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证券报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4 日晚 8 时,3 月以来,券商累计调研逾 760 只个股,其中超五成个股 3 月以来股价实现上涨。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安迪苏、百利天恒、汇顶科技在内的多家业绩亮眼的上市公司受到券商青睐。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正值年报业绩披露期,市场对业绩的关注度上升,核心资产表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资金方面,产业主题需要新的催化来吸引活跃资金回流,二季度最有潜力产生催化的领域是端侧 AI、国产算力和 AI 应用。
绩优上市公司获券商青睐
个股方面,Wind 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4 日晚 8 时,3 月以来,麦格米特成为券商关注度最高的个股,累计接待券商调研 62 家次;劲仔食品、深南电路分居第二、第三位,接待券商调研频次均在 50 家次以上;三花智控、芯源微、晶丰明源、金力永磁等紧随其后,接待券商调研均不少于 45 家次。
近日,麦格米特披露 2025 年度定增预案,引发市场关注。麦格米特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本次定增项目将帮助公司新增产能,进一步扩大工程机械核心模块产品、智能焊接装备、智能卫浴、光储充等核心产品的产能规模,增强对下游客户的产业配套能力,有助于企业把握市场机遇,不断巩固和提升市场份额。
目前正值年报披露密集期。记者梳理发现,多家业绩亮眼的上市公司获得券商青睐。2 月 27 日,安迪苏披露 2024 年年报,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55.34 亿元,同比增长 17.83%;归母净利润 12.04 亿元,同比增长 2208.66%。针对分业务情况,安迪苏在接受国信证券、中银国际证券、民生证券等多家机构调研时表示,2024 年,蛋氨酸产品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4%;维生素业务表现出较大韧性,且维生素价格于 2024 年年底回弹,对提升公司盈利水平有积极影响;特种产品业务取得稳定增长。公司将持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力度,积极推动创新工作,不断丰富公司的产品组合。
百利天恒2024 年亮眼的 「成绩单」 吸引了包括 33 家券商在内的逾 200 家机构参与调研。百利天恒去年实现营业收入 58.23 亿元,同比增长 936.31%。据百利天恒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收到海外合作伙伴全球跨国药企 BMS 基于 BL-B01D1 合作协议的 8 亿美元不可撤销、不可抵扣的首付款,这标志着公司创新肿瘤药物组合创造收入的第一步。
汇顶科技在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称,公司 2024 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6.04 亿元,同比增长 265.76%。公司产品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智能移动终端,包括手机、Tablet 等 IoT 产品。未来,公司将以手机终端为核心,带动其他不同形态的终端应用,如应用在无人机、移动智能音箱、汽车等领域。
超五成被调研公司 3 月以来股价上涨
从行业来看,Wind 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4 日,3 月以来工业机械行业获券商调研的上市公司最多。此外,电子元件、集成电路、汽车零配件与设备等行业均有不少于 40 只个股获券商调研。
市场表现方面,Wind 数据显示,截至 4 月 3 日收盘,在 3 月以来接待券商调研的上市公司中,超 400 家公司 3 月以来股价上涨,占比超五成。东土科技是被券商调研的公司中区间涨幅最大的一只个股。截至 4 月 3 日收盘,东土科技 3 月以来累计涨幅达 85.27%。
东土科技在 4 月 1 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 AI 操作系统计划在上半年发布。当前具身机器人解决方案的实时性和精度难以满足工业规模化应用需求,且系统架构相对复杂。公司的 AI 机器人操作系统采用融合方案,能够降低成本与功耗,提高实时性,提升控制精准度。
兰石重装、聚杰微纤3 月以来累计涨幅均超 75%。聚杰微纤在 4 月 2 日接受机构调研时称,近期很多投资者关注公司成立的子公司苏州肌动科技有限公司的情况,联想到公司是否在机器人方面有所布局。从实际情况看,此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共同研究驱动纤维作为人工肌肉纤维在仿生机器人等方面的应用。目前还处于研发阶段,没有生产,也没有销售。
此外,截至 4 月 3 日收盘,欧康医药、同惠电子、鸿泉物联3 月以来股价累计涨幅均在 60% 以上,国光电气、炜冈科技、宏景科技3 月以来涨幅均在 50% 以上。
市场对业绩的关注度上升
「进入 4 月,市场风险偏好季节性回落,随着年报进入密集披露期,景气投资有效性提升。」 华泰证券表示。
中信证券表示,从业绩层面来看,核心资产已体现出较强的经营韧性,左侧布局的契机已经成熟。产业主题需要新的催化来吸引活跃资金回流,二季度最有潜力产生催化的领域是端侧 AI、国产算力和 AI 应用。
东兴证券表示,随着上市公司进入财报披露期,市场对业绩的关注度上升,大盘蓝筹公司业绩是否符合预期,也是决定未来市场走向的核心要点,需要在 4 月逐步观察。同时,对于前期宏大叙事的两个核心板块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随着市场更加关注业绩,短期大部分难以产生明显利润的公司可能出现调整,从中期角度仍具备较好配置价值,可以更加关注产业发展动向进行合理布局。
配置方面,中信证券认为,本轮中国资产行情的主要逻辑是以 AI 和创新药为代表的自主创新驱动,建议延续科技领域中 「端侧 AI+国产算力+军工+锂电+港股创新药」 的主线配置。此外,在供给端出清方面建议关注铝、钢铁及面板,在消费补短板方面建议关注线下新零售和酒店。如果从一季报潜在超预期的视角来看,建议关注风电零部件、工程机械、汽车电子、眼科药店等细分环节。
(中国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