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汇通网
随着延迟已久的美国非农就业报告 (NFP) 成为市场焦点,交易员们正密切关注此次盘整是否为下一轮上涨前的短暂休整。整体市场环境依旧紧张:美联储的鹰派言论、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的经济数据延迟发布,以及持续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都在重塑市场情绪。然而,拨开短期波动的表象,黄金此次回调更像是市场回归均衡,而非弱势的体现。
黄金均值回归的驱动因素
此次回调源于数月来的持续买盘热潮——美国疲软经济数据、去美元化资金流动以及各国央行创纪录的购金行为共同推动了金价上涨。黄金从 3450 美元飙升至 4380 美元的速度远超基本面支撑,导致技术指标严重超买,市场情绪陷入狂热。
如今,随着交易员重新调整对 12 月降息的预期 (据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当前降息概率为 48.9%),金价已回落至 4050-4100 美元的中轨区间,这一区域正是短期与长期均线的交汇点。
此次回落也反映了市场的心理重置。美联储的谨慎态度正被市场消化:副主席菲利普·杰斐逊主张政策调整应 「循序渐进」,地区联储主席博斯蒂克和施密德则暗示倾向维持利率稳定。
这些言论叠加延迟发布的宏观数据,使得投机仓位减少,黄金得以喘息。实际上,市场正在重新寻找平衡——这正是过度上涨后均值回归的典型特征。
为何此次均值回归至关重要
黄金的均值回归背后,是更深层次的信任危机与货币疲劳。正如城堡投资集团的肯·格里芬所言,金价上涨反映出 「市场首先对美国国债失去信任,进而蔓延至七国集团债券市场」。投资者并非在应对短期波动,而是对政府债务及法定货币稳定性的结构性担忧做出反应。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维持黄金中期上涨趋势不变的判断,预测明年黄金均价将达到每盎司 4000 美元。他们强调 「官方需求高企」——即各国央行持续的购金行为。
10 月,中国央行增持 0.9 吨黄金,实现连续 12 个月增持。2025 年全年的持续购金使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增至 2304.5 吨。
这一现象表明,尽管交易员在进行均值回归操作,但各国并未停止行动——它们正稳步推进外汇储备多元化,远离美元。
对各市场的影响
在中国,即便金价回调,投资者的购金热情依然高涨。10 月黄金 ETF 资金流入激增 320 亿元人民币 (约合 45 亿美元),推动总持仓量创下 227 吨的纪录。
以上海黄金交易所提货量衡量的实物需求同比增加 17 吨至 124 吨,逆势摆脱季节性疲软。这一数据表明,投资者将回调视为买入机会,而非风险信号。
全球市场趋势类似。美国疲软的就业数据及不断攀升的申领失业金人数削弱了美元强势,推动投资者重新配置黄金和白银资产。
尽管市场意识到,强劲的非农就业数据或地缘政治风险缓解可能导致金价涨势停滞,但均值回归并非看空信号——而是市场在投机性飙升后恢复秩序的方式。在动荡时期,秩序本身就是最坚实的看涨基础。
专家展望
多数分析师认为,黄金中期上涨轨迹保持不变,短期波动将取决于美国就业数据及美联储 12 月政策立场。独立交易员王泰表示:「疲软数据略微提升了 12 月降息的预期——这对正试图结束三连跌的黄金和白银构成支撑。」 这一观点精准捕捉了当前市场的均衡状态:谨慎乐观与宏观审慎并存。
分析师指出,若非农就业数据不及预期,黄金可能迅速测试 4200 美元关口;若数据意外走强,金价可能回调至 3950 美元,完成教科书式的均值回归周期后企稳。无论哪种情况,由去美元化、人工智能驱动的劳动力市场变革及通胀惯性构成的长期看涨逻辑均未改变。市场面临的问题并非黄金是否会再次上涨,而是何时重启涨势。
技术分析

(现货黄金日图 来源:易汇通)
黄金似乎处于潜在看涨延续的初期阶段,技术形态显示,若动能持续维持在布林带中轨上方,可能重启上行压力。
黄金长期处于从 3451 美元启动的上涨行情中,200 期均线 (MA200,3426.97 美元) 持续上行,构成牛市 「基石支撑」;100 期均线 (MA100,3676.43 美元) 与 50 期均线 (MA50,3963.78 美元) 多头排列,短期趋势偏强。
RSI 当前数值 53,处于 50 上方,表明多头动能占据优势,尚未进入超买区间,仍有上行潜力。MACD 指标中,DIFF(32) 与 DEA(38) 形成绿柱,显示短期多空处于胶着状态,但绿柱幅度收窄,暗示有金叉动能修复的可能。
黄金当前 「短期震荡蓄力、中长期牛市未改」。操作上,可依托 4000–4200 美元区间进行波段布局:若价格突破布林带上轨及 4200 美元,可顺势追多;若下探 3940 美元支撑位,可逢低布局中长期多单。同时需紧密关注美联储纪要、非农数据等基本面事件对技术点位的催化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