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郭洁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快速发展,预计 2025 年底将首次突破 2000 万吨。
我国再生有色金属
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葛红林在日前举办的第二十五届再生金属国际论坛及展览交易会上表示,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量从 「十三五」 末的 1450 万吨,增长到 2024 年底的 1915 万吨,年均增速 7.2%,预计 2025 年底将首次突破 2000 万吨,成为破解行业资源瓶颈、环境瓶颈的重要途径。
数据显示,2021 年到 2024 年,我国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累计达 6930 万吨,占我国十种常用有色金属总量的四分之一、全球再生有色金属产量的三分之一。过去 4 年,累计节约矿产资源 36 亿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5.6 亿吨。
中信建投指出,2024 年初明确提出供给受限的资源品牛市,2024 年和 2025 年得到印证,有色迎来波澜壮阔的行情,站在当下,2026 年中信建投依然看好有色再进阶,维持牛市格局。2006 年 「眉飞色舞」 需求终端指向 「地产基建」,这一轮牛市需求终端指向 「新质生产力」,中信建投更愿意称之为 「新质生产力牛市」。得益于我国的快速崛起以及巨大的产业优势,2026 年新质生产力元素仍将维持牛市格局,供给的窘迫和需求的强势仍然是这一轮牛市的特点,AI 和机器人新材料也将乘风而起迎来强成长周期。

9 只杠杆资金加仓股
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A 股有色金属行业个股有 141 股,11 月以来,股价平均上涨 0.48%,其中深圳新星、国城矿业、隆达股份涨幅居前,月内均上涨超 20%。从年内行情表现来看,21 股累计涨幅超 100%,中洲特材、招金黄金、兴业银锡、洛阳钼业的涨幅居前,
中洲特材年内涨幅最高,累计上涨 235.66%。公司在高温耐蚀合金制造上拥有高温合金精铸件定向快速凝固技术、大型高温耐蚀合金砂铸件防裂纹技术、铸造工艺计算机模拟技术、大型高温耐蚀合金电渣锭电渣重熔技术等十二项核心技术。截至 11 月 10 日,中洲特材股东总户数为 5.49 万户,较上期 (10 月 31 日) 下降 4409 户,降幅为 7.44%,公司股东户数连续 2 期下降,累计降幅为 23.04%。
斯瑞新材、中科三环、有研粉材、宝武镁业月内获得机构调研,其中斯瑞新材月内获得 12 家机构调研。该公司表示,在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行业中,随着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5G 通信、消费电子、商业航天等下游应用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对于高强高导铜合金材料及制品的需求潜力巨大,其中部分高端产品依赖进口,有较强的国产化替代空间。
市场大资金对于有色金属个股的关注度高企,月内有 11 股获得融资客加仓均超亿元,中国铝业、南山铝业、天齐锂业、厦门钨业等 6 股的净买入额居前,均超 2 亿元。
月内获得融资加仓的个股中,有 9 股获得 5 家以上机构评级,且机构一致预测 2025—2026 年业绩有望持续收获超 20% 的增长。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