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5 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 2025 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季度及年度) 财报。数据显示,「AI 驱动」 持续释放发展动能,阿里核心业务增长继续提速。对比 2024 财年同期,阿里云第四财季收入增速从 3% 提高到 18%,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与此同时,阿里继续加大回购力度。根据股份回购计划,阿里巴巴 2025 财年以 119 亿美元回购了 11.97 亿股普通股,成为回购力度最大的中概股之一。同时,阿里宣布派发 2025 财年年度股息和特别股息总计 46 亿美元,持续兑现提升股东回报的承诺。
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 CEO 吴泳铭表示,阿里云持续深耕和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近期中国工商银行正式选择阿里云 PolarDB 数据库作为其全行级交易型分布式数据库,这代表着对业务性能和技术要求最严格的顶级金融企业对阿里云技术能力的认可。
「2026 财年,我们将继续聚焦电商、『AI+云』 的核心业务增长,面向中长期,塑造以科技为核心动力的第二增长曲线。」 吴泳铭说。
在电话会上,吴泳铭还分享了他对于 AI 两大最新趋势的预判:一是在大中型企业,AI 应用开始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二是积极使用 AI 产品的客户,从大中型企业延展到大量中小企业。
阿里云季度收入增长 18%
创三年来最快增速
数据显示,第四财季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季度),阿里巴巴营收为 2364.54 亿元 (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 7%,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 298.47 亿元,相较 2024 年同期的 244.18 亿元增长 22%。(注:阿里巴巴第四财季营收略低于市场预估的 2379.1 亿元人民币)。

2025 财年 (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财务年度),阿里巴巴实现收入 9963.47 亿元,同比增长 6%,经调整 EBITA(一项非公认会计准则财务指标) 同比增长 5% 至 1730.65 亿元,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 1581.22 亿元,相较 2024 财年的 1574.79 亿元保持平稳。
分业务来看,在 AI 需求的强劲推动下,阿里云收入增长继续加速。本季度,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 18% 达到 301.27 亿元,创下三年来的最快增速,其中 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2025 财年,阿里云收入达到 1180 亿元,同比增幅达到了 11%。这一反弹得益于 AI 热潮的推动。据市场分析机构 IDC 最新报告,阿里云市场份额已连续三个季度回升。
AI 加速赋能千行百业
吴泳铭透露两大新趋势
财报表示,阿里云增长势头主要由更快的公共云收入增长带动,包括 AI 相关产品的采用增加。该季度内,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七个季度保持三位数的同比增长,AI 赋能千行百业的同时,一批超级客户携手阿里云,在深度用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今年 3 月,中国联通、中国移动、浙江省政府分别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科研领域,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近日联合阿里云打造了水能粮大模型 「洛书」。基于通义大模型,Vivo 发布行业内首款多模态大模型视觉辅助产品,中国一汽打造汽车行业首个面向全集团运营管理的 AI Agent,招商银行在多个业务场景落地 AI 应用,小鹏、蔚来和极氪等品牌升级智能座舱功能,数字重庆三级治理中心系统正在构建 AI 智能体体系,国家天文台发布了国际首个太阳大模型 「金乌」。
「本季度,我们的 AI 产品行业渗透在迅速扩大。」 吴泳铭在分析师电话会上表示:「除了比较快使用 AI 产品的互联网、智能汽车、金融、在线教育外,很多传统行业,如养殖业、传统制造业等,也都在积极探索 AI 应用,需求增长同样显著。」 吴泳铭在电话会上透露。
今年 4 月,阿里开源新一代混合推理模型 Qwen 3(简称千问 3)。截至 4 月底,阿里通义已开源 200 余个模型,全球下载量超 3 亿次,千问衍生模型数超 10 万个,成为全球最大的开源模型族群。
就在财报发布前的 5 月 14 日晚,阿里正式开源通义万相 Wan2.1-VACE,这是业界功能最全的视频生成与编辑模型,单一模型可同时支持文生视频、图像参考视频生成、视频重绘、视频局部编辑、视频背景延展以及视频时长延展等全系列生成和编辑能力。
在电话会上,吴泳铭还分享了 AI 应用两大最新趋势:一是在大中型企业,AI 应用开始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二是积极使用 AI 产品的客户,从大中型企业延展到大量中小企业。

多个业务线加速 AI 升级
本季度,阿里巴巴正式完成对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的出售,基本形成了 「AI+云」、电商、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发展阵型。记者注意到,以通义为底座,阿里多个业务线正在加速 AI 升级。
其中,淘天 AI 驱动的广告工具 「全站推广」 在商家的渗透率提升,令商家的市场营销效率得到提升。基于通义大模型最新成果,AI 旗舰应用夸克全面升级,推出 「AI 超级框」,上新 「拍照问夸克」,升级发布 「深度搜索」 等功能。
阿里巴巴国际站面向海外买家推出的原生 AI 应用 Accio 的企业用户已超百万。截至 5 月初,闲鱼全线 AI 产品已覆盖近 2200 万用户,通过智能托管服务累计售出的 GMV 已达 6.4 亿元。此外,高德发布全球首个基于地图的 AI 导航智能体 (NaviAgent),飞猪发布旅行 AI 产品 「问一问」,饿了么发布 「商家 AI 入驻助手」、上线 「骑手 AI 助手」,菜鸟持续布局 「AI+物流」。
具体到财报数据方面,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季度,淘天集团的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 12% 至 710.77 亿元。淘天继续投入用户增长和体验提升,实现更强劲的新买家增长,88VIP 会员超 5000 万。

同期,在跨境业务的强劲表现带动下,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收入同比增长 22% 至 335.79 亿元,运营效率继续提升。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 10% 至 161.34 亿元,由高德和饿了么的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的收入增长所带动。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季度,本地生活集团整体亏损同比持续收窄。
大文娱集团收入同比增长 12% 至 55.54 亿元,主要由电影及娱乐业务的强劲表现及优酷广告收入增长所带动。本季度,大文娱集团的经调整 EBITA 转正,主要由优酷实现盈利所带动。

继续坚定投入 AI 基础设施
持续提升股东回报
此前,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投入超过 3800 亿元,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面向未来承接 AI 需求增长和应用繁荣。财报显示,本季度阿里资本开支继续保持高强度,支持 AI 在千行百业加速应用落地。
市场分析指出,随着 AI 需求强劲增长,AI 在千行百业加速落地,将有助于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 的长期目标。阿里的 「AI 驱动」 战略给自身和行业都带来了清晰的增长前景。
面对 AI 带来的历史性机会,吴泳铭再次强调,阿里正加大投入 AI 基础设施和技术先进性建设,持续保持阿里巴巴科技的全球竞争力,并转化为业务增长的持续动能。
与此同时,阿里继续加大回购力度。根据股份回购计划,阿里巴巴 2025 财年以 119 亿美元回购了 11.97 亿股普通股,成为回购力度最大的中概股之一。同时,阿里宣布派发 2025 财年年度股息和特别股息总计 46 亿美元,持续兑现提升股东回报的承诺。
(上海证券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