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刘欢
A 股调味品上市公司 2024 年年报近期陆续披露完毕,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 A 股 17 家调味品企业年报发现,2024 年共计实现营收 641 亿元,净利润 77.23 亿元。其中,有 7 家企业营收净利双增。行业龙头海天味业继续保持领先优势,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超 200 亿元。其净利润 63.44 亿元,占行业总利润的 82.1%,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行业人士认为,酱油行业已经进入存量博弈期,产品创新成为破局关键。在此背景下零添加、减盐等创新产品此前成为发力产品,但随着 2025 年 「零添加」 新规落地,相关企业需要逐步下架不符合新规要求的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跨界经营仍是 2024 年调味品行业趋势。「莲花味精」 母公司莲花控股在保持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布局算力领域,实现了 「调味品+算力」 的双主业协同发展。此外,海天味业、涪陵榨菜等企业也在通过多元化布局寻找新的增长点。但业内人士提醒,企业的跨界发展应当有成熟的战略规划,否则可能沦为短期噱头。
7 家调味品企业营收净利双增
2024 年,A 股 7 家调味品企业实现营收净利双增长,分别是海天味业、天味食品、莲花控股、恒顺醋业、仲景食品、日辰股份和佳隆股份。同时,也有 6 家企业则是营收净利双降,分别是梅花生物、雪天盐业、千禾味业、江盐集团、涪陵榨菜、加加食品。

调味品上市公司 2024 年年报业绩统计表。图/新京报记者刘欢制
从营收来看,仅有两家企业实现超 200 亿元的营收,分别是海天味业 (269.01 亿元)、梅花生物(250.69 亿元),营收在 30 亿元-60 亿元之间的企业有中炬高新(55.19 亿元)、雪天盐业(53.92 亿元)、苏盐井神(53.44 亿元)、天味食品(34.76 亿元)、千禾味业(30.73 亿元),其余企业营收均低于 30 亿元。
从营收增速来看,莲花控股、日辰股份、宝立食品位居前三,分别是 25.98%、12.59%、11.91%。增速最慢的是雪天盐业(-13.9%)、加加食品 (-10.52%) 和梅花生物(-9.69%)。
从净利润来看,海天味业以 63 亿元净利润遥遥领先,梅花生物、中炬高新分别以 27.4 亿元、8.93 亿元净利润位居第二、第三。其余企业中,净利润在 1 亿元至 8 亿元之间的有 10 家,不足 1 亿元的有 3 家,分别是安记食品(0.38 亿元)、日辰股份(0.64 亿元) 和佳隆股份(0.25 亿元)。
加加食品是此次统计中唯一亏损的企业,2024 年实现营收 13.01 亿元,同比下滑 10.52%,净利润亏损 2.43 亿元,同比下降 26.83%。加加食品将亏损原因归结为,2024 年,因公司委托加工业务终止,公司散装味精销量减少;且植物油业务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销量降低,导致报告期内销售收入同比下降等原因。
从净利润增速来看,佳隆股份、莲花控股、恒顺醋业位居前三,分别是 155.23%、55.92%、46.54%。而增速最慢的企业是雪天盐业 (-57.13%)、中炬高新(-47.37%) 和加加食品 (-26.83%)。
海天味业稳坐龙头
在 17 家企业中,「酱油一哥」 海天味业 2024 年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经历了两年的 「食品添加剂双标」 事件阵痛期后 (其间业绩增速放缓、股价持续承压),公司终于迎来业绩拐点,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69.01 亿元,同比增长 9.53%;实现净利润 63.44 亿元,同比增长 12.75%,稳坐调味品龙头宝座。
海天味业表示,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保持在调味品行业的龙头领先地位,产销量均超过 450 万吨,名列行业第一。2024 年,公司坚持多品类协同发展,快速、精准把握多元市场需求,产品矩阵持续丰富,各品类均实现有效增长。公司酱油、调味酱、蚝油、其他品类分别实现营收 137.58 亿元、26.69 亿元、46.15 亿元、40.8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8.87%、9.97%、8.56%、16.75%。
海天味业 2024 年动作频频。先是在 2024 年 9 月完成新旧管理层的交替,70 后程雪接替 50 后的庞康,成为海天味业新任董事长。
其次,程雪上位后,海天味业进一步布局海外市场,2024 年 12 月,海天味业正式披露,为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公司拟发行 H 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而在 1 月 13 日,海天味业在港交所发布 IPO 招股书,正式开启在港交所的上市进程,2025 年 4 月底,该上市申请获批,赴港上市又进一步。
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认为,海天味业赴港上市,主要是为了募资扩展全球化业务,有助于提升海天味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品牌形象。同时,「A+H」 模式可以拓宽融资渠道,为全球化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但全球化也面临诸多挑战,海天味业需灵活应对,以实现稳健发展。
酱油行业进入存量博弈阶段
酱油是厨房生活必不可少的调味品,然而,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口味的多元化以及餐饮行业的便捷化,酱油行业市场需求放缓,逐渐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公开数据显示,自 2015 年至 2023 年,国内人均酱油需求量已从 28 千克降至不到 5 千克,显示出市场饱和的迹象。
从观察年报来看,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千禾味业、加加食品等企业酱油业务增长乏力。2024 年,海天味业酱油业务实现增长,营收 137.58 亿元,同比增长 8.87%。而中炬高新酱油品类收入为 29.82 亿元,同比下降 1.5%,延续了 2022 年以来增速持续放缓的趋势 (2022 年 7.01%,2023 年 0.09%)。千禾味业酱油业务营收为 19.6 亿元,同比下降 3.8%。加加食品酱油业务则实现营收 7.3 亿元,同比微增 0.86%,业务增长疲软。
中炬高新坦言,当前调味品行业正处在存量竞争阶段、调味品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新兴品牌和外资企业的进入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内卷竞争,压缩行业利润空间。加加食品认为,未来调味品行业竞争将愈发激烈,在市场份额占据上有可能会出现增长乏力的风险。
有观点认为,酱油行业已进入存量博弈阶段。头部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在当前的产业背景下,企业若想实现可持续的市场占位,必须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困境,通过产品创新和价值深挖来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应对 「零添加」 新规要求
在行业陷入存量竞争、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调味品行业近年来掀起 「零添加」 风潮,2024 年,部分调味品企业仍着力发展 「零添加」 业务。海天味业在 2024 年持续布局 「零添加」,其 「零添加」 系列销量同比增长超 60%。加加食品在上半年持续布局 「减盐」「零添加」 产品,中炬高新则在半年报中指出,围绕 「零添加」「减盐」,重点完善酱油、鸡精粉、蚝油、酱料品类的健康和便捷属性的产品结构。千禾味业则在上半年继续加强原生态自然发酵、「零添加」 等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复合调味品和佐餐类调味酱企业也在布局 「零添加」,如天味食品 2024 年围绕健康化战略持续精耕,目前在产品去抗氧化剂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仲景食品也在 2024 年推出第二代香菇酱,全系产品实现减油 20% 及 「零添加」 防腐剂的健康升级。
然而,2024 年 3 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25),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不得使用 「不添加」「零添加」 等用语,并设置两年过渡期,新规将于 2027 年 3 月 16 日正式实施。
这一政策调整源于对消费者认知的科学引导。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解读指出,很多预包装食品利用消费者追求 「天然」、不喜欢食品添加剂的心理,采用 「不添加」「零添加」 等声称吸引消费者购买。事实上,「不添加」 只是对于生产过程的描述,与食品终产品中配料或成分的含量并不完全等同。此举容易影响消费者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正确认知。
受新规影响行业企业已在积极应对。海天味业董事兼总裁管江华在 2024 年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零添加」 新规有利于推动行业的规范发展、引导科学认知,公司会积极按照新的政策要求推进后续工作。千禾味业回应称,支持政策落地,会尽快按新规要求执行。业内人士指出,此次新规落地有助于行业企业回归品质竞争,调味品企业需在未来两年寻找新的差异化卖点,如减盐、高附加值原料等健康化方向。
跨界风潮仍持续
2024 年,调味品行业仍旧热衷于跨界试水来探索增量市场。从年报来看,主营味精的莲花控股 2023 年跨界的算力业务初见成效。2024 年,莲花控股实现营收 26.59 亿元,同比增长 26.55%,实现净利润 2.07 亿元,同比增长 59.12%,其中算力业务表现亮眼,实现营收 8064.34 万元,同比大幅增长 10447.11%,成为除味精、鸡精主营业务之外的第三大营收。莲花控股称,业绩增长主要系销售规模上升,营业收入增长,新零售业务和算力业务销售收入涨幅明显等,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扎实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效,「双轮驱动」 发展格局已经成形。
不仅如此,海天味业也一直在跨界试水。从 2020 年推出火锅底料到 2021 年推出食用油;2023 年推出酱油冰激凌,引发市场关注;2024 年,海天味业推出瓶装饮用水 「海天纯」 系列,这一系列动作显示出企业寻求多元化发展的战略意图。调味酱企业涪陵榨菜在 2024 年与多家重庆小面企业联合开发了专用调料榨菜,后携手烘焙企业推出榨菜月饼,探索新的增长空间。
业内专家指出,虽然多数企业的跨界尝试带有试水性质,但更深层次反映的是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企业的战略调整需求。上海至汇营销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戟强调:「企业的跨界发展应当建立在战略发展的基础上,否则可能沦为短期噱头。」
值得注意的是,跨界趋势也呈现出双向流动特征。2025 年 4 月,休闲食品巨头周黑鸭宣布与申唐产业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成立合资公司进军复合调味品市场。
(新京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