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焦 One(dingjiaoone) 原创
作者 | 苏琦
编辑 | 魏佳
秀珠最近想约朋友去泉州旅行,对于她这个生活在西北部城市的女孩来说,「看海」 是人生必做清单上的一个待办事项。
看着 「兰州-泉州」 直飞 1300 多元的单程机票,刚工作两年、手头不宽裕的她有些犯难,在不断刷新的过程中,她发现一张 「兰州-天津-泉州」 的中转机票,价格只要直飞的三分之一 (448 元),还能在天津多玩一天,她和朋友立马选择下单。
在旅途中,秀珠将这份 「机票省钱攻略」 发到了社交平台上,没想到在评论区炸出一堆课代表:银川转机吃滩羊、郑州中转喝胡辣汤、沈阳经停泡大澡堂……新发掘出的这类玩法,不仅让更多收入普通的人加入到旅游大军中来,还带火了一大批中转城市。在社交平台上,针对这些非著名旅游城市的 「一日游特种兵攻略」 帖子多了起来,点赞评论常常过千。
更广阔的人群、更多元的目的地、更实惠的价格——大众旅游,火了。
以往说起旅游,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 「贵」 和 「挤」,不管是高价机票还是高端酒店,都让旅游成了精英商旅和城市白领的 「专属奢侈品」。
但现在,有了这类比高铁还便宜的中转机票,很多没坐过飞机的人群——大学生、小镇宝妈、银发族等,也开始尝试飞到另一个城市散心,中途还能多玩一站。再加上酒旅集团这两年在下沉市场布局开店,旅行正在变得越来越普惠。
不过,旅游大众化了,游客们需要的服务却更加精细了。对于从业者来说,「变中寻机」 的新阶段已经到来,提前把握趋势、优化服务的企业,已经淘到真金。
多玩一个城市,花的钱还少了
博主 「自罚一杯奶茶」 最近辞职了,存款不多的她准备开启 「全国巡旅」,为了节省开支,她预订了 「福州-西安-张掖」 的中转机票,一次旅程就能体验两座北方城市。
没想到结果超出预期。航空公司在中转城市提供免费的机场住宿、行李寄存、餐食和机场往返大巴,不仅为她节省了不少预算,还提升了旅途便利。
她早上 8 点半坐机场大巴前往西安市区,吃了一碗羊肉泡馍之后,沿着」 鼓楼-回民街-钟楼-墨宝古玩街-碑林博物馆」 的路线开启了溜达之旅,还在大雁塔拍到了最美夕阳,在大唐不夜城打卡了夜景。晚上和朋友吃完铜锅涮肉,坐机场大巴返回酒店休息,第二天早上七点多飞下一站。
这一天行程虽满却极具性价比,「一两百块钱就可以玩遍西安老城区」,该用户表示。
在济南上学的大学生豪豪也有同样的 「多玩一城」 经历,他和朋友相约去新疆旅游,因为直飞机票太贵,就退一步买了中转票,在银川中转,价格大约是直飞的一半。
他在做攻略时注意到,这种玩法又被称为 「多玩一城」,不少人都在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中转站的一日游/半日游攻略,本地网友还会在评论区帮着优化路线,推荐 「本地人最爱餐厅」「附近酒店」 等。
在银川机场存完行李,豪豪看到机场里有不少当地景点的宣传页,有的地图上面还仔细标注了路线和门票价格。在西北特有的天高云淡的秋季,一行人从自强巷 (「这里是银川」 打卡点) 逛到承天寺塔,再逛到中山公园,吃了一份手抓羊肉后赶回机场。
他和朋友们约定好,之后还要多找类似的路线一起打卡。「这种旅行方式适合大学生积累旅游阅历,大家都想在一趟行程里多吃多玩,还少花钱。」
这种中转路线因为多加了一城,更加适合不赶时间、追求性价比的人群,比如学生党、自由职业者和时间相对宽松的非一线城市职工等。
这两年,文溪自己在老家做点小生意,压力大的时候,也会找个工作日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待几天散散心。这种中转机票,很适合像她这样既不想花太多钱,又想找个地方感受慢节奏的人。
她还观察到,以前老家的亲戚们不太爱出门,现在旅游的频次却越来越高,去的地方也越来越小众。今年春节,文溪家连拜年都省了,因为很多亲朋好友都不在家,而是在大年三十之后选择全家一起出去 「旅行过年」,为了节省成本,他们也会选择中转机票的方式。
文溪也是这两年慢慢爱上旅行,她告诉 「定焦 One」,一方面旅游越来越像是这个时代的 「生活调味剂」,花小钱换开心;另一方面,她以前在一线城市打拼,常年下班都见不到夕阳,现在 「回流」 到老家,有了许多可支配的时间,更想报复性旅行。
最关键的是,以前提到旅游大家都觉得很贵,现在旅游却越来越 「普惠」 了。一来,占旅行支出大头的机票价格因为增加中转站而降低,而来,多个城市的住宿条件改善,可以花低于一线城市酒店的钱,享受相似的体验。这让三四线城市收入并不高的人,也开始低成本享受旅行。
从候机大厅到智能客房,大众旅游重塑产业链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人群和旅游目的地都在扩容,传统的服务模式与主流产品已难以满足最新的需求。
过去,国内旅游市场的主流产品针对的是商旅和白领人群,无论是交通、住宿还是目的地的接待服务,都相对标准化。现在,大众旅游越来越火,一场由旅游行业上下游产业链推动的服务升级也已经启动,体现在交通、住宿的方方面面。
在南昌上大学的小雨近期准备去青岛给朋友过生日,第一次坐飞机的她既紧张又雀跃,总是担心自己不会过安检或者找不到地方。她提前查了攻略,了解清楚值机、托运、安检的种种流程以及哪些东西不能带上飞机,为了避免误机,提前三个小时她就已经坐在了登机口附近。
2023 年有报道指出,中国民航局统计显示,我国乘坐过飞机出行的人数仅为 3 亿多。这也意味着,还有 10 亿多人和小雨一样此前没坐过飞机。
另外有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国内民航客运大盘平均每年大约新增 3000 多万首次乘机旅客。五年新增 1.5 亿 「小白飞友」,证明大量潜在人群也有旅行需求。
一趟旅行,除了来回机票,到了目的地之后的交通也是旅途体验的重要一环。文溪这两年去了不少县城旅行,她发现这些地方的交通并没有想象中便利,市内缺乏地铁、打车等交通系统,只能坐固定班次的公交。
这种 「小交通」 的出行焦虑,也在被 OTA 平台解决。她发现,通过 OTA 平台,不仅可以解决机票、火车票、打车这类需求,还有优惠券可以使用,换座城市直接切换。
住宿则是旅途中另一大容易踩坑的环节,当休闲化旅游成为一种新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在路上的人开始关注住宿的舒适度。
在多数人的印象及体验中,县城酒店总是与 「脏乱旧」 绑定在一起。但是近年来,各大酒店集团由一线成熟市场向低线空白市场渗透,汉庭、全季、美豪、莫林等连锁酒店正在逐渐取代本地的单体酒店,不少城市的酒店舒适度已经有所改善。
去石家庄散心的欢欢就发现,石家庄某县级市的连锁酒店便宜、干净,甚至还有一股 「亚朵味」。她解释,房间的电器和窗帘由智能音箱声控,冰箱里有免费的无糖可乐,大厅有免费的咖啡、饮品,免费洗衣房、健身房等设施也一应俱全,「体验感不比一线城市的酒店差,但性价比高多了」。
等到了旅行目的地,当地文旅部门和商家提供的服务也是重中之重。近两年,这社交平台上,不少城市文旅策划了一系列服务来 「花式宠游客」,也因此圈粉无数。
比如在景区管理上,有的城市通过电子证照系统实现 「免证入园」,覆盖特殊人群 (如老年人、退役军人),并依托大数据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客流;在地接服务上,有的城市在机场和地铁推出免费的摆渡票和休息站,并延长地铁运营时间;在销售带动上,有的城市宣传 「演唱会+旅游」「滑雪+旅游」,为游客提供包车+买票的旅行套餐。游客们的情绪价值和实际体验都被拉满。
现在游客出门一趟,从出发到落地,每一个环节都正在被重塑。
谁吃到了大众旅游的红利?
产业链的共同发力,让大众旅游的雪球越滚越大。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4 年,国内出游人次 56.15 亿,同比增长 14.8%。其中,城镇居民国内出游人次 43.70 亿,同比增长 16.3%;农村居民国内出游人次 12.45 亿,同比增长 9.9%。大家也更愿意花钱了,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 5.75 万亿元,同比增长 17.1%。
提前对大众旅游市场进行布局的从业者,也进入收获期。
多个酒旅龙头品牌在下沉市场积极布局,到县城 「抢生意」,获得了不错的酒店数量增速和城市覆盖度。多家头部酒店集团披露的财报数据显示,低线城市成为经营向好的重要力量。
2024 年,非一线城市的景区通过非遗体验、无人机观光等业态,吸引游客量显著增加。有数据显示,仅 2025 年春节假期,安徽歙县累计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 18.39%,广西南丹县的各地游客量同比增长 50.47%,河南汤阴县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 38%,为 2025 年的整体增长开了一个好头。
未来,中国旅游市场将从过去以一线城市为主体的 「倒金字塔」 结构,逐渐转变为以非一线城市为核心的大众旅游市场 「橄榄型」 结构。
全民旅游热还在继续,旅游行业各个链条还需要进一步打通。旅游从业者翘首以盼的清明小长假、五一假期即将来临,拼真功夫的时候也到了。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豪豪、文溪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