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基金报
10 月 22 日,iPhone Air 正式开售,售价 7999 元起,这也是国内首款采用 eSIM 技术的手机。此前 10 月 17 日,苹果iPhone Air 在中国大陆开启预购,预购开启后 5 分钟以内,官网首批 iPhone Air 即告售罄。
然而,在正式开售后,市场表现与前期热度形成强烈反差,iPhone Air 在线上、线下的火热程度均有所降温。线下门店和市场上都有大量现货,很多地方甚至遭遇破发 (渠道价低于官网价) 的情况。
10 月 22 日当天中午,记者看到广州 Apple 天环店内有不少消费者排队等候,许多人一进门就询问 iPhone Air 的展示区域,想要亲身体验这款机型的超薄手感,还有不少人当场拿出自己的手机,与 iPhone Air 进行直观对比。

不过,相比苹果 iPhone 17 系列发售当天的盛况,iPhone Air 的火热程度有所降温。
据齐鲁晚报报道,iPhone Air 发售首日,济南某手机卖场的店主王先生表示,iPhone Air 这两天几乎是 「无人问津」 的状态,因为大家担心机身超薄带来的续航问题、以及对 eSIM 卡的不了解,正遇上双十一节点,线上低于原价的渠道相对较多,遇冷也是意料之中。「晚于其他机型正式发售的一个月时间差,足以让大家的期待和热情退去了。」 他说。
据科创板日报报道,记者走访上海市区多家苹果记者观察到,与 iPhone 17 系列发售时 「一机难求」 的盛况不同,iPhone Air 的门庭显得颇为冷清,咨询者寥寥。
在二手市场上,iPhone Air 开售即破发,并未像 iPhone17 系列开售时那样溢价高到上千元。10 月 24 日,记者搜索某二手交易平台行情数据也显示,平台 iPhone Air 256G 均价与官方售价相近甚至略低。

10 月 23 日凌晨,知名苹果分析师郭明錤表示,iPhone Air 需求低于预期,导致供应链已经开始缩减出货量和产能。预计到 2026 年一季度,大多数供应商的产能会缩减 80% 以上,部分出货前置时间较长的零组件预计在 2025 年底前停产。这表明,现有的 Pro 系列和标准机型已经很好地覆盖了大部分高端用户的需求,几乎没有空间去开拓新的细分市场和定位。10 月 22 日晚,据财联社报道,苹果正在大幅削减 iPhone Air 的生产订单,将更多资源和重心转向市场表现更好的 iPhone 17 和 iPhone 17 Pro 系列。
eSIM 是什么?
除了超薄机身这一核心卖点,iPhone Air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特点,是该机型通过 eSIM 激活,不支持实体 SIM 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均可为该机型提供 eSIM 支持。要在 iPhone Air 上激活 eSIM,用户需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 eSIM 手机前往的线下运营商营业厅办理。
对此,有部分消费者表示 「换卡太麻烦。」
eSIM(Embedded 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即嵌入式 SIM 卡),是一种数字化的 SIM 技术。与 SIM 卡较显著的区别是,eSIM 在出厂前就被预先嵌入电子产品的硬件中,不可拆卸。eSIM 电子产品不需要另设物理卡槽。
事实上,eSIM 技术并非新生事物,其在可穿戴设备、物联网领域已应用多年。
近期,中国三大运营商相继获得 eSIM 手机运营服务商用试验的批复。这意味着,eSIM 技术正式从物联网、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延伸至智能手机这一核心终端,标志着中国移动通信产业迈入 「无卡时代」。业界普遍认为,这是一场迟来却必然的变革。
对于这款手机
消费者也评价不一





你有打算换手机吗?
你有购买这款手机的打算吗?
(中国基金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