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
  • 热门
  • 所有
  • 外汇
  • 24 小时
  • 期货
  • 基金
  • 贵金属
  • 股票
光大银行真该反思了

光大银行真该反思了

2025 年 3 月 26 日

全球央行买不停 黄金成储备资产的 「稳定锚」

2025 年 9 月 10 日

多晶硅、工业硅期货部分合约交易限额调整

2025 年 9 月 10 日
「十四五」时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有哪些立法措施?司法部:加强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法规制度供给

「十四五」 时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有哪些立法措施?司法部:加强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法规制度供给

2025 年 9 月 10 日
广告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降息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降息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2025 年 9 月 10 日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降息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降息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2025 年 9 月 10 日
深圳核心资产拍卖或引发退市预警 皇庭国际能否成功「渡劫」?

深圳核心资产拍卖或引发退市预警 皇庭国际能否成功 「渡劫」?

2025 年 9 月 10 日

20cm 速递|2025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今日在京举行,共同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

2025 年 9 月 10 日

A 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 (2025-09-09)

2025 年 9 月 10 日

A 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 (2025-09-09)

2025 年 9 月 10 日

我国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突破 1.9 万亿元

2025 年 9 月 10 日

每经热评︱减持以 「让渡市场参与机会」 同花顺董事长真的说错了吗?

2025 年 9 月 10 日
9月9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附新闻联播)

9 月 9 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 (附新闻联播)

2025 年 9 月 10 日
金桂财经
广告
2025 年 9 月 10 日 星期三
联系我们
合作建议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 登录& 注册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首页
  • 24 小时
  • 全球金融
  • 股市风云
  • 基金动态
  • 金财眼
  • 期货新闻
  • 期货研报
  • 外汇市场
  • 贵金属
  • 未来科技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金桂财经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光大银行真该反思了

来自 金桂财经
2025 年 3 月 26 日
在 外汇
0


2025 年刚开年,作为中国领先商业银行之一的光大银行,违规罚单接踵而至,其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被罚了近 2000 万元。而回顾过去的 2024 年,光大银行也累计被罚超过了 2000 万元。

 

就在几天前,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光大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百万元;对其受贿所得财物及孰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天顺财经 ESG 组,李晓鹏在任时曾在内部搞了个 「河南帮」,不只是光大银行,光大集团里重要岗位都是李晓鹏的人,跟着一起捞钱。另据媒体公开报道,2020 年至 2023 年间,光大系落马的 14 名高管中有 7 名籍贯为河南,含 「豫」 量极高。

 

在李晓鹏落马后,从一系列处罚事实来看,光大银行的内部管理问题依旧存在。

 

实际上,如果要问国内哪个行业 ESG 的表现相对更好,银行业是不得不提的行业之一。因为得益于政策的先导性与自身在国际视野下的影响力需求,我国银行 ESG 整体 ESG 评级表现优秀,且尾部评级极少。光大银行在明晟 (MSCI) 去年底发布的 ESG 评级结果中也被提升至 AA 级,实现了评级结果两年连续提升。

 

但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一边是频繁被罚、一边是评级提升,光大银行 ESG 治理背后存在着怎样的矛盾?

 

接连被罚,管理存漏洞

 

今年 1 月 17 日,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行就被扬州金融监管分局罚了 60 万元,连带分行金融部总经理也被罚款 6 万元。

 

紧接着,1 月 27 日光大银行因 11 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201.77033 万元,罚款 1677.06009 万元。涉及的违法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违反账户管理规定、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

 

同时,时任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兼反洗钱管理中心总经理在内的 12 名责任人受到监管 1 万元到 18 万元的罚款,多人同时遭到警告。

当事人名称 违法行为类型 罚款金额
于某一 (时任光大银行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兼反洗钱管理中心总经理) 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18 万元
陈某薇 (时任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云缴费事业中心高级业务总监)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5 万元
曾某 (时任光大银行北京分行电子银行部云缴费产品处副处长)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5 万元
蔡某杰 (时任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联席总经理) 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 11.1 万元
魏某 (时任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审批部总经理) 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 15 万元
柴某军 (时任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4.5 万元
王某兵 (时任光大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3.5 万元
张某宁 (时任光大银行零售与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3.5 万元
王某林 (时任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总经理)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 4.5 万元
郭某 (时任光大银行零售与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1 万元
王某 (时任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数据服务中心副总经理) 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3.5 万元
苏某宇 (时任光大银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 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 1 万元

图源:天顺财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公示制图

 

到了 2 月 8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 150 万元。同时,多名高管因相关违规行为受到警告、罚款及终身禁业等处分。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

 

光大银行被处罚并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近年来,光大银行频遭监管层大额罚单处罚,成为了金融行业焦点。例如 2024 年同期开年两个月内,其罚款同样超过了 900 万元。

 

在光大银行发布的 《2023 年度社会责任 (环境、社会及治理) 报告》 中,明确将合规运营、隐私和数据安全、公司治理等议题列为对自身和利益相关方均非常重要的议题。的确,对于银行 ESG 治理而言,内控制度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石,但就罚款事实来看,其在合规运营方面存在一定漏洞。

 

从银行风险管理的角度上看,贷款 「三查」 制度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防线,但光大银行在 2024 年出现不少因贷款 「三查」 不到位而被罚款的现象,例如其重庆分行、济宁分行曾在 2024 年分别被罚款 50 万元、90 万元。这也与其报告中 「构建职责明确清晰、流程简洁高效、监督全面到位的风险内控三道防线体系」 相冲突。

 

从公司治理方面看,光大银行的 ESG 报告明确写有 「反腐败制度建设」: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对任职领导干部开展干部廉政谈话及专题警示教育。但在过去几年的金融反腐浪潮中,光大银行却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之一。

 

原因是光大银行高层存在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其首先体现在董事长职位的频繁更迭与腐败案件的频发。据公开报道,2023 年 10 月,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因 「违规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利」,「既想当官又想发财,长期以权谋私」 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被 「双开」。

 

中国光大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也在任职光大集团期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2024 年 12 月 10 日,唐双宁因贪污、受贿案一审宣判,被判处有期徒刑 12 年,并处罚金 130 万元。

 

两任董事长因贪腐被查,且时间跨度长达 15 年,暴露了这家股份制大行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除了董事长以外,光大银行高管团队在近三年也有不少人因贪腐落马,包括光大银行前副行长张华宇、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张博、光大控股前行政总裁陈爽等。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银行曾在 2023 年 5 月被有关部门裁定厦门分行履行反诈主体责任不到位,还在 2024 年 1 月被曝出无锡分行员工存在业内涉刑案件,反映出其在 「G(公司治理)」 方面还有可优化的空间。

 

天顺财经 ESG 组梳理光大银行人事变动历史发现,其行长一职经历了 「五年五换」。一位行业分析师告诉天顺财经 ESG 组,优秀人才在光大工作时间较短,多在任职高管两三年后升任调离,使得战略不容易落地,这也为其公司治理的可持续性带来了挑战。

 

减碳效应明显,

消费者保护欠缺

 

减碳是中国银行业 ESG 治理关注的重点,原因是除了各家银行自身能做好减碳外,还能通过绿色信贷支持减碳项目运营。

 

从 「E(环境)」 层面分析,从光大银行发布的 《2023 年度社会责任 (环境、社会及治理) 报告》 来看,其碳排放总量 (范围一+范围二) 为 51403 吨二氧化碳,比 2022 年下降 15.72%,碳排放总量相较国内其他股份制银行处于领先地位。

 

以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来看,光大银行为 1.08 吨/人,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为 2.29 吨/人、4.25 吨/人、3.8 吨/人。

 

图源: 光大银行 《2023 年度社会责任 (环境、社会及治理) 报告》

而在绿色信贷方面,2023 年该行绿色贷款余额 3137.62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57.44%,2022 年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也近六成。而通过查询光大银行 2024 年半年报发现,其绿色贷款余额 4,034.05 亿元,相比 2023 年末增长 28.57% 至 896.43 亿元。数据说明光大银行的确在努力推进 「绿色金融」 建设,这一点值得肯定,可能也是其 ESG 评级跃升的原因之一。

 

但在 「S(社会)」 层面,光大银行在消费者保护方面做得还不够。一方面在维权平台 「黑猫投诉」 上,光大银行累计投诉量已超 1 万例,近 30 天内投诉量达 236 起。投诉对象多指向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投诉问题涉及乱收费、暴力催收等等。

 

图源:黑猫投诉 

另一方面,光大银行年报也凸显出消费者投诉呈快速增长趋势。光大银行在 2023 年报中披露,年内共受理消费者投诉 414109 笔,投诉总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为北京市、广东省、河南省。

 

到了 2024 年半年报中,受理消费投诉披露为 313526 笔,投诉总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为北京市、广东省和福建省,仅半年时间投诉量便达到前一年的 75%,足以说明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4 年 5 月,光大银行曾因投诉处理内部控制不严行为被罚款 20 万元。

 

在光大银行 ESG 报告中曾提到,始终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客户服务等工作质效,但从一系列数据及事实来看,光大银行在消费者保护层面仍需努力。

 

业绩承压,逾期贷款增长较快

 

天顺财经 ESG 组认为,之所以强调企业需要做好 ESG,是因为 ESG 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以商业银行为例,对顾客、员工利益诉求的重视能够使其在存贷两端赢得更多信任,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实现更好的财务绩效表现。而商业银行对于 ESG 的投入与重视,又会使其获得良好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

 

反之,若公司对于 ESG 治理缺乏全面重视,那么则可能导致业绩与口碑的螺旋下滑。

 

从光大银行营业收入来看,其 2024 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 1024 亿元,同比 2023 年下滑 8.76%;净利润为 384 亿元,同比增长 1.92%。

 

天顺财经妙投研究员刘国辉认为,在营收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光大银行利润增长更多是靠减少计提减值准备来实现,并非通过经营向好实现。

 

在决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键指标净息差上,2019 年-2023 年净息差分别为 2.31%、2.29%、2.16%、2.01%、1.74%,2024 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探至 1.54%。

 

而在资产质量方面,光大银行 2019-2023 年不良率分别为 1.56%、1.38%、1.25%、1.25%、1.25%,近三年下降不明显,但与位于前列的招行、兴业、中信相比略高,反映出光大银行的风控能力一般,或客群质量较为一般,较优秀银行有差距。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光大银行在逾期贷款方面增长较快,据半年报显示逾期贷款上半年同比增长 16.43% 至 858.24 亿。其中,3 个月以内的短期逾期规模增长较快,从 2023 年 318.61 亿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417.93 亿,增幅达 31.17%,反映出资产质量可能有恶化迹象。

 

拨备覆盖率方面,光大银行 2020-2023 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182.71%、187.02%、187.93%、181.27%,2024 年中进一步降至 172.45%。据安永数据显示,2023 年上市银行加权平均拨备覆盖率为 240.10%。

 

刘国辉指出,光大的拨备覆盖率与优秀银行相比相去甚远,如招行拨备覆盖率 2023 年达到 437.70%,这意味着光大后续通过减少拨备计提来增加利润的空间比较有限,制约了利润增长空间。

 

回溯历史,作为中国最早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股份制银行之一,光大银行曾在多个领域实现行业领先。但如今不仅在业绩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局,在公司治理端也面临着合规乱象。

 

在经历反腐风波、高管更换等一系列重大变动后,光大银行亟待加强企业治理能力,否则其风险敞口可能进一步暴露,加剧市场对其长期稳健性的担忧。

文章标题:光大银行真该反思了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57215.html

阅读原文:光大银行真该反思了_天顺财经网


YOU MAY ALSO LIKE

苹果推出 iPhone 17 系列

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盘中创 10 个月新高 为何走强?后续如何走?

2025 年刚开年,作为中国领先商业银行之一的光大银行,违规罚单接踵而至,其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被罚了近 2000 万元。而回顾过去的 2024 年,光大银行也累计被罚超过了 2000 万元。

 

就在几天前,黑龙江省大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光大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晓鹏受贿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六百万元;对其受贿所得财物及孰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天顺财经 ESG 组,李晓鹏在任时曾在内部搞了个 「河南帮」,不只是光大银行,光大集团里重要岗位都是李晓鹏的人,跟着一起捞钱。另据媒体公开报道,2020 年至 2023 年间,光大系落马的 14 名高管中有 7 名籍贯为河南,含 「豫」 量极高。

 

在李晓鹏落马后,从一系列处罚事实来看,光大银行的内部管理问题依旧存在。

 

实际上,如果要问国内哪个行业 ESG 的表现相对更好,银行业是不得不提的行业之一。因为得益于政策的先导性与自身在国际视野下的影响力需求,我国银行 ESG 整体 ESG 评级表现优秀,且尾部评级极少。光大银行在明晟 (MSCI) 去年底发布的 ESG 评级结果中也被提升至 AA 级,实现了评级结果两年连续提升。

 

但值得探究的问题是,一边是频繁被罚、一边是评级提升,光大银行 ESG 治理背后存在着怎样的矛盾?

 

接连被罚,管理存漏洞

 

今年 1 月 17 日,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分行就被扬州金融监管分局罚了 60 万元,连带分行金融部总经理也被罚款 6 万元。

 

紧接着,1 月 27 日光大银行因 11 项违法行为被中国人民银行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201.77033 万元,罚款 1677.06009 万元。涉及的违法类型包括但不限于违反账户管理规定、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等。

 

同时,时任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兼反洗钱管理中心总经理在内的 12 名责任人受到监管 1 万元到 18 万元的罚款,多人同时遭到警告。

当事人名称 违法行为类型 罚款金额
于某一 (时任光大银行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兼反洗钱管理中心总经理) 违反账户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18 万元
陈某薇 (时任光大银行电子银行部云缴费事业中心高级业务总监)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5 万元
曾某 (时任光大银行北京分行电子银行部云缴费产品处副处长)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5 万元
蔡某杰 (时任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联席总经理) 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 11.1 万元
魏某 (时任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审批部总经理) 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 15 万元
柴某军 (时任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4.5 万元
王某兵 (时任光大银行公司业务部副总经理)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3.5 万元
张某宁 (时任光大银行零售与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3.5 万元
王某林 (时任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总经理)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 4.5 万元
郭某 (时任光大银行零售与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1 万元
王某 (时任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数据服务中心副总经理) 未按规定报送大额交易报告或者可疑交易报告 3.5 万元
苏某宇 (时任光大银行运营管理部副总经理) 与身份不明的客户进行交易 1 万元

图源:天顺财经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行政处罚公示制图

 

到了 2 月 8 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因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 150 万元。同时,多名高管因相关违规行为受到警告、罚款及终身禁业等处分。

 

图源: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

 

光大银行被处罚并不是今年才有的现象。近年来,光大银行频遭监管层大额罚单处罚,成为了金融行业焦点。例如 2024 年同期开年两个月内,其罚款同样超过了 900 万元。

 

在光大银行发布的 《2023 年度社会责任 (环境、社会及治理) 报告》 中,明确将合规运营、隐私和数据安全、公司治理等议题列为对自身和利益相关方均非常重要的议题。的确,对于银行 ESG 治理而言,内控制度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基石,但就罚款事实来看,其在合规运营方面存在一定漏洞。

 

从银行风险管理的角度上看,贷款 「三查」 制度是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防线,但光大银行在 2024 年出现不少因贷款 「三查」 不到位而被罚款的现象,例如其重庆分行、济宁分行曾在 2024 年分别被罚款 50 万元、90 万元。这也与其报告中 「构建职责明确清晰、流程简洁高效、监督全面到位的风险内控三道防线体系」 相冲突。

 

从公司治理方面看,光大银行的 ESG 报告明确写有 「反腐败制度建设」:建立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对任职领导干部开展干部廉政谈话及专题警示教育。但在过去几年的金融反腐浪潮中,光大银行却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之一。

 

原因是光大银行高层存在较严重的腐败问题,其首先体现在董事长职位的频繁更迭与腐败案件的频发。据公开报道,2023 年 10 月,光大集团原董事长李晓鹏因 「违规借用管理和服务对象钱款、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利用职权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利」,「既想当官又想发财,长期以权谋私」 等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被 「双开」。

 

中国光大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唐双宁也在任职光大集团期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2024 年 12 月 10 日,唐双宁因贪污、受贿案一审宣判,被判处有期徒刑 12 年,并处罚金 130 万元。

 

两任董事长因贪腐被查,且时间跨度长达 15 年,暴露了这家股份制大行在内控制度建设方面存在明显不足。除了董事长以外,光大银行高管团队在近三年也有不少人因贪腐落马,包括光大银行前副行长张华宇、光大银行首席业务总监张博、光大控股前行政总裁陈爽等。

 

值得一提的是,光大银行曾在 2023 年 5 月被有关部门裁定厦门分行履行反诈主体责任不到位,还在 2024 年 1 月被曝出无锡分行员工存在业内涉刑案件,反映出其在 「G(公司治理)」 方面还有可优化的空间。

 

天顺财经 ESG 组梳理光大银行人事变动历史发现,其行长一职经历了 「五年五换」。一位行业分析师告诉天顺财经 ESG 组,优秀人才在光大工作时间较短,多在任职高管两三年后升任调离,使得战略不容易落地,这也为其公司治理的可持续性带来了挑战。

 

减碳效应明显,

消费者保护欠缺

 

减碳是中国银行业 ESG 治理关注的重点,原因是除了各家银行自身能做好减碳外,还能通过绿色信贷支持减碳项目运营。

 

从 「E(环境)」 层面分析,从光大银行发布的 《2023 年度社会责任 (环境、社会及治理) 报告》 来看,其碳排放总量 (范围一+范围二) 为 51403 吨二氧化碳,比 2022 年下降 15.72%,碳排放总量相较国内其他股份制银行处于领先地位。

 

以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来看,光大银行为 1.08 吨/人,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分别为 2.29 吨/人、4.25 吨/人、3.8 吨/人。

 

图源: 光大银行 《2023 年度社会责任 (环境、社会及治理) 报告》

而在绿色信贷方面,2023 年该行绿色贷款余额 3137.62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57.44%,2022 年绿色贷款余额同比增长也近六成。而通过查询光大银行 2024 年半年报发现,其绿色贷款余额 4,034.05 亿元,相比 2023 年末增长 28.57% 至 896.43 亿元。数据说明光大银行的确在努力推进 「绿色金融」 建设,这一点值得肯定,可能也是其 ESG 评级跃升的原因之一。

 

但在 「S(社会)」 层面,光大银行在消费者保护方面做得还不够。一方面在维权平台 「黑猫投诉」 上,光大银行累计投诉量已超 1 万例,近 30 天内投诉量达 236 起。投诉对象多指向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投诉问题涉及乱收费、暴力催收等等。

 

图源:黑猫投诉 

另一方面,光大银行年报也凸显出消费者投诉呈快速增长趋势。光大银行在 2023 年报中披露,年内共受理消费者投诉 414109 笔,投诉总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为北京市、广东省、河南省。

 

到了 2024 年半年报中,受理消费投诉披露为 313526 笔,投诉总量排名前三的地区为北京市、广东省和福建省,仅半年时间投诉量便达到前一年的 75%,足以说明问题。值得一提的是,在 2024 年 5 月,光大银行曾因投诉处理内部控制不严行为被罚款 20 万元。

 

在光大银行 ESG 报告中曾提到,始终将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客户服务等工作质效,但从一系列数据及事实来看,光大银行在消费者保护层面仍需努力。

 

业绩承压,逾期贷款增长较快

 

天顺财经 ESG 组认为,之所以强调企业需要做好 ESG,是因为 ESG 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以商业银行为例,对顾客、员工利益诉求的重视能够使其在存贷两端赢得更多信任,获取竞争优势,从而实现更好的财务绩效表现。而商业银行对于 ESG 的投入与重视,又会使其获得良好的品牌效应,进一步强化竞争优势。

 

反之,若公司对于 ESG 治理缺乏全面重视,那么则可能导致业绩与口碑的螺旋下滑。

 

从光大银行营业收入来看,其 2024 年前三季度共实现营业收入 1024 亿元,同比 2023 年下滑 8.76%;净利润为 384 亿元,同比增长 1.92%。

 

天顺财经妙投研究员刘国辉认为,在营收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光大银行利润增长更多是靠减少计提减值准备来实现,并非通过经营向好实现。

 

在决定银行经营绩效的关键指标净息差上,2019 年-2023 年净息差分别为 2.31%、2.29%、2.16%、2.01%、1.74%,2024 年上半年进一步下探至 1.54%。

 

而在资产质量方面,光大银行 2019-2023 年不良率分别为 1.56%、1.38%、1.25%、1.25%、1.25%,近三年下降不明显,但与位于前列的招行、兴业、中信相比略高,反映出光大银行的风控能力一般,或客群质量较为一般,较优秀银行有差距。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光大银行在逾期贷款方面增长较快,据半年报显示逾期贷款上半年同比增长 16.43% 至 858.24 亿。其中,3 个月以内的短期逾期规模增长较快,从 2023 年 318.61 亿至 2024 年上半年的 417.93 亿,增幅达 31.17%,反映出资产质量可能有恶化迹象。

 

拨备覆盖率方面,光大银行 2020-2023 年拨备覆盖率分别为 182.71%、187.02%、187.93%、181.27%,2024 年中进一步降至 172.45%。据安永数据显示,2023 年上市银行加权平均拨备覆盖率为 240.10%。

 

刘国辉指出,光大的拨备覆盖率与优秀银行相比相去甚远,如招行拨备覆盖率 2023 年达到 437.70%,这意味着光大后续通过减少拨备计提来增加利润的空间比较有限,制约了利润增长空间。

 

回溯历史,作为中国最早推进国际化战略的股份制银行之一,光大银行曾在多个领域实现行业领先。但如今不仅在业绩陷入增长乏力的困局,在公司治理端也面临着合规乱象。

 

在经历反腐风波、高管更换等一系列重大变动后,光大银行亟待加强企业治理能力,否则其风险敞口可能进一步暴露,加剧市场对其长期稳健性的担忧。

文章标题:光大银行真该反思了

文章链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157215.html

阅读原文:光大银行真该反思了_天顺财经网

Search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一周热门

全球央行买不停 黄金成储备资产的 「稳定锚」

2025 年 9 月 10 日

多晶硅、工业硅期货部分合约交易限额调整

2025 年 9 月 10 日
「十四五」时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有哪些立法措施?司法部:加强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法规制度供给

「十四五」 时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有哪些立法措施?司法部:加强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法规制度供给

2025 年 9 月 10 日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降息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降息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2025 年 9 月 10 日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降息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降息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2025 年 9 月 10 日
深圳核心资产拍卖或引发退市预警 皇庭国际能否成功「渡劫」?

深圳核心资产拍卖或引发退市预警 皇庭国际能否成功 「渡劫」?

2025 年 9 月 10 日

20cm 速递|2025 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今日在京举行,共同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

2025 年 9 月 10 日

A 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 (2025-09-09)

2025 年 9 月 10 日

A 股盘前市场要闻速递 (2025-09-09)

2025 年 9 月 10 日

我国期货市场资金总量突破 1.9 万亿元

2025 年 9 月 10 日
金桂财经

2025 年 9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  
« 8 月    

近期动态

  • 全球央行买不停 黄金成储备资产的 「稳定锚」
  • 多晶硅、工业硅期货部分合约交易限额调整
  • 「十四五」 时期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有哪些立法措施?司法部:加强无人驾驶、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法规制度供给
  •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降息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 投资者押注美联储降息 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
  • 深圳核心资产拍卖或引发退市预警 皇庭国际能否成功 「渡劫」?
广告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关于本站
  • 联系我们
  • 隐私政策
没有结果
查看所有结果
  • 登录& 注册

Copyright © 2025 广州金桂广告传媒有限公司. 粤 ICP 备 2025390655 号

  • 登录
  • 注册
忘记密码?
Lost your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or email address. You will receive a link to create a new password via email.
body::-webkit-scrollbar { width: 7px; } body::-webkit-scrollbar-track { border-radius: 10px; background: #f0f0f0; } body::-webkit-scrollbar-thumb { border-radius: 50px; background: #dfdbd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