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数据宝
政策利好袭来,这些行业被重点提及。
未来发改委将出台这些政策
五一劳动节前,利好政策东风频频吹来。4 月 28 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对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有关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答记者问。
赵辰昕表示,更好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就是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提振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做强国内大循环。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做好这三方面工作。提振消费方面,将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同时,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并抓紧出台各领域专项措施,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扩大投资方面,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 「两新」 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制定实施充电设施 「倍增」 行动,支持城区常住人口 300 万以上的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停车位。畅通循环方面,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开展为期半年左右的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
育儿补贴制度被多次重点提及
政策面上,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化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2025 年 3 月,中办、国办发布的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 也提出,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研究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财达证券认为,育儿补贴政策出台是提振生育率的重要举措,未来地方育儿补贴政策有望持续出台。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母婴消费市场规模达 76299 亿元,预计 2027 年达到 89149 亿元。在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转变升级下,母婴消费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母婴消费客户群更加细化,追求更加专业科学的服务。在消费及服务业态不断拓展的环境下,中国母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证券时报·数据宝梳理了一季度盈利规模居前 (1000 万元以上) 的三胎概念股,共计 18 股。伊利股份、森马服饰、通策医疗、光明乳业净利润规模超 1 亿元,依次为 48.74 亿元、2.14 亿元、1.84 亿元、1.41 亿元。
此前,伊利集团重磅宣布启动 16 亿元生育补贴计划,紧密贴合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用实际行动构建 「生育友好型社会」。
从净利润变动看,创源股份、孩子王、妙可蓝多一季度翻倍增长,同比增幅依次为 218.33%、165.96%、114.88%。
创源股份表示,一季度收入增长主要来自文教休闲板块和运动健身板块。子公司睿特菲收入增长近 100%,同时文教休闲板块毛利率上升,二者共同作用导致整体增长较快。此外,贝因美和嘉必优净利润同比增速也较快,均在 85% 以上。
从机构关注度看,润本股份、森马服饰、伊利股份、孩子王评级机构家数居前,分别有 24 家、23 家、22 家和 20 家。
润本股份为婴童驱蚊龙头,公司积极布局婴童护理业务,有望打开业绩增长天花板。

工业软件纳入 「两新」 支持范围
工业软件贯穿下游产品、管理、装备、生产等制造全价值链,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技术支撑。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指明工业软件发展路径,引导工业软件普及应用。
2024 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整体市场规模达到 3649.7 亿元,同比增长 14.6%。有机构预计,到 2027 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的规模有望达到 5312.7 亿元,当年增速将达到 12.7%。
在高端工业软件领域,EDA、CAE 等核心产品国产化率较低。短期来看,美国加征关税将直接增加企业采购成本,倒逼中国企业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在市场需求与政策扶持的驱动下,国产工业软件市场地位将逐步提升。长期看,国内企业在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领域取得多项关键进展,部分产品已实现进口替代。随着国产工业软件应用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数据宝统计了一季度实现盈利的工业软件上市公司,共计 13 家。国电南瑞利润规模居首,为 6.8 亿元;宝信软件、金山办公随后,净利润均超过 4 亿元。
国电南瑞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领军企业,公司聚焦于智能电网、数能融合、能源低碳、工业互联四大产业集群。2025 年以来,公司新注册软件著作权已超过 10 个。
从净利润变动看,虹软科技、科远智慧一季度同比增幅居前,均超过 40%;华大九天、赛意信息随后,净利润增速超过 20%;概伦电子同比实现扭亏为盈。
虹软科技主营影像视觉技术赋能。民生证券表示,公司在移动智能业务、智能驾驶业务受益于新兴市场复苏带来预计稳定收入增量的同时,有望切入智能商拍蓝海市场打开全新增长曲线。
从机构关注度来看,最高的是金山办公,35 家机构参与公司评级;中控技术随后,评级机构 28 家。公司为工业 AI 龙头,2024 年公司工业软件业务实现收入 26.53 亿元,同比增长 20.7%。
虹软科技、中科创达、国电南瑞等多股评级机构在 10 家及以上。

(数据宝)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