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金十数据】
过去一个月,当金店外大排长龙的照片席卷社交媒体时,专业贵金属交易员正变得愈发紧张。
贵金属精炼商 MKS Pamp SA 研究主管尼基·希尔斯 (Nicky Shiels) 在 10 月 6 日致客户报告中写道,黄金是 「一项过度拥挤且在所有技术指标上都呈现超买状态的交易」。上周一,当金价飙升至每盎司 4400 美元附近的历史新高时,贺利氏贵金属交易员马克·勒费尔特 (Marc Loeffert) 警告称,黄金 「正变得愈发超买」。
清算终于在上周来临。上周二黄金价格暴跌 6.3%,创 2013 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截至上周五仍维持跌势,收于每盎司 4113.05 美元。以美元计算,上周 138.77 美元的跌幅堪称历史最惨烈下跌之一。
这究竟是黄金多年牛市的转折点,还是逢低买入的良机?
在曼谷唐人街——泰国黄金交易中心,57 岁的纺织厂工人颂妮·科卡森 (Sunisa Kodkasorn) 对此毫不怀疑。「黄金是最佳投资,」 她说道,「我们决定凑齐所有积蓄今天赶来,就是因为知道金价跌了。」
她并非个例:从新加坡到美国,经销商向彭博社表示,在上周金价下跌期间,咨询购金的客户数量激增。科卡森的抄底尝试最终未能如愿——她买得起的金条规格均已售罄。
上周末,另一种形式的淘金热正在京都上演。近千名专业黄金交易员、经纪商和精炼商齐聚这座古都,参加上周日开幕的全球最大贵金属年度盛会。尽管近期对金价上涨保持谨慎,这些专业人士对黄金市场的热情同样高涨——本次会议参会人数创下历史纪录。
「牛市总需要健康回调来挤出泡沫,确保周期延续,」在金价见顶前两周发出预警的希尔斯表示,「价格应进入整固阶段,回归更可持续的上涨轨道。」
金价在上周一尾盘触及每盎司 4381 美元上方的峰值。随后走势的特别之处在于,下跌基本局限在贵金属市场:当黄金暴跌时,从股票、国债到原油等其他主要市场上周二均未出现明显波动。
此次抛售没有明确催化剂:部分交易员指向对冲基金获利了结,另一些人则认为中资银行在抛售。
但这确实是黄金专家预料之中的反转——这种贵金属在今年屡破历史高位后,短短两个月内又暴涨 30%。
在纽约商品交易所期货市场,看跌黄金的看跌期权兴趣升至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相对看涨期权的最高水平。一位主营大宗商品的对冲基金经理坦言,尽管长期看多黄金,却因过早押注回调而未能充分把握这波涨势。
然而在贵金属分析师圈中依然难觅看空者——过去两年间,他们的预测大多看涨,却始终不够看涨。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年初调查显示,几乎所有受访者都预计金价上涨,但无人认为 2025 年金价能突破 3300 美元。
「我们预计投资者的避险和获利了结行为,将遇到包括央行与其他实物买家在内的逢低买入需求,最终使回调幅度相对有限,」 摩根大通分析师格雷戈里·谢勒 (Gregory Shearer) 在报告中写道。
但黄金市场历史值得警惕。2011 年 9 月黄金触及 1921 美元高点后回落,当月参加 LBMA 年会的交易员与分析师几乎全线看多。事实证明,黄金重新站上那个高点足足等了九年。
本轮黄金飙升由央行购金潮推动——2022 年对俄罗斯央行的制裁令此趋势急剧加速,加之对全球政府债务不可持续的担忧。摩根大通谢勒指出,央行退出市场可能成为其看多预测的主要风险,他预计明年末季黄金均价将突破 5000 美元。
但最近这波涨势——发生在美国总统特朗普试图罢免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 (Lisa Cook) 之后——更多由普通散户的买入潮推动:金店库存告罄,涌入黄金 ETF 的资金规模空前。
在全球主要黄金购买中心,上周价格下跌并未削弱民众热情。部分经销商称经历两个月狂热后兴趣稍减,但其他商家销量仍创纪录。
新加坡经销商 BullionStar 副总裁皮特·瓦尔登 (Pete Walden) 表示,上周二公司经历了史上最繁忙交易日:「开业前就排起长队,买家数量远超卖家。许多人正将其视为抄底良机。」
美国 Money Metals Exchange 经销商斯特凡·格利森 (Stefan Gleason) 称,「寻底买入」 的客户兴趣已超出公司接待能力。
在东京豪华的银座街区,旅日十年的 20 多岁越南学生杭越 (Hang Viet) 走进田中贵金属集团分店,希望购入小金条。他说道:「我相信黄金长期仍将上涨,当前下跌正是入场时机。」
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在一份报告中援引 EPFR 数据称,截至上周三的一周,黄金基金收到了有记录以来最大的单周资金流入。
美银表示,当周黄金基金流入量为 87 亿美元,过去四个月的流入量达到 500 亿美元,超过了过去 14 年的所有流入量。
本周一,现货黄金延续跌势,受关税消息影响,金价开盘巨震,截至发稿跌约 1%,报 4077 美元/盎司。
10 月 26 日,中美经贸团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结束为期两天的磋商。路透社称,这是自今年 5 月以来中美经贸团队的第五次面对面磋商。会谈结束后,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经过吉隆坡为期两天的会谈,双方达成了 「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协议」,美方 「不再考虑」 对中国加征 100% 的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