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陈柯名
据央视新闻、中国新闻社报道,香港消防处 11 月 28 日通报,大埔宏福苑火灾已造成 94 人遇难。截至 11 月 28 日 5 时,火灾的 78 名伤者中,有 12 人危殆、28 人严重、16 人稳定,22 人已出院。
据报道,伤者中包括 11 名消防员。
香港消防处 28 日凌晨发布救援工作最新消息称,当天凌晨已完成灭火程序,后续将全力救援,将搜索所有房屋确保无其他被困人员。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
据红星新闻,许多失联者家属接到通知,27 日下午 3 时至晚上 11 时,离宏福苑 100 米左右的民政事务总署广福社区会堂将开放遗体照片和遗物辨认程序。一些家属准备在此等候。
一名戴口罩的中年女性确认完毕后,眼含泪水离开,并对执勤人员点头表示感谢。一名年轻女性称,家里长辈至今失联,他们到现场辨认后,暂时没发现家人,随后离开。

27 日,居民抬头看自己的家,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27 日晚 7 点,记者在冯梁结纪念中学安置中心见到,上百名居民在临时改造的室内场馆休息吃饭,入口处搭设了报平安和失联人员登记点,前来登记确认的居民已不多。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安置点已接待居民一千人左右,由于人员是流动的,具体在馆人数无法统计。

▲一处安置点内,居民正在休息,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广福社区会堂现场警方告诉红星新闻,目前在会堂进行辨认的多为无生命体征的遇难人员,其他人员已送往香港各区医院救治。

▲义工携带的寻人启事,图片来源:红星新闻
「有没有见到这两个人?」 在宏福苑小区周围,一名白头发的男性老年义工举着一张寻人纸张向路过的记者询问。义工自称姓张,他介绍,寻人启事上的 5 岁小女孩和工人阿姨已经失联了两天。27 日上午,他和太太说想来做义工,就拿着复印的传单在现场派发。
几个小时后,记者又遇见了他,他向刚从火灾现场撤出的医疗志愿队拿出寻人启事,「有没有见到这两个人,拍张照吧,可以留意一下。」
「失联的人和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张先生告诉红星新闻,「我想着找到一个算一个,找到两个更好。」
据新京报,11 月 27 日,香港资深电机及屋宇装备工程师何永业解读灾后宏福苑能否居住。

他表示,相信很多住客关心火灾后能否回家,但大厦燃烧后安全隐患较多,维修成本可能比重新建设更大。
燃烧后,钢筋结构的支撑力度是否受影响需要找专业工程师检测。即使结构安全,大厦里原来还有升降机、供电系统、抽风系统等设备,灾后这些设备能够再复用的几率非常低。
据大湾区之声报道,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 27 日表示,感谢内地不同省市对大埔宏福苑五级火警表示的关心和支持。
他还表示,立法会选举工程目前已暂停,特区政府首要工作是全面做好火灾救援及善后工作。

当天,李家超宣布火灾后的一系列新安排,包括:
未来一段期间,所有由特区政府举办的庆祝活动会取消或延期,官员会减少出席非必要活动;
特区政府将举办悼念活动,详情稍后公布;
特区政府将成立援助基金,投入 3 亿港元为受影响居民提供援助。
此外,李家超宣布向灾民派发每户 1 万港元应急补助金。
据新华社消息,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发言人 27 日表示,为援助大埔宏福苑的居民,特区政府当日已成立 「大埔宏福苑援助基金」,并投入 3 亿港元作为启动资金,协助居民及支持各项相关工作。
援助基金接受个人及私人机构的捐款,相关专属户口资料如下:港元:中国银行 (香港) 户口号码 012-875-2-190159-7(户口名称:大埔宏福苑援助基金);人民币及其他货币:中国银行 (香港) 户口号码 012-875-2-190160-7(户口名称:大埔宏福苑援助基金)。
发言人说,特区政府感谢众多善心团体和市民拟为灾民捐献物资,协助他们渡过难关。未来数天有关物资足够。
为了更好照顾居民在下一阶段的需要,特区政府现正统筹资讯科技业界尽快构建一个网上平台,让有关团体和市民登记他们可提供的捐献物品,以便特区政府更好整合资料和在有需要时分发物品予有需要的居民,预计有关平台可于日内完成。
编辑|陈柯名 杜波
校对|许绍航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中新社、界面新闻
红星新闻、新华社、新京报等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