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辉超市内部权力处在交接时刻。
3 月 20 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第六届董事会暂未聘任 CEO,为确保公司规范运作、保障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事项顺利开展,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 CEO 职责。永辉超市将按规定尽快完成 CEO 的选聘工作。
图片来源:永辉超市公告
此前,永辉超市宣布前 CEO「出局」,名创优品 CEO 叶国富担任改革组组长,在零售圈里已激起了千层浪。在永辉超市 3 月 17 日召开的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永辉超市宣布聘任多名高管,原 7 位副总裁有 6 人获得续聘。没有出现总裁人选。公司表示:「CEO 虚位以待,将全球招募。」 原 CEO 李松峰从公司管理层中 「出局」。
对于管理层的重大变动,永辉超市方面回应天顺财经时表示,永辉现在处于变革期,要发展就必须深度自我革新。过去三年,永辉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基于坚定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对组织架构进行相应调整,通过深度组织变革,应对更多的发展挑战。变革就会有阵痛,永辉将坚定信念,全力以赴,完成自我蜕变,破茧重生,给所有消费者和投资者一个 「新永辉」。
经历一番胖东来爆改后,永辉调改作用还未明显体现。从业绩表现来看,永辉超市近年来深陷经营泥潭,李松峰担任 CEO 期间,永辉超市在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分别亏损 39.44 亿元、27.63 亿元、13.29 亿元。2024 年预亏 14 亿元。累计亏损近百亿。
名创优品去年强势入股永辉,永辉持续亏损的局面还未改善。截至 2024 年 9 月底,永辉账面现金 38.46 亿元,总负债达 391.02 亿元,其中流动负债 226.43 亿元,偿债压力巨大。
股东变更加之业绩承压,永辉改革的迫切性日益凸显。
李松峰 「出局」 背后的博弈
根据此前公告,永辉超市的第六届董事会有 6 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其中,张轩松、张轩宁和李松峰为第五届董事会成员。而叶国富、张靖京和王永平三人来自名创优品集团,分别为名创优品集团执行董事和创始人、首席财务官和独立非执行董事。
据悉,在永辉拟成立的改革领导小组中,叶国富出任小组组长,永辉超市东来学习项目调改小组负责人、副总裁王守诚等多人为小组成员。从此前股东大会的表决结果来看,前永辉 CEO 李松峰的得票数仅为 10.49 亿票,占出席会议有效表决权的比例为 20.5976%。对于李松峰不再担任 CEO,董事张轩宁投下了唯一的反对票。
商业竞争的本质还是人才组织。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李松峰的 「出局」 ,有可能源于永辉超市创始人两兄弟张轩宁和张轩松在战略的分歧——永辉到底应该走线上路线还是线下路线。此前,张轩宁支持前 CEO 李松峰的数字化改造。张轩松更倾向于支持线下层面改革。
二是,京东集团持股比例已经很低,且不在董事会中,当前名创优品已成为永辉大股东。而在 2011 年~2020 年,李松峰先后历任京东移动技术部、平台交易研发部、中台共享技术部负责人,京东集团高级总监。2021 年 8 月,李松峰任永辉超市首席执行官 (CEO)。
今年 3 月 11 日,京东集团则发布股东减持公告,计划清仓永辉超市股份——旗下全资控股公司京东世贸拟减持不超过 2.66 亿股,占总股本的 2.94%,若全额减持将等于清仓退出。减持计划将于 4 月 2 日启动,7 月 1 日前完成。
多位零售行业人士对天顺财经分析,名创优品入股已数月,新 CEO 的人选,很可能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对外公布。而如今,改革领导小组代行 CEO 职责,更是被外界视为,叶国富或成永辉超市的 「无冕 CEO」。
2025 年关店潮下的转型之路
从去年 5 月开启 「胖改」 到现在,截至当前,永辉全国已有 41 家调改门店开业。3 月,永辉超市发布了继 2 月后今年全国第二批调改门店名单。其中,南京、苏州、昆明、南昌、宁德、漳州等 10 座城市为首开城市,将于 5 月底前完成调改,届时永辉超市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将达到 83 家 (含胖东来帮扶调改门店)。
但永辉持续的亏损正让投资者信心受挫,也让公司经营面临巨大压力。今年 1 月,在 2024 年业绩预告中,永辉超市就表示,2025 年将继续门店调改以及配套的战略转型工作,同时还将关闭一些长期亏损的尾部门店。
在 3 月 17 日召开的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叶国富进一步公布了永辉超市备受关注的门店调改计划:2025 年调改门店达 200 家左右,并关店 250 至 350 家,计划至 2026 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
这一大规模的关店计划一经公布,立刻在行业内引发轩然大波。3 月 18 日,东北永辉超市公众号发布 《永辉超市关于黑龙江、吉林地区门店闭店的说明与致歉》 称,永辉黑龙江、吉林共 12 家门店预计在今年 4 月 18 日停止经营。黑龙江当地零售企业比优特发布信息,称比优特承接永辉黑龙江、吉林共 12 家门店,更是标志着永辉关店已拉开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东大会上,叶国富提出了 「433 规划」,(四化、三力、三变)。主要举措有,大规模门店调改与关停、自有品牌开发及裸价直采,强化商品差异化和终端运营效率,全面效仿胖东来模式,从 「卖货架」 转向 「卖商品」,通过 「三提两降」(提人效、业绩、毛利,降成本、费用) 实现减亏目标杆。
叶国富指出,永辉超市不会销售任何名创优品的商品,名创优品将与永辉超市在打造自有品牌和供应链方面进行协同。他还透露,永辉的供应链大会即将召开,旨在引进更优质的头部供应链的供应商。
永辉的收缩并非个例。商超行业受电商冲击与消费疲软双重挤压,2024 年 57.4% 的超市企业销售额同比下滑,永辉未能幸免。永辉超市 2020 年门店数就已突破千家,但管理能力未同步提升,导致成本高企、坪效低下。早期过度依赖 「生鲜引流+地产租赁」 模式,在社区团购与即时零售崛起后失去竞争优势。
有零售分析师告诉天顺财经,永辉超市此次大规模的关店计划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员工安置问题、供应商关系处理以及消费者信任度的维护等。大量员工的离职或岗位调整,需要妥善安排,否则可能会引发劳动纠纷。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也可能因关店等因素受到影响。
「2025 年永辉超市的关键词是 『减亏』。」 叶国富在 3 月 17 日召开的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称,当前,国内线下商超面临大洗牌,但行业依然充满机遇。公司将聚焦面积在 2000 到 3000 平方左右的小型超市,以及有品质的社区超市,相信通过把产品做好,服务到位,线下商超一定仍有机会。
中国零售市场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需要产品差异化,更需要供应链纵向整合。如何在改革过程中保持供应链等层面的稳定和防止客户流失,都是永辉超市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天顺财经商业大消费编辑柳柳,关注消费商业,行业人士欢迎交流加微信:ST-L105,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liuliu@huxiu.com
文章标题:叶国富动刀,永辉大变天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44552.html
阅读原文:叶国富动刀,永辉大变天_天顺财经网
永辉超市内部权力处在交接时刻。
3 月 20 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鉴于公司第六届董事会暂未聘任 CEO,为确保公司规范运作、保障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事项顺利开展,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 CEO 职责。永辉超市将按规定尽快完成 CEO 的选聘工作。
图片来源:永辉超市公告
此前,永辉超市宣布前 CEO「出局」,名创优品 CEO 叶国富担任改革组组长,在零售圈里已激起了千层浪。在永辉超市 3 月 17 日召开的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永辉超市宣布聘任多名高管,原 7 位副总裁有 6 人获得续聘。没有出现总裁人选。公司表示:「CEO 虚位以待,将全球招募。」 原 CEO 李松峰从公司管理层中 「出局」。
对于管理层的重大变动,永辉超市方面回应天顺财经时表示,永辉现在处于变革期,要发展就必须深度自我革新。过去三年,永辉处于亏损状态,公司基于坚定走胖东来模式的品质零售路线,对组织架构进行相应调整,通过深度组织变革,应对更多的发展挑战。变革就会有阵痛,永辉将坚定信念,全力以赴,完成自我蜕变,破茧重生,给所有消费者和投资者一个 「新永辉」。
经历一番胖东来爆改后,永辉调改作用还未明显体现。从业绩表现来看,永辉超市近年来深陷经营泥潭,李松峰担任 CEO 期间,永辉超市在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分别亏损 39.44 亿元、27.63 亿元、13.29 亿元。2024 年预亏 14 亿元。累计亏损近百亿。
名创优品去年强势入股永辉,永辉持续亏损的局面还未改善。截至 2024 年 9 月底,永辉账面现金 38.46 亿元,总负债达 391.02 亿元,其中流动负债 226.43 亿元,偿债压力巨大。
股东变更加之业绩承压,永辉改革的迫切性日益凸显。
李松峰 「出局」 背后的博弈
根据此前公告,永辉超市的第六届董事会有 6 位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其中,张轩松、张轩宁和李松峰为第五届董事会成员。而叶国富、张靖京和王永平三人来自名创优品集团,分别为名创优品集团执行董事和创始人、首席财务官和独立非执行董事。
据悉,在永辉拟成立的改革领导小组中,叶国富出任小组组长,永辉超市东来学习项目调改小组负责人、副总裁王守诚等多人为小组成员。从此前股东大会的表决结果来看,前永辉 CEO 李松峰的得票数仅为 10.49 亿票,占出席会议有效表决权的比例为 20.5976%。对于李松峰不再担任 CEO,董事张轩宁投下了唯一的反对票。
商业竞争的本质还是人才组织。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李松峰的 「出局」 ,有可能源于永辉超市创始人两兄弟张轩宁和张轩松在战略的分歧——永辉到底应该走线上路线还是线下路线。此前,张轩宁支持前 CEO 李松峰的数字化改造。张轩松更倾向于支持线下层面改革。
二是,京东集团持股比例已经很低,且不在董事会中,当前名创优品已成为永辉大股东。而在 2011 年~2020 年,李松峰先后历任京东移动技术部、平台交易研发部、中台共享技术部负责人,京东集团高级总监。2021 年 8 月,李松峰任永辉超市首席执行官 (CEO)。
今年 3 月 11 日,京东集团则发布股东减持公告,计划清仓永辉超市股份——旗下全资控股公司京东世贸拟减持不超过 2.66 亿股,占总股本的 2.94%,若全额减持将等于清仓退出。减持计划将于 4 月 2 日启动,7 月 1 日前完成。
多位零售行业人士对天顺财经分析,名创优品入股已数月,新 CEO 的人选,很可能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对外公布。而如今,改革领导小组代行 CEO 职责,更是被外界视为,叶国富或成永辉超市的 「无冕 CEO」。
2025 年关店潮下的转型之路
从去年 5 月开启 「胖改」 到现在,截至当前,永辉全国已有 41 家调改门店开业。3 月,永辉超市发布了继 2 月后今年全国第二批调改门店名单。其中,南京、苏州、昆明、南昌、宁德、漳州等 10 座城市为首开城市,将于 5 月底前完成调改,届时永辉超市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门店将达到 83 家 (含胖东来帮扶调改门店)。
但永辉持续的亏损正让投资者信心受挫,也让公司经营面临巨大压力。今年 1 月,在 2024 年业绩预告中,永辉超市就表示,2025 年将继续门店调改以及配套的战略转型工作,同时还将关闭一些长期亏损的尾部门店。
在 3 月 17 日召开的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叶国富进一步公布了永辉超市备受关注的门店调改计划:2025 年调改门店达 200 家左右,并关店 250 至 350 家,计划至 2026 年完成所有存量门店的调整。
这一大规模的关店计划一经公布,立刻在行业内引发轩然大波。3 月 18 日,东北永辉超市公众号发布 《永辉超市关于黑龙江、吉林地区门店闭店的说明与致歉》 称,永辉黑龙江、吉林共 12 家门店预计在今年 4 月 18 日停止经营。黑龙江当地零售企业比优特发布信息,称比优特承接永辉黑龙江、吉林共 12 家门店,更是标志着永辉关店已拉开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东大会上,叶国富提出了 「433 规划」,(四化、三力、三变)。主要举措有,大规模门店调改与关停、自有品牌开发及裸价直采,强化商品差异化和终端运营效率,全面效仿胖东来模式,从 「卖货架」 转向 「卖商品」,通过 「三提两降」(提人效、业绩、毛利,降成本、费用) 实现减亏目标杆。
叶国富指出,永辉超市不会销售任何名创优品的商品,名创优品将与永辉超市在打造自有品牌和供应链方面进行协同。他还透露,永辉的供应链大会即将召开,旨在引进更优质的头部供应链的供应商。
永辉的收缩并非个例。商超行业受电商冲击与消费疲软双重挤压,2024 年 57.4% 的超市企业销售额同比下滑,永辉未能幸免。永辉超市 2020 年门店数就已突破千家,但管理能力未同步提升,导致成本高企、坪效低下。早期过度依赖 「生鲜引流+地产租赁」 模式,在社区团购与即时零售崛起后失去竞争优势。
有零售分析师告诉天顺财经,永辉超市此次大规模的关店计划可能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员工安置问题、供应商关系处理以及消费者信任度的维护等。大量员工的离职或岗位调整,需要妥善安排,否则可能会引发劳动纠纷。与供应商的合作关系也可能因关店等因素受到影响。
「2025 年永辉超市的关键词是 『减亏』。」 叶国富在 3 月 17 日召开的 2025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称,当前,国内线下商超面临大洗牌,但行业依然充满机遇。公司将聚焦面积在 2000 到 3000 平方左右的小型超市,以及有品质的社区超市,相信通过把产品做好,服务到位,线下商超一定仍有机会。
中国零售市场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需要产品差异化,更需要供应链纵向整合。如何在改革过程中保持供应链等层面的稳定和防止客户流失,都是永辉超市需要重点解决的难题。
#天顺财经商业大消费编辑柳柳,关注消费商业,行业人士欢迎交流加微信:ST-L105,新闻线索亦可邮件至 liuliu@huxiu.com
文章标题:叶国富动刀,永辉大变天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44552.html
阅读原文:叶国富动刀,永辉大变天_天顺财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