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前期阴跌行情,10 月下旬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有所回暖。截至 11 月 18 日,国内原油期货主力合约 2601 最高报 466.2 元/桶,较一月前低点回涨超 7%。
消息面上,11 月欧佩克+产油国开会审议全球石油市场形势并制定未来产量计划。会议决定,欧佩克+产油国 12 月份再度增产 13.7 万桶/日,增产幅度符合市场预期。不过会议同时声明,欧佩克+产油国决定暂停 2026 年一季度的增产计划。产油国暂停增产的消息令市场对供应过剩的担忧情绪适度降低,并进一步减弱对油市的利空影响。
「2020 年历史性负油价之后,为了实现原油市场供需再平衡,欧佩克+减产同盟国开始并长时间维持减产政策。随着供需状况转变,欧佩克+减产政策经历多番调整。结合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以及主要产油国的会议决议来看,2024 年以来,欧佩克+减产政策可以简化为两个部分:一是自愿减产 220 万桶/日,二是联合减产 165 万桶/日。欧佩克+减产政策的恢复计划 (即增产计划) 于 2024 年开始酝酿,直至 2025 年才落地实施。」 卓创资讯分析师桑潇表示。
2025 年 4 月份,欧佩克+开始实施第一部分即 220 万桶/日自愿减产的恢复计划。连续六个月的时间内,欧佩克+增产经历了落地、提速到进一步提速的转变。2025 年 9 月份,欧佩克+提前一年完成 220 万桶/日自愿减产的恢复计划,叠加阿联酋因产量基准调整而提升的 30 万桶/日增量,产油国累计增产计划量近 250 万桶/日。可以看到,这一阶段的增产节奏明显快于市场预期,因此对油市形成持续性的利空影响。
2025 年 10 月份,欧佩克+开始实施第二部分即 165 万桶/日联合减产的恢复计划。欧佩克+10 月、11 月、12 月分别增产 13.7 万桶/日,连续三个月温和增产,符合市场预期,利空油市但影响力度相对较弱。而且,在供应过剩的预期背景下,欧佩克+产油国表示将在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一定程度利好市场心态。
分析指出,产油国增产利空油市,但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利空影响受到两方面的制约,一是部分产油国本身产能不足,实际产量难以匹配目标产量。二是主要产油国的补偿减产动作。由于在之前的减产阶段,部分主要产油国实际产量明显高于目标产量,因此在当前的增产阶段,相关产油国增产同时伴随着补偿减产动作。
根据近期欧佩克发布相关产油国未来补偿减产计划表来看,2025 年 10 月至 2026 年 6 月,产油国合计月度补偿减产量在 18.5 万桶/日至 82.2 万桶/日不等。产油国计划增产与实际增产存在差异,加大油市波动性。
「综合来看,欧佩克+明年一季度暂停增产,未来政策仍存变数,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心态,不过,在全球经济面临较大挑战、能源需求前景疲弱的大背景下,欧佩克+此前的增产动作加大供应端压力,叠加美国与其它产油国的产量提升预期,全球油市供应过剩的预期将逐步转为现实。」 桑潇分析,其它方面,宏观来看,国际贸易争端适度降级利好市场心态,不过经济疲弱波及商品市场,油市将依然承压;地缘方面,东欧局势、中东局势以及南美问题均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地缘风险以及相关制裁引发的供应担忧,仍是扰动油市最主要的风险性因素。
基于宏观压力、产业过剩以及地缘不确定性等因素考虑,预计年底前油市难言乐观,原油价格面临震荡下行风险,2025 年底欧美油价或分别试探 60 及 55 美元/桶附近价位,2026 年油价重心料将进一步下移。油市风险性因素,一是地缘局势再度扰动,二是经济及金融系统性风险。
海通期货近期分析也指出,原油市场供应过剩大势下油价重心有自然下行驱动,但包括对俄制裁,对能源设施打击及地缘因素不断给市场注入不确定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供应过剩的下行压力,这让油价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震荡反复的运行节奏,考虑到不确定性因素较多,尤其是地缘层面风险扰动下,油价将继续保持高波动特征。
(证券时报网)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