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蔡鼎 宋欣悦 兰素英 每经编辑 何小桃 兰素英
◆ 当地时间 3 月 28 日,美股遭遇 「黑色星期五」。「打崩」 美股的,是密歇根大学公布的 3 月消费者调查终值数据。《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梳理发现,自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密歇根大学 6 次发布调查结果,美股出现 5 次抛售。而在美股大跌的同时,长期以来被视为 「避风港」 的美元也一反常态,持续下跌,美元指数从今年 1 月高点以来已经跌去 5.38%。
◆ 7.9 级强震已致缅甸 1007 人遇难;马斯克宣布 xAI 收购 X,打造千亿美元 AI 巨头;「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 挂牌股价 「过山车」;黄金一度升至 3086 美元,刷新年内第 18 个新高。更多内容,尽在 《一周国际财经》。
一所大学 「打崩」 美股!市场担忧 「特朗普衰退」,美元也无法避险了
本周的最后一个交易日 (3 月 28 日),由于 「特朗普关税」 临近,且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正在崩溃,美股遭遇 「黑色星期五」:
标普 500 指数跌 1.97%,报 5580.94 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 2.7%,报 17322.99 点;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跌 1.69%,报 41583.9 点。
这是美股年内第二大单日跌幅,年初至今仅有 3 月 10 日的 「黑色星期一」 跌幅比这更大。
3 月迄今,纳指已有多达五次跌幅超过 2%。美股科技 「七巨头」 市值一夜合计蒸发约 5042 亿美元。3 月也是 2022 年 6 月以来单月跌幅最大的一个月。
「打崩」 美股的,是密歇根大学公布的 3 月消费者调查终值数据。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 (短期通胀预期) 从 4.9% 上修至 5%,创 2022 年 11 月来新高。长期通胀预期上修至 4.1%,是 1993 年来的新高,前一个月为 3.5%。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 (以下简称 「每经记者」) 梳理发现,自特朗普当选总统以来,密歇根大学 6 次发布调查结果,美股出现 5 次抛售。
此外,紧盯数据的亚特兰大联储 GDPNow 模型进一步将美国一季度 GDP 年化季率增速下调至-2.8%。
长期以来被视为 「避风港」 的美元如今却一反常态,持续下跌,美元指数从今年 1 月高点以来已经跌去 5.38%。
与美元形成对比的是,国际金价续创新高——周五伦敦现货黄金涨 0.9%,报 3084.11 美元/盎司。
这种动荡背后的唯一解释是——特朗普。
通胀指标 「双杀」,长期通胀预期创 1993 年来新高
3 月 28 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核心 PCE 物价指数 2 月同比上涨 2.79%,为 2024 年 12 月以来新高,超过预期的 2.7% 和前值 2.6%;核心 PCE 物价指数环比上涨 0.4%,超出预期和前值,创 2024 年 1 月以来新高。
PCE(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是指个人消费支出,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支出的重要指标。PCE 数据包括商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但不包括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的购买支出。它是美联储最关注的通胀指标之一,是其制定货币政策时重点参考的数据,因而受到市场高度关注。
在核心 PCE 反弹之外,通胀预期指标的表现更是警声大作——密歇根大学公布的 3 月消费者调查终值数据显示,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 (短期通胀预期) 从 4.9% 上修至 5%,创 2022 年 11 月来新高。长期通胀预期上修至 4.1%,是 1993 年来的新高,前一个月为 3.5%。最近几次的密歇根消费者调查表明,美国通胀预期已突破近年来的区间波动。
图片来源:彭博社
自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以来,密歇根大学 6 次发布调查结果,美股出现 5 次抛售。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指标数据可以追溯到 1947 年,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记录,既反映消费者行为的前瞻性,又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的关键依据。
该指标广泛用于央行及学术机构的宏观经济模型 (如 DSGE),作为通胀动态的核心假设。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指标因其权威性、高频性及对政策与市场的双重影响力,成为观察美国经济 「通胀心理」 的关键窗口,尤其在不确定性加剧时期,其信号作用尤为突出。
例如,在 2021 年~2022 年通胀飙升期,密歇根大学短期通胀预期一度突破 5%,预警了实际通胀的加速,促使美联储转向激进加息。2023 年,密歇根大学通胀预期回落,长期预期稳定在 2.5% 左右,显示公众对联储控通胀能力的信心修复。
「特朗普关税」 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压力,已经打击了企业和消费者的信心,再加上家庭财务压力的迹象日益增加,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可能陷入滞胀甚至衰退的担忧。
本周三 (3 月 26 日),特朗普官宣了他的 「汽车关税」 计划:将对所有不在美国本土制造的汽车,以及特定汽车零部件加征最高 25% 关税。相关措施将于 4 月 2 日生效,次日起征收。
图片来源:新华社记者 胡友松 摄
华尔街分析师警告称,特朗普的 「汽车关税」 可能推高美国消费者购买外国和本土制造汽车的价格。根据几位分析师的估计,消费者支付的每辆汽车的价格可能会增加 4000 至 15000 美元,具体取决于汽车 (零部件) 的进口比例。
据央视新闻,特朗普计划在未来几天公布新的关税,他表示对与其他国家达成关税协议持一定开放态度,但他暗示任何协议都将在 4 月 2 日关税措施生效后达成。
当被问及这是否会在 4 月 2 日加征关税宣布之前发生时,他说:「不会。很可能稍后。」 特朗普还重申了宣布药品关税的计划,但他拒绝透露这些关税的具体税率。
关税本质是负和博弈,「特朗普衰退」 要来了?
很显然,美国股市以及经济的最大问题,依然出在特朗普身上。眼下最大的不确定性,依然是即将在 4 月 2 日落地的一系列 「特朗普关税」。此前,特朗普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时重申,将于 4 月 2 日开始征收对等关税。
紧盯数据的亚特兰大联储 GDPNow 模型进一步将美国一季度 GDP 年化季率增速下调至-2.8%。
此外,高盛目前已将美国第一季度 GDP 增长预期下调 0.4 个百分点,至年化增长率 0.6%,理由是 2 月份个人支出增长 「低于预期」,且 1 月份数据被向下修正。
招商证券团队通过静态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 (GTAP 模型) 就 「特朗普关税」 对各国影响进行了评测。
假设美国对墨西哥、加拿大、欧盟各加征 25% 额外关税,对其他地区加征平均 10% 额外关税,对钢铁和铝加征 25% 额外关税。
那么,3~5 年维度下美国实际 GDP 累计总额较基线下降 3.84%,3~5 年维度下全球实际 GDP 累计总额较基线下降 1.06%,可见关税本质是负和博弈。另外,3~5 年维度下美国 CPI 指数较基线上升 2.17%。
综合来看,美国加征关税对美国经济的短期冲击均高于对其他经济体的冲击。
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首席经济师丁爽博士 3 月 28 日对每经记者指出,「目前我们也看到,如果关税真的太高,对美国的通胀会有上行的风险,同时美国的经济增长会有下行的风险,市场上也对美国出现滞胀风险越来越关注。」
怪现象!美元也没了避险属性
Federated Hermes 基金经理 John Sidawi 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长期被视为 「避风港」 的美元这次一反常态,也在下跌,并且速度很快,热钱涌入黄金、日元、欧洲股票——几乎所有地方,除了美国。
美元指数从今年 1 月高点以来已经跌去 5.38%。在过去的三个月中,美元兑除了少数 31 种主要货币之外的所有货币都下跌了。
德银首席外汇策略师 George Saravelos 表示,美国财政立场的收紧 (即减少支出和没有新的税收减免),以及美国不确定性的普遍上升被证明是今年以来弱美元的主要驱动因素。
他解释称,关税实际上是对消费者征税,从本质上讲是经济增长的阻力。尽管如此,美国政府并没有提出任何抵消措施,比如在其他地方减税或增加支出。
Saravelos 同时指出,美元的避险地位可能会丧失,一个迹象是美元与股票之间的相关性正在下降,「过去 10 年,美元一直是许多真金白银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核心。」 此外,高贝塔货币和低贝塔货币兑美元的表现都十分优异,即其他所有货币都在上涨,Saravelos 表示,共同点是美元高估。
另据日经新闻报道,在特朗普政府采取强硬关税政策立场的背景下,美国国内对目前美元走弱的担忧正在加剧。暂时通过美元升值来抑制进口物价上涨的政府内部的计划正在动摇,企业经营者对经济衰退的不安正在加剧。市场对美国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倡导的 「强美元」 持怀疑态度。
从国际清算银行 (BIS) 的实际汇率来看,美元在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的两个月内贬值了 3.0%,2024 年 11 月大选后出现的升值被抹平。
「特朗普致力于推行有助于实现强美元的政策,」 贝森特 3 月 7 日在美国电视节目中如此呼吁。但外汇当局者普遍认为,「强美元」 和 「美元升值」 是不同的。「强美元」 一词被美国历届财长用于表示交易市场的雄厚,展现出作为世界轴心货币的强大地位。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摄
在美元避险地位或丧失的同时,作为替代避险资产的黄金价格已飙升至每盎司 3000 美元以上的历史新高。周五伦敦现货黄金涨 0.9%,报 3084.11 美元/盎司。
分析称,特朗普的关税重新点燃了贸易战和滞胀担忧,推动避险资金流入黄金。
此外,央行强劲的购金潮和 ETF 需求持续为金价托底。高盛周三将 2025 年底金价预期从 3100 美元/盎司上调至 3300 美元/盎司,理由是该行发现 ETF 资金流入超预期,且央行购金需求保持坚挺。
7.9 级强震已致缅甸 1007 人遇难
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 3 月 28 日 14 时 20 分,缅甸中部发生 7.9 级级地震,震源深度 10 公里。
本次地震是今年以来全球发生的第 17 次六级及以上地震,是今年以来的最大地震,也是全球近十年来大陆最强地震。
据缅甸国管委新闻信息组 29 日下午公布的最新数据,此次地震已造成该国所有受灾地区 1007 人死亡、2389 人受伤,另有 30 人失踪。
图片来源:新华社发
地震发生后,缅甸国家管理委员会宣布曼德勒省、实皆省、内比都等受地震影响比较强烈的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在这些受灾较重的地区,大量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数百栋房屋损毁、倒塌,救援和医疗物资严重匮乏。大量人员无家可归,急需帐篷、毛毯、防水布等物资。同时,医院手术设备、抗生素、止痛药等基础医疗物资严重不足,部分医院被迫暂停收治病人。
曼德勒国际机场跑道受损,地震发生后航班全部停飞,部分道路也因地震而无法通行,物资运输遇到困难和挑战。
图片来源:新华社发
缅甸领导人敏昂莱 28 日表示,该国正在对灾区进行救援,但人力和物力严重不足,很多时候无法向灾民提供帮助。他请求国际社会向缅甸提供援助和支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28 日在记者会上表示,联合国系统正在动员力量向受地震影响的东南亚民众提供援助。
联合国主管人道主义事务的官员表示,联合国在缅甸的危机团队正在快速应对此次强震。联合国已从紧急救济基金中初步拨款 500 万美元,以支持救援行动。
xAI 收购 X,马斯克 「左手倒右手」意欲何为
当地时间 3 月 28 日,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平台 X 发文称,xAI 以全股票交易的方式收购 X。这笔交易对 xAI 的估值为 800 亿美元,对 X 的估值为 330 亿美元 (450 亿美元减去 120 亿美元的债务),新的 xAI 估值将来到 1130 亿美元。
「xAI 和 X 的未来紧密相连,」 马斯克在 X 上发帖写道,「今天,我们正式迈出一步,将数据、模型、计算能力、分发渠道和人才结合起来。」 马斯克还表示,合并将 「通过将 xAI 先进的 AI 能力和专业知识与 X 庞大的影响力相结合,释放巨大的潜力」。
图片来源:X 平台截图
去中心化预测平台 Polymarket 发了一张梗图:马斯克双手搭在两个代表 「xAI」 和 「X」 的马斯克的肩上,并配文称 「xAI 收购 X,恭喜马斯克。我们甚至没预测到这一点。」
图片来源:X
xAI 和 X 都是由马斯克私人控制的公司。这项交易本质上是马斯克科技帝国的左手倒右手。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究竟是什么?
xAI 是马斯克 2023 年成立的 AI 创业公司,当时的目的是与 OpenAI 展开竞争。在公司成立半年后就发布了 Grok 和 Grok 1.5 模型,成为了 OpenAI 主要的竞争对手之一。
成立之后,xAI 的估值一路飙升。2024 年 5 月,xAI 宣布完成 60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去年 12 月,xAI 又宣布完成一轮 60 亿美元的 C 轮融资,估值已超 400 亿美元。而近期有消息称,xAI 正在接洽潜在投资者,计划筹集约 100 亿美元资金,此轮融资可能使该公司估值达到约 750 亿美元。
短短两年时间,xAI 就已跻身全球领先的 AI 公司之列,并且正在频繁发布与 OpenAI、Anthropic 和谷歌竞争的 AI 模型和产品。今年 2 月,xAI 推出了 Grok 3 模型,其具备相当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广泛的预训练知识。
与其他创业公司相比,xAI 的主要优势之一是可以访问 X 的数据。X 多年来积累的大量数据使 xAI 在 AI 训练数据争夺战中占据了显著优势。此外,马斯克此前还曾允许 Grok 聊天机器人访问 X 平台帖子中的实时新闻更新。
而 X 则是马斯克在 2022 年年底以大约 440 亿美元的收购的社交网络公司,其在全球都有巨大的影响力。
研究机构 Emarketer 预测,X 平台将在 2025 年迎来马斯克接手后首个广告收入增长的年份。
其中美国广告销售额将达 13.1 亿美元,对应同比增长 17.5%。全球范围内,X 平台的广告销售额预计为 22.6 亿美元,对应增速为 16.5%。
这两家公司有许多共同的投资者,包括风险投资公司安德森·霍洛维茨和红杉资本,以及富达管理公司、Vy Capital 和沙特阿拉伯的王国控股公司。
马斯克的这一举动正式迈出了整合数据、模型、计算、分布和人才的一步。
有分析指出,本次收购对 xAI 而言意义重大。X 平台拥有海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是训练 AI 模型不可或缺的。正如 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 的合伙人 Gene Munster 所言:「Grok 带来的是大脑,X 带来的是分发。」
通过整合,xAI 将获得独家的数据集,从而在 AI 领域拥有相对于 OpenAI 等竞争对手的巨大优势。此外,xAI 可以控制甚至切断数据流,这进一步巩固了其竞争地位。
还有分析认为,此次 xAI 收购 X,可能预示着马斯克进一步整合旗下业务的开始,并将对 X 的估值和特斯拉股票产生影响。
「英伟达亲儿子」CoreWeave 挂牌股价 「过山车」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郑雨航摄
当地时间 3 月 28 日,「英伟达亲儿子」、AI 云厂商 CoreWeave 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交易。
该股开盘价较 IPO 发行价 40 美元/股下跌 2.5%,报 39 美元/股,且盘中一度跌逾 6%,最低下探至 37.5 美元/股,后成功转涨并一度涨超 4.7%,最终收平,收报 40 美元/股。
CoreWeave 在股票发售中筹集了 15 亿美元资金,这是自 2021 年以来美国规模最大的科技公司 IPO。最初,CoreWeave 将其股价目标设定在 47 美元/股至 55 美元/股之间,并计划在该区间中间价位筹集约 25 亿美元资金,后来该公司缩减了发行规模。
据外媒 27 日报道,英伟达也参与了 CoreWeave 的发行,以 2.5 亿美元的认购规模作为锚定投资人。CoreWeave CEO 表示:「如果没有英伟达这个锚定投资者,本公司就无法完成 IPO。」
CoreWeave 与英伟达有着密切的联系。2023 年 4 月,英伟达参与了 CoreWeave 总额为 2.21 亿美元的 B 轮融资。
截至 2024 年底,CoreWeave 拥有 32 个数据中心,大部分位于美国。这些数据中心共安装了超过 25 万张 GPU,其中多数使用的是英伟达 Hopper 架构。此外,CoreWeave 还是首批采用英伟达 H100、H200、GH200 部署高性能算力基础设施的云算力供应商之一。
据分析机构 Omida 的数据,2023 年,CoreWeave 从英伟达获得的 H100 GPU 数量甚至超过了特斯拉等巨头。2025 年 2 月,CoreWeave 携手英伟达推出首款基于英伟达 GB200 NVL72 的云计算实例,成为首家普及英伟达 Blackwell 平台的云算力供应商。
作为 OpenAI 的供应商,CoreWeave 是 ChatGPT 推出后生成式 AI 热潮的受益者之一。招股书显示,CoreWeave 在 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营收分别为 1583 万美元、2.29 亿美元和 19.15 亿美元,净亏损分别为 3106 万美元、5.94 亿美元和 8.63 亿美元。其中,2024 年 CoreWeave 的收入同比增长了 737%。
虽然营收增长很快,但 CoreWeave 对大客户的依赖度过高。在去年 CoreWeave 公司 19.2 亿美元的营收中,有 62% 来自微软。
除了微软,CoreWeave 还向 Meta、IBM 和 Cohere 等其他大型科技和 AI 公司出租数十万块英伟达图形处理单元 (GPU) 的使用权。
四周连涨!黄金一度升至 3086 美元,刷新年内第 18 个新高
本周,美股三大指数普跌。标普 500 指数累跌 1.53%,纳指累跌 2.59%,道指累跌 0.96%。
「科技七姐妹」 中,谷歌 A 累跌 5.89%,创 2 月 7 日以来最差单周表现。特斯拉累涨 5.97%,结束此前连续九周下跌的趋势。
股市避险情绪升温,推动美债收益率回落。两年期美债收益率本周累跌 3.41 个基点。
现货黄金本周涨超 2%,连涨四周。周五盘中,现货黄金一度突破 3086 美元/盎司,刷新年内第 18 个历史新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记者|蔡鼎 宋欣悦 兰素英
编辑|何小桃 兰素英 杜波
校对|赵庆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