在抢业绩」,大家迫切需要的是加强人与人的情感联结,杜绝更多 「圈钱行为」。他认为如果将游戏变成数字化、无情感的内容,等于抛弃所有共鸣——而这才是人们玩游戏的根本原因。AI 作为工具自有其价值,但即便拥有全世界的工具,也无法弥补游戏方向上的缺失。
腾讯混元视觉模型进入全球榜单前三
10 月 7 日,国际大模型竞技场 LMArena 发布最新视觉模型榜单,腾讯混元视觉模型 Hunyuan-Vision-1.5-Thinking 位列全球第三、国内第一。不久前,混元图像 3.0 经全球用户 「盲测」 后,分数登顶 LMArena 最新文生图榜单。
点评:一些国内开源模型挤进了全球模型排行榜前列。混元图像 3.0 是开源文生图模型。视觉模型方面,Hunyuan-Vision-1.5-Thinking 具备多语言多模态理解和推理能力,混元相关模型将在 10 月底开源和公开技术报告。阿里也在发力开源,9 月底,全球最大 AI 开源社区 Hugging Face 发布新一期模型榜单,阿里通义有 7 款模型入选全球前十开源模型榜单。
清华物理天才姚顺宇从 Anthropic 跳槽至 DeepMind
10 月 8 日,清华物理系传奇特奖得主 Yao Shunyu(姚顺宇) 在个人博客上表示,自己已于 9 月 19 日从 Anthropic 离职,并于 9 月 29 日加入谷歌 DeepMind,离职原因中约 40% 是与公司价值观不合。在他看来,Anthropic 是物理学家开启 AI 研究之旅的最佳平台之一,在 Anthropic 期间,他参与到将 Claude 从 3.7 提升到 4.5 的工作中,AI 的发展速度让他惊讶,自己也学到了很多,「然而,是时候继续前进了」 。
点评:姚顺宇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曾在斯坦福攻读博士,于 2024 年 10 月加入了 Anthropic。截至 2025 年,他的论文总引用次数达到 5020 次。提及离开物理学选择 AI 时,他表示主要原因在于 「想寻找一个对年轻人机会更多的方向」,与物理学相比,AI 的发展速度快得惊人。
(第一财经)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