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市场画风突变。
隔夜美股市场再遭猛烈抛售,三大指数盘初短暂冲高后,全线跳水,纳指盘中一度大跌近 1.5%,恐慌指数 VIX 日内涨幅达 13%。
有分析指出,目前投资者正在更加深入地审视人工智能(AI) 热潮的基本面。近几周来,对于科技股估值过高的担忧情绪一直主导着市场。
与此同时,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正持续降温。据 CME「美联储观察」,截至发稿,美联储 12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降至 42.9%,此前降息概率一度超过 70%。号称 「美联储传声筒」 的 Nick Timiraos 最新撰文称,美联储官员正面临一项重大挑战——在缺乏新的经济数据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如何弥合内部在利率路径上的分歧,并做出艰难判断。
美股全线跳水
美东时间 11 月 17 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下挫,截至收盘,道指跌 1.18%,标普 500 指数跌 0.92%,纳指跌 0.84%。
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数下跌,英伟达跌 1.88%,苹果跌 1.82%,甲骨文跌 1.34%,Meta 跌 1.22%,亚马逊跌 0.78%,微软跌 0.53%;特斯拉涨超 1%。
谷歌逆势大涨超 3%,盘中创出历史新高。消息面上,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发布持仓报告显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该公司已建仓价值 43 亿美元的谷歌股票,成为伯克希尔的第十大持股公司。
热门中概股多数下跌,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收跌 1.21%,小鹏汽车大跌超 10%,小马智行大跌超 6%,理想汽车跌超 4%,网易、拼多多、蔚来汽车、百度跌超 1%;阿里巴巴逆势涨超 2%,京东涨 0.72%。
有分析指出,尽管华尔街预期英伟达将于本周三盘后公布的财报或将再次超预期,但投资者仍对美股 AI 相关公司的估值过高感到不安。
Baird 投资策略师 Ross Mayfield 警告称,如果英伟达对芯片需求给出任何哪怕稍显温和的指引或预测,市场都会作出负面反应。
Aberdeen Investments 基金经理 Xin-Yao Ng 表示,科技股将在一段时间内像过山车一样,在多头和空头之间摇摆。科技股和 AI 相关股票在前瞻性指引方面可能继续给出乐观展望。
另外,在美国政府 「停摆」 结束后,市场本周将迎来一系列美国经济数据的冲击,这些数据将为投资者评估美联储政策轨迹提供重要线索。美联储还将公布 10 月 28—29 日会议纪要,揭示决策者之间罕见的分歧。
美联储理事沃勒在最新的讲话中表示:「如果我们看到就业市场出现反弹,那么进行 『保险性降息』 的必要性就会减少。」
据 CME「美联储观察」,截至发稿,美联储 12 月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42.9%,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 57.1%。美联储到明年 1 月累计降息 25 个基点的概率为 48.2%,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 35.6%,累计降息 50 个基点的概率为 16.1%。

高盛突发警告
高盛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写道,当前美股市场可能已经消化了 AI 带来的大部分潜在收益。
高盛分析师表示,回溯历史,每当类似 AI 这样的重大技术创新热潮期间,投资者往往会过度集中和过度预判。
报告写道:「个别公司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实现惊人的盈利增长。但这样的涨幅或许对某一家公司来说是正确的,但对市场整体来说可能并不正确。」
高盛称,当投资者对 AI 供应链中的太多参与者都报以期待,希望他们都获得巨额利润之时,这可能意味着过高的收入和利润增长预期。
高盛分析师认为,目前美股市场上的主要风险是假设 AI 热潮早期的利润会持续下去。随着 AI 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尽管这在初期的确可以提高企业收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业竞争和新的投资通常会侵蚀这些回报。
高盛发布这份报告的背景是,美股市场正围绕着 「AI 泡沫」 进行激烈讨论。高盛分析师估计,AI 可以为美国公司带来大约 8 万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尽管这个收入预期的范围上下限差距很大:可能在 5 万亿到 19 万亿美元之间。分析师们没有为这些涨幅设定一个时间期限。
高盛报告称:「这些好处足以证明,当前和预期的投资支出水平是合理的。」
但他们补充说,自 ChatGPT 问世以来,美股 AI 相关公司的市值合计已经上涨超 19 万亿美元,这表明,美股市场可能已经消化了 AI 的大部分潜在上涨空间。
高盛分析师补充说,虽然市场应该提前消化 AI 带来的收益,但目前的估值情况 「比宏观情况要高得多」。
高盛分析师认为,当前美股市场的风险在于,尽管在经济强劲时,这样的高估值可以维持下去,但一旦经济增长放缓或周期转向时,投资者往往最终要付出代价。
摩根大通此前也警告称,市场对当前炙手可热的 AI 交易的最大担忧是,它可能再现 20 世纪 90 年代末互联网泡沫的繁荣与萧条。
摩根大通分析师写道:「在没有明确了解应用曲线将如何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就已经投入了相对大量的资金。这似乎也是当今 AI 发展的问题所在。」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