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
公募 ETF 的产品开发与规模竞争,正迎来新的规范要求。
近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新规,明确要求 ETF 简称于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规范化调整。
公募基金对此积极响应,同时也在抢抓最后的流量窗口期,采取 「先冷后热」 的 ETF 更名策略——虽然许多 ETF 产品已提前实施变更,但多集中在冷门赛道,而今年业绩领先、规模增长潜力大的热门 ETF 暂鲜有更名,甚至出现变更后又在近期恢复原名的情况。
公募响应 ETF 命名规范
公募 ETF 简称同质化、缺乏辨识度的行业现象,正逐步成为历史。
日前,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 《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第 1 号——业务办理》《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南第 1 号——相关业务办理》,明确要求 ETF 基金扩位简称的具体内容。规定要求,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存量 ETF 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需要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
11 月 20 日起,多家公募开始积极响应新规。大成基金于 11 月 21 日公告称,自 11 月 24 日起变更旗下大成深证成长 40 交易型基金的场内证券简称,场内简称从 「深成长龙头 ETF」 变更为 「深成长 ETF 大成」。另外,刚完成新产品募集的一些公募,也顺势对新产品的基金简称进行规范。11 月 20 日,鹏华基金公告称,鹏华恒生生物科技交易型基金合同日前生效,募集金额约 7.58 亿元,其场内简称定为 「恒生生物科技 ETF 鹏华」。
由于对基金简称的规范早有预期,一些公募的动作甚至更早。今年以来,包括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招商基金等已提前操作,对旗下部分 ETF 的基金简称进行变更。1 月,易方达基金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旗下 17 只 ETF 简称,2 月又批量变更了旗下 8 只 ETF 简称,统一按 「标的指数+ETF+易方达」 的命名规则进行调整。
不过,仍有基金公司意图争取最后的流量时间。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 6 月,北方某公募宣布变更旗下 「恒生医疗 ETF」 的基金简称,在基金简称最后加上该基金公司的名称为 「恒生医疗 ETF××」。不过,3 个月后,该公募又发布公告称,「恒生医疗 ETF××」 去除了基金公司的名称,基金简称恢复为 「恒生医疗 ETF」。
有业内人士认为,变更基金简称后又恢复原先简称的状况,或与该公司针对年末的流量预期有关,该 「恒生医疗 ETF」 年内收益超 60%,但规模尚未突破 10 亿元,短期仍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变更节奏在意短期潜力
积极响应乃至提前实施 ETF 基金简称规范,考虑到产品的业绩、所处赛道、年末规模冲刺潜力等因素,一些公募对 ETF 基金的简称变更采取了有策略、有节奏的操作。
比如,一些公募首选那些年内业绩表现平淡、规模增长有限的 ETF 进行简称变更,而对于业绩优异的 ETF,因更注重其年末的规模冲刺,因此暂缓进行简称变更。比如,某基金公司有同一赛道的两只 ETF 产品,在基金名称规范上,该公司仅对业绩跑输市场的那只 ETF 进行简称变更,另一只则暂未变更。
「原先不加入公司名称的 ETF 简称,具有流量优势,可吸引更多资金关注。」 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认为,资金申购 ETF 基金时,简称中不含基金公司名称的产品,更容易吸引散户关注。当前已完成基金简称变更的 ETF,主要集中在规模增长平淡的冷门赛道,那些仍能快速吸金的热门 ETF,或将抢抓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的最后时间。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完成简称变更的 ETF 基金,所处赛道大多分布在 「红利低波」「国证 2000」「通信」「现金流」「黄金」「农林牧渔」「消费」「沪深 300」「食品饮料」 等,这些产品短期吸金潜力有限,基金公司仍在考虑给予一些时间。
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
业内人士认为,在 ETF 基金赛道同质化的背景下,基金简称规范更有利于公募重视产品开发与投资体验。
「简称中均加入管理人名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辨识度和投资者的筛选、决策效率,便于投资者开展 ETF 投资。」 华南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 ETF 赛道种类丰富,同质化或高度相似的 ETF 产品数量多,若 ETF 基金简称不加入基金公司名称,散户投资者在区分 ETF 产品风格和操作背景时,或面临一定的投资门槛。
上述基金人士还认为,修订后的 ETF 基金扩位简称命名规则更加清晰明确。一方面,采用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命名结构,确保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的一致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投资者;另一方面,随着 ETF 市场发展壮大,跟踪同一指数的 ETF 产品数量日益增多,部分热门指数的相关产品多达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近似的名称导致投资者难以区分,将基金管理人简称纳入 ETF 简称,将显著提升同标的产品的辨识度、降低投资者信息筛选成本,为投资者带来更佳的 ETF 投资体验。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也表示,这是落实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的重要举措,将有效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 ETF 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他认为,这一规则在便利投资者的同时,也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在产品运作管理与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强化品牌效应。「长远来看,统一、清晰的命名规范有助于 ETF 市场深度发展与生态优化,推动基金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ETF 简称规范迎倒计时 公募基金为抢流量 「先冷后热」)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
公募 ETF 的产品开发与规模竞争,正迎来新的规范要求。
近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新规,明确要求 ETF 简称于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规范化调整。
公募基金对此积极响应,同时也在抢抓最后的流量窗口期,采取 「先冷后热」 的 ETF 更名策略——虽然许多 ETF 产品已提前实施变更,但多集中在冷门赛道,而今年业绩领先、规模增长潜力大的热门 ETF 暂鲜有更名,甚至出现变更后又在近期恢复原名的情况。
公募响应 ETF 命名规范
公募 ETF 简称同质化、缺乏辨识度的行业现象,正逐步成为历史。
日前,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 《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第 1 号——业务办理》《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南第 1 号——相关业务办理》,明确要求 ETF 基金扩位简称的具体内容。规定要求,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存量 ETF 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需要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
11 月 20 日起,多家公募开始积极响应新规。大成基金于 11 月 21 日公告称,自 11 月 24 日起变更旗下大成深证成长 40 交易型基金的场内证券简称,场内简称从 「深成长龙头 ETF」 变更为 「深成长 ETF 大成」。另外,刚完成新产品募集的一些公募,也顺势对新产品的基金简称进行规范。11 月 20 日,鹏华基金公告称,鹏华恒生生物科技交易型基金合同日前生效,募集金额约 7.58 亿元,其场内简称定为 「恒生生物科技 ETF 鹏华」。
由于对基金简称的规范早有预期,一些公募的动作甚至更早。今年以来,包括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招商基金等已提前操作,对旗下部分 ETF 的基金简称进行变更。1 月,易方达基金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旗下 17 只 ETF 简称,2 月又批量变更了旗下 8 只 ETF 简称,统一按 「标的指数+ETF+易方达」 的命名规则进行调整。
不过,仍有基金公司意图争取最后的流量时间。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 6 月,北方某公募宣布变更旗下 「恒生医疗 ETF」 的基金简称,在基金简称最后加上该基金公司的名称为 「恒生医疗 ETF××」。不过,3 个月后,该公募又发布公告称,「恒生医疗 ETF××」 去除了基金公司的名称,基金简称恢复为 「恒生医疗 ETF」。
有业内人士认为,变更基金简称后又恢复原先简称的状况,或与该公司针对年末的流量预期有关,该 「恒生医疗 ETF」 年内收益超 60%,但规模尚未突破 10 亿元,短期仍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变更节奏在意短期潜力
积极响应乃至提前实施 ETF 基金简称规范,考虑到产品的业绩、所处赛道、年末规模冲刺潜力等因素,一些公募对 ETF 基金的简称变更采取了有策略、有节奏的操作。
比如,一些公募首选那些年内业绩表现平淡、规模增长有限的 ETF 进行简称变更,而对于业绩优异的 ETF,因更注重其年末的规模冲刺,因此暂缓进行简称变更。比如,某基金公司有同一赛道的两只 ETF 产品,在基金名称规范上,该公司仅对业绩跑输市场的那只 ETF 进行简称变更,另一只则暂未变更。
「原先不加入公司名称的 ETF 简称,具有流量优势,可吸引更多资金关注。」 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认为,资金申购 ETF 基金时,简称中不含基金公司名称的产品,更容易吸引散户关注。当前已完成基金简称变更的 ETF,主要集中在规模增长平淡的冷门赛道,那些仍能快速吸金的热门 ETF,或将抢抓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的最后时间。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完成简称变更的 ETF 基金,所处赛道大多分布在 「红利低波」「国证 2000」「通信」「现金流」「黄金」「农林牧渔」「消费」「沪深 300」「食品饮料」 等,这些产品短期吸金潜力有限,基金公司仍在考虑给予一些时间。
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
业内人士认为,在 ETF 基金赛道同质化的背景下,基金简称规范更有利于公募重视产品开发与投资体验。
「简称中均加入管理人名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辨识度和投资者的筛选、决策效率,便于投资者开展 ETF 投资。」 华南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 ETF 赛道种类丰富,同质化或高度相似的 ETF 产品数量多,若 ETF 基金简称不加入基金公司名称,散户投资者在区分 ETF 产品风格和操作背景时,或面临一定的投资门槛。
上述基金人士还认为,修订后的 ETF 基金扩位简称命名规则更加清晰明确。一方面,采用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命名结构,确保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的一致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投资者;另一方面,随着 ETF 市场发展壮大,跟踪同一指数的 ETF 产品数量日益增多,部分热门指数的相关产品多达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近似的名称导致投资者难以区分,将基金管理人简称纳入 ETF 简称,将显著提升同标的产品的辨识度、降低投资者信息筛选成本,为投资者带来更佳的 ETF 投资体验。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也表示,这是落实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的重要举措,将有效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 ETF 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他认为,这一规则在便利投资者的同时,也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在产品运作管理与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强化品牌效应。「长远来看,统一、清晰的命名规范有助于 ETF 市场深度发展与生态优化,推动基金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ETF 简称规范迎倒计时 公募基金为抢流量 「先冷后热」)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
公募 ETF 的产品开发与规模竞争,正迎来新的规范要求。
近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新规,明确要求 ETF 简称于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规范化调整。
公募基金对此积极响应,同时也在抢抓最后的流量窗口期,采取 「先冷后热」 的 ETF 更名策略——虽然许多 ETF 产品已提前实施变更,但多集中在冷门赛道,而今年业绩领先、规模增长潜力大的热门 ETF 暂鲜有更名,甚至出现变更后又在近期恢复原名的情况。
公募响应 ETF 命名规范
公募 ETF 简称同质化、缺乏辨识度的行业现象,正逐步成为历史。
日前,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 《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第 1 号——业务办理》《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南第 1 号——相关业务办理》,明确要求 ETF 基金扩位简称的具体内容。规定要求,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存量 ETF 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需要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
11 月 20 日起,多家公募开始积极响应新规。大成基金于 11 月 21 日公告称,自 11 月 24 日起变更旗下大成深证成长 40 交易型基金的场内证券简称,场内简称从 「深成长龙头 ETF」 变更为 「深成长 ETF 大成」。另外,刚完成新产品募集的一些公募,也顺势对新产品的基金简称进行规范。11 月 20 日,鹏华基金公告称,鹏华恒生生物科技交易型基金合同日前生效,募集金额约 7.58 亿元,其场内简称定为 「恒生生物科技 ETF 鹏华」。
由于对基金简称的规范早有预期,一些公募的动作甚至更早。今年以来,包括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招商基金等已提前操作,对旗下部分 ETF 的基金简称进行变更。1 月,易方达基金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旗下 17 只 ETF 简称,2 月又批量变更了旗下 8 只 ETF 简称,统一按 「标的指数+ETF+易方达」 的命名规则进行调整。
不过,仍有基金公司意图争取最后的流量时间。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 6 月,北方某公募宣布变更旗下 「恒生医疗 ETF」 的基金简称,在基金简称最后加上该基金公司的名称为 「恒生医疗 ETF××」。不过,3 个月后,该公募又发布公告称,「恒生医疗 ETF××」 去除了基金公司的名称,基金简称恢复为 「恒生医疗 ETF」。
有业内人士认为,变更基金简称后又恢复原先简称的状况,或与该公司针对年末的流量预期有关,该 「恒生医疗 ETF」 年内收益超 60%,但规模尚未突破 10 亿元,短期仍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变更节奏在意短期潜力
积极响应乃至提前实施 ETF 基金简称规范,考虑到产品的业绩、所处赛道、年末规模冲刺潜力等因素,一些公募对 ETF 基金的简称变更采取了有策略、有节奏的操作。
比如,一些公募首选那些年内业绩表现平淡、规模增长有限的 ETF 进行简称变更,而对于业绩优异的 ETF,因更注重其年末的规模冲刺,因此暂缓进行简称变更。比如,某基金公司有同一赛道的两只 ETF 产品,在基金名称规范上,该公司仅对业绩跑输市场的那只 ETF 进行简称变更,另一只则暂未变更。
「原先不加入公司名称的 ETF 简称,具有流量优势,可吸引更多资金关注。」 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认为,资金申购 ETF 基金时,简称中不含基金公司名称的产品,更容易吸引散户关注。当前已完成基金简称变更的 ETF,主要集中在规模增长平淡的冷门赛道,那些仍能快速吸金的热门 ETF,或将抢抓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的最后时间。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完成简称变更的 ETF 基金,所处赛道大多分布在 「红利低波」「国证 2000」「通信」「现金流」「黄金」「农林牧渔」「消费」「沪深 300」「食品饮料」 等,这些产品短期吸金潜力有限,基金公司仍在考虑给予一些时间。
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
业内人士认为,在 ETF 基金赛道同质化的背景下,基金简称规范更有利于公募重视产品开发与投资体验。
「简称中均加入管理人名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辨识度和投资者的筛选、决策效率,便于投资者开展 ETF 投资。」 华南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 ETF 赛道种类丰富,同质化或高度相似的 ETF 产品数量多,若 ETF 基金简称不加入基金公司名称,散户投资者在区分 ETF 产品风格和操作背景时,或面临一定的投资门槛。
上述基金人士还认为,修订后的 ETF 基金扩位简称命名规则更加清晰明确。一方面,采用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命名结构,确保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的一致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投资者;另一方面,随着 ETF 市场发展壮大,跟踪同一指数的 ETF 产品数量日益增多,部分热门指数的相关产品多达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近似的名称导致投资者难以区分,将基金管理人简称纳入 ETF 简称,将显著提升同标的产品的辨识度、降低投资者信息筛选成本,为投资者带来更佳的 ETF 投资体验。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也表示,这是落实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的重要举措,将有效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 ETF 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他认为,这一规则在便利投资者的同时,也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在产品运作管理与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强化品牌效应。「长远来看,统一、清晰的命名规范有助于 ETF 市场深度发展与生态优化,推动基金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ETF 简称规范迎倒计时 公募基金为抢流量 「先冷后热」)
(责任编辑:126)
【文章来源:天天财富】
证券时报记者安仲文
公募 ETF 的产品开发与规模竞争,正迎来新的规范要求。
近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新规,明确要求 ETF 简称于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规范化调整。
公募基金对此积极响应,同时也在抢抓最后的流量窗口期,采取 「先冷后热」 的 ETF 更名策略——虽然许多 ETF 产品已提前实施变更,但多集中在冷门赛道,而今年业绩领先、规模增长潜力大的热门 ETF 暂鲜有更名,甚至出现变更后又在近期恢复原名的情况。
公募响应 ETF 命名规范
公募 ETF 简称同质化、缺乏辨识度的行业现象,正逐步成为历史。
日前,沪深交易所发布修订版 《上海证券交易所基金业务指南第 1 号——业务办理》《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投资基金业务指南第 1 号——相关业务办理》,明确要求 ETF 基金扩位简称的具体内容。规定要求,ETF 基金扩位简称应按照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结构命名,并包含基金管理人简称;存量 ETF 基金扩位简称必须包含基金管理人,需要在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完成产品更名。
11 月 20 日起,多家公募开始积极响应新规。大成基金于 11 月 21 日公告称,自 11 月 24 日起变更旗下大成深证成长 40 交易型基金的场内证券简称,场内简称从 「深成长龙头 ETF」 变更为 「深成长 ETF 大成」。另外,刚完成新产品募集的一些公募,也顺势对新产品的基金简称进行规范。11 月 20 日,鹏华基金公告称,鹏华恒生生物科技交易型基金合同日前生效,募集金额约 7.58 亿元,其场内简称定为 「恒生生物科技 ETF 鹏华」。
由于对基金简称的规范早有预期,一些公募的动作甚至更早。今年以来,包括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华夏基金、景顺长城基金、招商基金等已提前操作,对旗下部分 ETF 的基金简称进行变更。1 月,易方达基金在业内率先大批量调整旗下 17 只 ETF 简称,2 月又批量变更了旗下 8 只 ETF 简称,统一按 「标的指数+ETF+易方达」 的命名规则进行调整。
不过,仍有基金公司意图争取最后的流量时间。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今年 6 月,北方某公募宣布变更旗下 「恒生医疗 ETF」 的基金简称,在基金简称最后加上该基金公司的名称为 「恒生医疗 ETF××」。不过,3 个月后,该公募又发布公告称,「恒生医疗 ETF××」 去除了基金公司的名称,基金简称恢复为 「恒生医疗 ETF」。
有业内人士认为,变更基金简称后又恢复原先简称的状况,或与该公司针对年末的流量预期有关,该 「恒生医疗 ETF」 年内收益超 60%,但规模尚未突破 10 亿元,短期仍具有一定的增长潜力。
变更节奏在意短期潜力
积极响应乃至提前实施 ETF 基金简称规范,考虑到产品的业绩、所处赛道、年末规模冲刺潜力等因素,一些公募对 ETF 基金的简称变更采取了有策略、有节奏的操作。
比如,一些公募首选那些年内业绩表现平淡、规模增长有限的 ETF 进行简称变更,而对于业绩优异的 ETF,因更注重其年末的规模冲刺,因此暂缓进行简称变更。比如,某基金公司有同一赛道的两只 ETF 产品,在基金名称规范上,该公司仅对业绩跑输市场的那只 ETF 进行简称变更,另一只则暂未变更。
「原先不加入公司名称的 ETF 简称,具有流量优势,可吸引更多资金关注。」 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认为,资金申购 ETF 基金时,简称中不含基金公司名称的产品,更容易吸引散户关注。当前已完成基金简称变更的 ETF,主要集中在规模增长平淡的冷门赛道,那些仍能快速吸金的热门 ETF,或将抢抓 2026 年 3 月 31 日之前的最后时间。
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已完成简称变更的 ETF 基金,所处赛道大多分布在 「红利低波」「国证 2000」「通信」「现金流」「黄金」「农林牧渔」「消费」「沪深 300」「食品饮料」 等,这些产品短期吸金潜力有限,基金公司仍在考虑给予一些时间。
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
业内人士认为,在 ETF 基金赛道同质化的背景下,基金简称规范更有利于公募重视产品开发与投资体验。
「简称中均加入管理人名称,进一步提升了产品辨识度和投资者的筛选、决策效率,便于投资者开展 ETF 投资。」 华南某基金公司的一位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当前 ETF 赛道种类丰富,同质化或高度相似的 ETF 产品数量多,若 ETF 基金简称不加入基金公司名称,散户投资者在区分 ETF 产品风格和操作背景时,或面临一定的投资门槛。
上述基金人士还认为,修订后的 ETF 基金扩位简称命名规则更加清晰明确。一方面,采用 「投资标的核心要素+ETF」 命名结构,确保简称与实际投资标的的一致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投资者;另一方面,随着 ETF 市场发展壮大,跟踪同一指数的 ETF 产品数量日益增多,部分热门指数的相关产品多达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近似的名称导致投资者难以区分,将基金管理人简称纳入 ETF 简称,将显著提升同标的产品的辨识度、降低投资者信息筛选成本,为投资者带来更佳的 ETF 投资体验。
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也表示,这是落实 《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的重要举措,将有效增强 ETF 产品辨识度、提升投资者决策效率,进一步促进我国 ETF 市场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服务广大投资者。他认为,这一规则在便利投资者的同时,也对基金管理人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要在产品运作管理与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精进,不断强化品牌效应。「长远来看,统一、清晰的命名规范有助于 ETF 市场深度发展与生态优化,推动基金行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原标题:ETF 简称规范迎倒计时 公募基金为抢流量 「先冷后热」)
(责任编辑: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