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大电池,是增程车的解药吗?

大电池,是增程车的解药吗?

2025 年 10 月 17 日

数据打架,专家分歧,美联储 12 月决策陷入 「罗生门」

2025 年 11 月 25 日

华为发布 AI 容器技术引领算力资源利用,人工智能 AIETF(515070) 持仓股光迅科技大涨超 4%

2025 年 11 月 25 日

破解周期性价格波动 助产业企业行稳致远

2025 年 11 月 25 日
广告

连续 4 个月净投放 6000 亿 央行双工具护航年末经济收官

2025 年 11 月 25 日
船舶制造指数持续放量!龙头股涨停创历史新高——道达涨停复盘

船舶制造指数持续放量!龙头股涨停创历史新高——道达涨停复盘

2025 年 11 月 25 日

AI 热潮退去,Alphabet 与苹果显露 「幸存者」 潜质

2025 年 11 月 25 日

11 月 24 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附名单)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期市程序化交易报告系统启用以来运行平稳

2025 年 11 月 25 日
三周花了近8000万元护盘,为啥红塔证券股价还是在跌?

三周花了近 8000 万元护盘,为啥红塔证券股价还是在跌?

2025 年 11 月 25 日

行业发展长坡厚雪,资金借道医疗器械 ETF(562600) 布局意图明显

2025 年 11 月 25 日
增速超越ChatGPT!千问、灵光持续破圈 国产AI大战2.0打响

增速超越 ChatGPT!千问、灵光持续破圈 国产 AI 大战 2.0 打响

2025 年 11 月 25 日

顶级经济学家警告:美国通胀将继续向上冲!

2025 年 11 月 25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星期二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大电池,是增程车的解药吗?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10 月 17 日
在 全球
0

【文章来源:techweb】

【】2025 年的增程车市场,正在上演一场"电池的军备竞赛"。

当理想 L9 首次将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提升至 42.8kWh 时,行业惊叹于 "大电池增程" 的创新。而如今,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甚至向 80kWh 的超大电池级别冲刺,续航直逼纯电车。

事实上,增程车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缓解纯电车续航少、充电不方便的这些劣势,这样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让用户没有续航焦虑。

在大电池的加持下,增程车动辄 300-400km 甚至更高的纯电续航,已经和一些入门的纯电车有的一拼了。那既然增程车都有油箱了,为什么还需要不断的增加电池容量呢?是真的有用户需求,还是车企为了营销而制造的噱头?

增程车明年挑战 80 度大电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超过 10 款增程车的电池能量超过 50kWh,CLTC 纯电续航普遍达到 300km 左右。

更令人惊讶的是,部分车型的电池容量已经突破 60kWh,这一数字已经接近特斯拉 Model 3 等主流纯电动车的水平。而在 2021 年,主流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仅为 120-150km。

就比如增程车 "大电池竞赛" 的领跑者,智己 LS6 增程版配备了 66kWh 电池,CLTC 纯电续航高达 450km。要知道,现在纯电车型普遍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就 500-600km。

再比如尊界 S800 的增程版,也使用了 65kWh 的动力电池,CLTC 纯电续航也来到了 400km。

此外,比如深蓝 S09 系列的增程版,超长续航版搭载 53.49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纯电续航 310km,还支持 5C 超充;享界 S9 增程版也最高提供 53.4kWh 电池包选择,CLTC 纯电续航 365km,综合续航可达 1355km。

这就完了?还有更炸裂的。

根据媒体最近的爆料,宁德时代将于明年推出新的 8 系高镍电池,容量可达 80kWh,并搭载在头部新势力的增程车型上。

报道称,规划中电量在 80kWh 左右的大电池插混及大电池增程车已经超过 4 款,包括零跑即将推出的 D 系列,小米明年的增程车等明星车型。

这就很离谱了,如果真的需要这么大的电池包或者纯电续航,那为什么不直接买台纯电车呢?

纯电崛起,增程有点卖不动了

曾经被质疑落后的增程技术,近两年在理想汽车取得成功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拥有这一技术路线。

不过,现在增程车真的有点卖不动了。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 年 8 月增程车零售 10 万辆,环比下滑 1.4%,同比微增 0.3%;今年 1-8 月,增程车累计零售销量为 74.6 万辆,同比增长 10.3%,但远低于纯电车型 32.2% 和插混车型 19.2% 的增速。这一数据表明,增程车市场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批发销量角度看,8 月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下降 9.5%,成为新能源市场中唯一下滑的细分领域。

那为什么增程不香了?

随着电池技术进步,主流纯电动车续航轻松突破 500km,部分高端车型甚至超过 800km,消费者里程焦虑明显缓解。

而随着快充技术的革新,纯电车的充电时间大幅缩短,从过去数小时缩减至如今半小时左右即可补充大量电量,800V 甚至 900V 高压平台普及,将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至 10-15 分钟。

此外,国内的充电桩建设也更加完善,充电网络的密集化极大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大电池是真需求还是宣传噱头?

或许正是为了面对销量增速放缓的压力,才让车企纷纷推出大电池增程车型,试图通过提升纯电续航来增强产品竞争力。

从多家车企公布的行驶数据统计来看,增程车用户绝大部分行驶里程均使用纯电,发动机仅在长途或低电量时介入,增程车用户真的是能不烧一滴油就不烧啊。

而大电池增程车能够提供更长的纯电续航,减少发动机介入频率,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电池成为车企打造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长续航的确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

当然,增程车使用大电池方案的优势有很多,但是也有劣势。比如,首先就是成本的增加,现在动力电池的成本还是很高的。按照当前每度电 700-1000 元的成本估算,每增加 50 公里纯电续航,意味着几千元以上的制造成本提升,最终也转嫁至整车售价中。

此外,电池容量增大直接导致车重增加,进而影响能耗表现。数据显示,车重每增加 100kg,电耗就上升 5%-8%。所以,增加的电池容量并没有等比例的增加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而一旦处于馈电状态,增加的车重也进一步增加了增程器的负担,比同级别燃油车还费油。

不过从目前来看,增程车的大电池趋势还将持续,并且既是市场需求的反映,也是车企营销的结果。只不过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这一趋势,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文章来源:techweb】

【】2025 年的增程车市场,正在上演一场"电池的军备竞赛"。

当理想 L9 首次将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提升至 42.8kWh 时,行业惊叹于 "大电池增程" 的创新。而如今,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甚至向 80kWh 的超大电池级别冲刺,续航直逼纯电车。

事实上,增程车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缓解纯电车续航少、充电不方便的这些劣势,这样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让用户没有续航焦虑。

在大电池的加持下,增程车动辄 300-400km 甚至更高的纯电续航,已经和一些入门的纯电车有的一拼了。那既然增程车都有油箱了,为什么还需要不断的增加电池容量呢?是真的有用户需求,还是车企为了营销而制造的噱头?

增程车明年挑战 80 度大电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超过 10 款增程车的电池能量超过 50kWh,CLTC 纯电续航普遍达到 300km 左右。

更令人惊讶的是,部分车型的电池容量已经突破 60kWh,这一数字已经接近特斯拉 Model 3 等主流纯电动车的水平。而在 2021 年,主流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仅为 120-150km。

就比如增程车 "大电池竞赛" 的领跑者,智己 LS6 增程版配备了 66kWh 电池,CLTC 纯电续航高达 450km。要知道,现在纯电车型普遍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就 500-600km。

再比如尊界 S800 的增程版,也使用了 65kWh 的动力电池,CLTC 纯电续航也来到了 400km。

此外,比如深蓝 S09 系列的增程版,超长续航版搭载 53.49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纯电续航 310km,还支持 5C 超充;享界 S9 增程版也最高提供 53.4kWh 电池包选择,CLTC 纯电续航 365km,综合续航可达 1355km。

这就完了?还有更炸裂的。

根据媒体最近的爆料,宁德时代将于明年推出新的 8 系高镍电池,容量可达 80kWh,并搭载在头部新势力的增程车型上。

报道称,规划中电量在 80kWh 左右的大电池插混及大电池增程车已经超过 4 款,包括零跑即将推出的 D 系列,小米明年的增程车等明星车型。

这就很离谱了,如果真的需要这么大的电池包或者纯电续航,那为什么不直接买台纯电车呢?

纯电崛起,增程有点卖不动了

曾经被质疑落后的增程技术,近两年在理想汽车取得成功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拥有这一技术路线。

不过,现在增程车真的有点卖不动了。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 年 8 月增程车零售 10 万辆,环比下滑 1.4%,同比微增 0.3%;今年 1-8 月,增程车累计零售销量为 74.6 万辆,同比增长 10.3%,但远低于纯电车型 32.2% 和插混车型 19.2% 的增速。这一数据表明,增程车市场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批发销量角度看,8 月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下降 9.5%,成为新能源市场中唯一下滑的细分领域。

那为什么增程不香了?

随着电池技术进步,主流纯电动车续航轻松突破 500km,部分高端车型甚至超过 800km,消费者里程焦虑明显缓解。

而随着快充技术的革新,纯电车的充电时间大幅缩短,从过去数小时缩减至如今半小时左右即可补充大量电量,800V 甚至 900V 高压平台普及,将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至 10-15 分钟。

此外,国内的充电桩建设也更加完善,充电网络的密集化极大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大电池是真需求还是宣传噱头?

或许正是为了面对销量增速放缓的压力,才让车企纷纷推出大电池增程车型,试图通过提升纯电续航来增强产品竞争力。

从多家车企公布的行驶数据统计来看,增程车用户绝大部分行驶里程均使用纯电,发动机仅在长途或低电量时介入,增程车用户真的是能不烧一滴油就不烧啊。

而大电池增程车能够提供更长的纯电续航,减少发动机介入频率,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电池成为车企打造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长续航的确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

当然,增程车使用大电池方案的优势有很多,但是也有劣势。比如,首先就是成本的增加,现在动力电池的成本还是很高的。按照当前每度电 700-1000 元的成本估算,每增加 50 公里纯电续航,意味着几千元以上的制造成本提升,最终也转嫁至整车售价中。

此外,电池容量增大直接导致车重增加,进而影响能耗表现。数据显示,车重每增加 100kg,电耗就上升 5%-8%。所以,增加的电池容量并没有等比例的增加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而一旦处于馈电状态,增加的车重也进一步增加了增程器的负担,比同级别燃油车还费油。

不过从目前来看,增程车的大电池趋势还将持续,并且既是市场需求的反映,也是车企营销的结果。只不过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这一趋势,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YOU MAY ALSO LIKE

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挖走多名 AI 工程师后 OpenAI 又在从苹果硬件团队大量挖人

【文章来源:techweb】

【】2025 年的增程车市场,正在上演一场"电池的军备竞赛"。

当理想 L9 首次将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提升至 42.8kWh 时,行业惊叹于 "大电池增程" 的创新。而如今,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甚至向 80kWh 的超大电池级别冲刺,续航直逼纯电车。

事实上,增程车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缓解纯电车续航少、充电不方便的这些劣势,这样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让用户没有续航焦虑。

在大电池的加持下,增程车动辄 300-400km 甚至更高的纯电续航,已经和一些入门的纯电车有的一拼了。那既然增程车都有油箱了,为什么还需要不断的增加电池容量呢?是真的有用户需求,还是车企为了营销而制造的噱头?

增程车明年挑战 80 度大电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超过 10 款增程车的电池能量超过 50kWh,CLTC 纯电续航普遍达到 300km 左右。

更令人惊讶的是,部分车型的电池容量已经突破 60kWh,这一数字已经接近特斯拉 Model 3 等主流纯电动车的水平。而在 2021 年,主流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仅为 120-150km。

就比如增程车 "大电池竞赛" 的领跑者,智己 LS6 增程版配备了 66kWh 电池,CLTC 纯电续航高达 450km。要知道,现在纯电车型普遍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就 500-600km。

再比如尊界 S800 的增程版,也使用了 65kWh 的动力电池,CLTC 纯电续航也来到了 400km。

此外,比如深蓝 S09 系列的增程版,超长续航版搭载 53.49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纯电续航 310km,还支持 5C 超充;享界 S9 增程版也最高提供 53.4kWh 电池包选择,CLTC 纯电续航 365km,综合续航可达 1355km。

这就完了?还有更炸裂的。

根据媒体最近的爆料,宁德时代将于明年推出新的 8 系高镍电池,容量可达 80kWh,并搭载在头部新势力的增程车型上。

报道称,规划中电量在 80kWh 左右的大电池插混及大电池增程车已经超过 4 款,包括零跑即将推出的 D 系列,小米明年的增程车等明星车型。

这就很离谱了,如果真的需要这么大的电池包或者纯电续航,那为什么不直接买台纯电车呢?

纯电崛起,增程有点卖不动了

曾经被质疑落后的增程技术,近两年在理想汽车取得成功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拥有这一技术路线。

不过,现在增程车真的有点卖不动了。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 年 8 月增程车零售 10 万辆,环比下滑 1.4%,同比微增 0.3%;今年 1-8 月,增程车累计零售销量为 74.6 万辆,同比增长 10.3%,但远低于纯电车型 32.2% 和插混车型 19.2% 的增速。这一数据表明,增程车市场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批发销量角度看,8 月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下降 9.5%,成为新能源市场中唯一下滑的细分领域。

那为什么增程不香了?

随着电池技术进步,主流纯电动车续航轻松突破 500km,部分高端车型甚至超过 800km,消费者里程焦虑明显缓解。

而随着快充技术的革新,纯电车的充电时间大幅缩短,从过去数小时缩减至如今半小时左右即可补充大量电量,800V 甚至 900V 高压平台普及,将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至 10-15 分钟。

此外,国内的充电桩建设也更加完善,充电网络的密集化极大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大电池是真需求还是宣传噱头?

或许正是为了面对销量增速放缓的压力,才让车企纷纷推出大电池增程车型,试图通过提升纯电续航来增强产品竞争力。

从多家车企公布的行驶数据统计来看,增程车用户绝大部分行驶里程均使用纯电,发动机仅在长途或低电量时介入,增程车用户真的是能不烧一滴油就不烧啊。

而大电池增程车能够提供更长的纯电续航,减少发动机介入频率,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电池成为车企打造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长续航的确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

当然,增程车使用大电池方案的优势有很多,但是也有劣势。比如,首先就是成本的增加,现在动力电池的成本还是很高的。按照当前每度电 700-1000 元的成本估算,每增加 50 公里纯电续航,意味着几千元以上的制造成本提升,最终也转嫁至整车售价中。

此外,电池容量增大直接导致车重增加,进而影响能耗表现。数据显示,车重每增加 100kg,电耗就上升 5%-8%。所以,增加的电池容量并没有等比例的增加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而一旦处于馈电状态,增加的车重也进一步增加了增程器的负担,比同级别燃油车还费油。

不过从目前来看,增程车的大电池趋势还将持续,并且既是市场需求的反映,也是车企营销的结果。只不过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这一趋势,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文章来源:techweb】

【】2025 年的增程车市场,正在上演一场"电池的军备竞赛"。

当理想 L9 首次将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提升至 42.8kWh 时,行业惊叹于 "大电池增程" 的创新。而如今,增程车的电池容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甚至向 80kWh 的超大电池级别冲刺,续航直逼纯电车。

事实上,增程车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缓解纯电车续航少、充电不方便的这些劣势,这样短途用电、长途用油,让用户没有续航焦虑。

在大电池的加持下,增程车动辄 300-400km 甚至更高的纯电续航,已经和一些入门的纯电车有的一拼了。那既然增程车都有油箱了,为什么还需要不断的增加电池容量呢?是真的有用户需求,还是车企为了营销而制造的噱头?

增程车明年挑战 80 度大电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面上已经有超过 10 款增程车的电池能量超过 50kWh,CLTC 纯电续航普遍达到 300km 左右。

更令人惊讶的是,部分车型的电池容量已经突破 60kWh,这一数字已经接近特斯拉 Model 3 等主流纯电动车的水平。而在 2021 年,主流增程车型的纯电续航仅为 120-150km。

就比如增程车 "大电池竞赛" 的领跑者,智己 LS6 增程版配备了 66kWh 电池,CLTC 纯电续航高达 450km。要知道,现在纯电车型普遍的纯电续航里程也就 500-600km。

再比如尊界 S800 的增程版,也使用了 65kWh 的动力电池,CLTC 纯电续航也来到了 400km。

此外,比如深蓝 S09 系列的增程版,超长续航版搭载 53.49kWh 磷酸铁锂电池,CLTC 纯电续航 310km,还支持 5C 超充;享界 S9 增程版也最高提供 53.4kWh 电池包选择,CLTC 纯电续航 365km,综合续航可达 1355km。

这就完了?还有更炸裂的。

根据媒体最近的爆料,宁德时代将于明年推出新的 8 系高镍电池,容量可达 80kWh,并搭载在头部新势力的增程车型上。

报道称,规划中电量在 80kWh 左右的大电池插混及大电池增程车已经超过 4 款,包括零跑即将推出的 D 系列,小米明年的增程车等明星车型。

这就很离谱了,如果真的需要这么大的电池包或者纯电续航,那为什么不直接买台纯电车呢?

纯电崛起,增程有点卖不动了

曾经被质疑落后的增程技术,近两年在理想汽车取得成功后,越来越多的车企开始拥有这一技术路线。

不过,现在增程车真的有点卖不动了。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5 年 8 月增程车零售 10 万辆,环比下滑 1.4%,同比微增 0.3%;今年 1-8 月,增程车累计零售销量为 74.6 万辆,同比增长 10.3%,但远低于纯电车型 32.2% 和插混车型 19.2% 的增速。这一数据表明,增程车市场增速已经明显放缓。

更值得注意的是,从批发销量角度看,8 月增程式车型销量同比下降 9.5%,成为新能源市场中唯一下滑的细分领域。

那为什么增程不香了?

随着电池技术进步,主流纯电动车续航轻松突破 500km,部分高端车型甚至超过 800km,消费者里程焦虑明显缓解。

而随着快充技术的革新,纯电车的充电时间大幅缩短,从过去数小时缩减至如今半小时左右即可补充大量电量,800V 甚至 900V 高压平台普及,将充电时间进一步缩短至 10-15 分钟。

此外,国内的充电桩建设也更加完善,充电网络的密集化极大缓解了用户的续航焦虑。

大电池是真需求还是宣传噱头?

或许正是为了面对销量增速放缓的压力,才让车企纷纷推出大电池增程车型,试图通过提升纯电续航来增强产品竞争力。

从多家车企公布的行驶数据统计来看,增程车用户绝大部分行驶里程均使用纯电,发动机仅在长途或低电量时介入,增程车用户真的是能不烧一滴油就不烧啊。

而大电池增程车能够提供更长的纯电续航,减少发动机介入频率,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新能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大电池成为车企打造产品差异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长续航的确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

当然,增程车使用大电池方案的优势有很多,但是也有劣势。比如,首先就是成本的增加,现在动力电池的成本还是很高的。按照当前每度电 700-1000 元的成本估算,每增加 50 公里纯电续航,意味着几千元以上的制造成本提升,最终也转嫁至整车售价中。

此外,电池容量增大直接导致车重增加,进而影响能耗表现。数据显示,车重每增加 100kg,电耗就上升 5%-8%。所以,增加的电池容量并没有等比例的增加车辆的实际续航里程。而一旦处于馈电状态,增加的车重也进一步增加了增程器的负担,比同级别燃油车还费油。

不过从目前来看,增程车的大电池趋势还将持续,并且既是市场需求的反映,也是车企营销的结果。只不过消费者应理性看待这一趋势,根据自身需求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数据打架,专家分歧,美联储 12 月决策陷入 「罗生门」

2025 年 11 月 25 日

华为发布 AI 容器技术引领算力资源利用,人工智能 AIETF(515070) 持仓股光迅科技大涨超 4%

2025 年 11 月 25 日

破解周期性价格波动 助产业企业行稳致远

2025 年 11 月 25 日

连续 4 个月净投放 6000 亿 央行双工具护航年末经济收官

2025 年 11 月 25 日
船舶制造指数持续放量!龙头股涨停创历史新高——道达涨停复盘

船舶制造指数持续放量!龙头股涨停创历史新高——道达涨停复盘

2025 年 11 月 25 日

AI 热潮退去,Alphabet 与苹果显露 「幸存者」 潜质

2025 年 11 月 25 日

11 月 24 日晚间上市公司利好消息一览 (附名单)

2025 年 11 月 25 日

期市程序化交易报告系统启用以来运行平稳

2025 年 11 月 25 日
三周花了近8000万元护盘,为啥红塔证券股价还是在跌?

三周花了近 8000 万元护盘,为啥红塔证券股价还是在跌?

2025 年 11 月 25 日

行业发展长坡厚雪,资金借道医疗器械 ETF(562600) 布局意图明显

2025 年 11 月 25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11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 10 月    

近期动态

  • 数据打架,专家分歧,美联储 12 月决策陷入 「罗生门」
  • 华为发布 AI 容器技术引领算力资源利用,人工智能 AIETF(515070) 持仓股光迅科技大涨超 4%
  • 破解周期性价格波动 助产业企业行稳致远
  • 连续 4 个月净投放 6000 亿 央行双工具护航年末经济收官
  • 船舶制造指数持续放量!龙头股涨停创历史新高——道达涨停复盘
  • AI 热潮退去,Alphabet 与苹果显露 「幸存者」 潜质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