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杨美) 国内成品油价格迎来年内第九次下调。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网站最新消息,近期国际市场油价波动运行,自 10 月 27 日 24 时起,国内汽、柴油价格 (标准品,下同) 每吨分别降低 265 元和 255 元。
据机构测算,本轮成品油零售价格 「二连跌」 后,公众的自驾通勤和出行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私家车加满一箱 50 升的 92 号汽油,将少花 10.5 元。本次调价落地后,今年成品油调价将呈现 「六涨九跌六搁浅」 的格局。
方正中期期货首席石油化工研究员隋晓影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本轮计价周期内,国际油价先跌后涨。前期由于贸易环境有所恶化,叠加地缘局势降温,且原油自身供给持续过剩,国际油价连续加速下跌。但此后,中美贸易磋商释放积极信号,同时地缘局势升温,油价低位连续反弹,收回部分跌幅。
「截至 10 月 24 日收盘,参考原油的变化率为-6.09%。」 卓创资讯成品油分析师许磊表示,国际原油价格虽在触底后反弹,但是维持低位波动,本期原油变化率持续在负值范围内运行。
据悉,国内成品油下一次调价窗口将在 2025 年 11 月 10 日 24 时开启。展望后市油价走势,隋晓影认为,当前原油市场重回短期地缘利好与长期原油供给过剩压力之间的博弈。具体看,欧美进一步加码对俄罗斯制裁以及美国与委内瑞拉局势升级令地缘情绪持续紧张,叠加近期中美贸易磋商释放积极信号,对油价形成短线提振。但随着 OPEC+持续增产以及石油消费增量不足,未来原油市场仍面临供给过剩压力,将对油价形成中长期压制,因此近期油价整体处于反弹空间,而中长期油价运行中枢预计仍将下移。
许磊也认为,尽管市场对欧洲某石油公司的被制裁程度存疑,但是地缘紧张局势的不确定性仍未消退,且中美经贸谈判进展缓解了市场的担忧,国际原油价格仍有支撑,但仍需关注供给过剩预期以及美国石油产量攀升对市场形成的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