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陈晨 每经编辑|赵云
2025 年的 A 股市场,无疑展现了强劲的回暖态势。上证指数不断创新高并一路攀升至 4000 点上下,市场赚钱氛围浓厚。
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影响是,今年前 10 个月,A 股累计新开户数高达 2245.88 万户。
然而,在市场繁荣背后,非法证券活动也随之升级。2025 年 11 月 13 日,中国证券业协会集中公示了 15 则券商警示公告,假冒券商、诱导下载非法 APP、高收益骗资等风险凸显。
「当前不合法的炒股活动,如非法推荐股票、虚假投资平台、场外配资等,正趁着市场热度包装得越来越逼真,新手很容易被所谓的高收益话术欺骗上钩。」 渤海证券相关负责人说道。
在此背景下,大财富管理时代的投教价值正被重塑,券商纷纷以 「科技+创新」 双轮驱动,一边用技术监测筑牢 「防非」 防线,一边靠多元投教产品(如曲艺、潮流 RAP、Citywalk 等形式)贴近不同客群,更将投教嵌入投顾全流程。新形势下,投教工作正从简单的宣传 「配角」,全面嵌入投顾服务全流程,成为建立客户信任和构建品牌忠诚的 「关系基石」。
超 2200 万户新客涌入
新型非法证券活动风险画像揭秘
上交所数据显示,今年前 10 个月,A 股累计新开户数达 2245.88 万户,同比增长 10.57%。这一数字不仅体现了居民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回升,也意味着超 2200 万户缺乏经验的新投资者进入市场。
开源证券投教工作相关负责人分析指出,新入市投资者普遍存在 「处置效应」「情绪驱动」「投机心理」 等非理性行为,他们风险认知不足,易受外部信息干扰,对 「内部消息」「牛股群」 等能快速带来高收益的内容缺乏抵抗力,也不愿花费时间提升自主分析判断能力,甚至忽略持牌机构发布的风险提示,这让非法证券活动有了可乘之机。
非法证券活动的高发与伪装升级,进一步加剧了 「防非」 的紧迫性。11 月 13 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示了 15 则券商公告,记者梳理发现,重点非法证券活动集中在以下四大类型:
一是假冒主体与渠道:不法分子冒充券商或其工作人员,伪造官网、APP、社交群及客服热线,部分还盗用员工肖像、执业信息与公司印章。
二是诱导操作手段:通过直播、短视频、社交软件拉群,以 「内部消息」「涨停板交易」「机构席位」「配资」 等名义荐股,诱导下载非官方 APP 或点击非法链接。
三是资金诈骗行为:要求投资者向私人账户转账、缴纳会员费或服务费,以 「充值返现」「承诺翻倍收益」「盈利分成」 为诱饵,最终导致资金无法提现。
四是二次诈骗陷阱:甚至有不法分子借 「代为追回被骗损失」 的名义,诱导投资者点击非法链接,造成二次财产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中国证券业协会今年公示的第 13 批公告,全年合计发布逾 300 份相关公告,高频次警示背后,是非法证券活动随市场热度持续蔓延的现状。不言而喻,券商 「防非」 工作已不仅是履行社会责任,更是守护新客群资产安全、筑牢行业风控底线的关键。
大数据如何追踪投教效果
帮助券商优化内容与触达策略?
面对超 2200 万户的新客群和高发的非法证券活动,券商已将科技作为反诈防非和精准投教的核心利器。
在风险监测方面,「技术监测+人工排查」 的双体系已成为重要手段。记者从渤海证券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该公司依托数字金融系统抓取非法活动关键词,并联动营业部排查客户的异常咨询。
此外,开源证券投教负责人也表示,该公司已通过内、外部同步监测实现全面覆盖。内部,通过客服电话、官方新媒体账号等渠道及时发现并解决相关事项;外部,则借助舆情信息监测系统,对互联网上仿冒公司 APP 的行为、冒用公司名义散布虚假信息等进行实时监控预警。
在投教资源配置和供给上,开源证券采取了动态配置策略,通过分类分层实现资源倾斜和精准供给。公司充分利用数字科技工具,结合柜台系统、企业微信 SCRM 等,设置投资者画像标签,在客户服务、智能投顾和投教宣导等方面加以运用。通过智能内容匹配与推送等方式,实现了对不同投资者群体的精准触达,打通了投资者教育的全链路。
科技赋能也极大地提升了触达海量客户的效率和效果。开源证券通过大数据跟踪投教内容的传播效果,分析不同平台、不同类型内容的点击率、完播率、转发率,以此识别最受欢迎的内容形式与主题,及时调整内容生产方向。数据分析还能找出影响投资者从 「被动接触」 到 「主动学习」 的关键节点,从而优化触达策略。
「我们的数据发现,年轻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获取信息,在市场波动较大时对风险防控类内容关注度更高,公司便可据此加大短视频制作和风险防控内容的推送力度。让投教内容真正找对人、说对话。」 前述人士进一步举例道。
曲艺 RAP、Citywalk 进街区
「故事化」 投教产品圈粉新投资者
以往 「照本宣科」 式的投教内容,常因枯燥乏味难以吸引新投资者关注。记者观察发现,2025 年,越来越多券商在投教产品创作上突破传统,以 「故事化、趣味化、专题化」 为核心,推出一系列接地气、有新意的投教作品,以实现 「破圈」。
记者从渤海证券相关负责人了解到,该公司打造 「九河下梢唱投教」 品牌,将金融知识与天津曲艺巧妙融合,实现了 「传承经典又引领潮流」。在传统曲艺方面,公司推出了相声 《这个馅儿饼不好吃》 以揭露非法集资真相;快板 《适当性管理办法好》 解读监管政策;京东大鼓 《科创板服务新时代》 普及科创板知识。这些作品尤其获得了中老年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在潮流形式创新上,渤海证券推出了 「渤海新声音」 投教 RAP,如 《擦亮眼睛,打击非法证券经营》 等,在高校群体中引发了热烈反响。公司还每年举办 「曲艺投教节」,实现了 「寓教于乐」 的目标。
开源证券同样在内容创新上持续发力。该公司打造的 《鉴知堂》(取意 「明鉴真知」) 品牌栏目深受喜爱,开发的 「唐风人物」IP 被延展至各类投教产品。在活动开展方面,开源投教策划推出 「金融看得见」 奔赴系列、乐游系列和财商系列三大主题活动。尤为创新的是,结合年轻人生活方式与在地街区文化,开源证券推出了 「Citywalk」 城市打卡计划系列投教活动。该活动紧扣重要节点,走进热门街区、旅游景区、潮流地标等,将投教宣传轻松融入线下场景,形成市民触手可及的移动投教课堂。
这些 「破圈」 的投教创新,不仅让券商投教产品摆脱了 「说教感」,更精准触达 2200 万户新投资者中的不同群体,让金融知识以更易接受的方式传递,提升了新投资者的风险认知与投资素养。
不再是配角
投教如何全面嵌入投顾服务链?
在大财富管理时代,投教已不再是券商业务中的 「边缘配角」,而是逐渐成为投顾服务链的核心环节,从获客、活客到留客,全面嵌入投资者服务的全流程。
东海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陶圣禹向记者指出,投教在券商客户服务链条中扮演着多重重要角色:在获客阶段,投教是建立专业信任、筛选理性投资者的 「信任入口」;在活客阶段,通过行为引导和认知赋能,成为抑制非理性交易、深化服务粘性的 「行为导航」;在留客阶段,培育长期投资理念,构筑品牌认同与客户忠诚的 「关系基石」。
记者从业内获悉,不少券商已将投教与投顾服务深度融合,打造全流程陪伴服务。渤海证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将投资者教育全面嵌入投顾服务全流程:
在开户环节,同步完成 「风险测评+投教互动」,让投资者在开户初期就建立风险认知;
在投顾服务过程中,针对客户提出的疑问,配套专属投教内容;
此外,公司还会定期组织 「投教小课堂+投顾答疑」 联合活动,让投教知识与专业投顾建议形成互补,帮助投资者更全面地理解市场与产品。
开源证券则由普惠金融部牵头负责投教工作,持续协同经纪业务总部推进投教与投顾的融合。开源证券投教负责人表示,经纪业务总部组织投顾人员通过公域免费服务开展投教宣传,以及每周定期举办的线下投资者教育交流会等,让投教成为投顾与投资者建立联系的 「桥梁」。
资深券商人士分析认为,投教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券商未来精细化运营的重点方向。尤其对于 2200 万户新投资者而言,这种 「投教+投顾」 的全流程服务,能帮助他们逐步建立理性投资理念,减少因认知不足导致的投资风险,而这正是大财富管理时代投教价值重塑的核心意义所在。
封面图片来源: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211478322341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