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以来,聚丙烯 (PP) 和丙烯市场呈现 「双弱」 格局,价格重心持续下移。根据隆众资讯统计,劳动节假期前,PP 与丙烯价差在 810 元/吨附近。截至 5 月 6 日,两者价差缩窄至 649 元/吨,较去年同期下降 19.29%。需求疲软与供应压力交织,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
「受需求疲弱和成本端压力增加影响,今年以来,PP 和丙烯价格均呈现下行趋势,但因跌幅不同,两者价差呈现收窄趋势。」 国投期货高级分析师牛卉表示,进入 5 月,供需矛盾加剧,PP 价格承压下行,丙烯则因供应缩量和下游需求回暖而持续反弹,两者价差显著收窄。
在隆众资讯分析师张玲看来,丙烯及 PP 生产环节的利润长期处于低位,企业面临成本与销售的 「夹击」。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停车检修成为常态。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PP 与丙烯价差的收窄对 PP 市场带来多重冲击:第一,PP 生产利润压缩较为明显,导致外采丙烯制 PP 的竞争优势减弱;第二,在高成本下,外购丙烯制 PP 企业或主动下调开工率;第三,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 PP 产能出清,重塑 PP 供应格局,实现产业链重构。
2025 年以来,PP 价格重心不断下移。对此,卓创资讯分析师胡雪梅解释,多方面因素导致 PP 价格持续走弱。就成本端而言,原油价格重心下移,PP 成本端支撑逐渐减弱。「从供应端来看,今年以来仍有多套新装置投产,虽然 4 月份装置集中检修,但整体供应仍有压力。从需求端来看,下游整体订单水平弱于往年,下游工厂对原料的采购意愿偏弱。同时,受关税影响,部分制品出口受阻,进一步拖累了对 PP 的需求。」 她称。
卓创资讯分析师相欣妍表示,220 万吨新增产能计划落地,叠加 PDH 企业开工率调整,PP 的供应压力长期存在。另外,随着天气转热,需求进入传统淡季,下游开工率难有提升,外部需求则受关税政策压制,PP 供需差或持续扩大。
牛卉也认为,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拖累了消费信心,PP 下游行业面临挑战。「短期来看,劳动节假期后市场以消化节前低价库存为主,现货采购低迷;中长期扩产周期未止,供应压力短期难以缓解。PP 价格重心或继续下移。」
在张玲看来,二季度 PP 现货市场或延续弱势震荡态势,三大变量值得关注:成本端,油制成本短期松动与 PDH 制丙烷成本抬升形成博弈;供应端,检修构成利多,短期或缓解市场供需矛盾,但长期扩产压力仍存;政策端,降准降息等政策出台,但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大。
(期货日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