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陶炜
到港股上市,似乎突然变成了国内龙头企业眼中的香饽饽。
5 月 23 日,福瑞泰克 (浙江) 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重新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该公司是吉利旗下从事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的公司,在中国 L2 级及 L2+级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三。而这在近期申请港股上市的内地企业中,并不是最有来头的企业。
餐饮界的 「雪王」 蜜雪集团(2097.HK)、动力电池界的 「宁王」 宁德时代(300750.SZ) 都在近期于港交所挂牌。就在 5 月 22 日,工程机械行业龙头三一重工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A+H 是现阶段 A 股主要趋势之一,既满足国内优质资产出海需求,又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及港交所吸引力。」 国内某头部财经公关公司的高管对 《华夏时报》 记者说。
巨头纷纷涌向港股
一年前,人们还屡屡听到港股公司要私有化摘牌回 A 股上市的新闻,原因大都是港股过低的估值。但一年后的现在,风向已经变换。
5 月 20 日,宁德时代登陆港股市场,发行价为 263 港元/股,共发行 1.36 亿股,所得款项净额约 353.31 亿港元。作为年内最大规模 IPO,其 H 股发行获中东主权基金、国际长线资金超额认购,上市后较 A 股溢价 11%。这不但展现了港股承接大体量融资的能力,也扭转了港股估值水平一定低于 A 股的刻板印象。
翻看下今年来已经港股上市和申请港股上市的股票名单,一大批巨头企业名列其上。
2025 年 3 月 3 日,蜜雪集团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发行价 202.5 港元,募资净额 32.91 亿港元,成为 2025 年港股开年最大 IPO。上市首日收盘价 290 港元,涨幅 43.21%,而目前最新的股价是 528 港元,总市值 2004 亿港元,为新茶饮赛道市值最高企业。
5 月 22 日,三一重工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由于目前处于上市申请审核阶段,具体募资金额及保荐机构尚未最终确定,但有市场传闻称,三一拟募资约 15 亿美元 (约 117 亿港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海外产能扩建及全球化渠道布局。
最新交表申请的福瑞泰克,则是李书福家族重点打造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提供者。在本次申请上市前,该公司已经历经 9 轮融资,引入了北汽产投、TCL 创投等产业资本。
截至 5 月 23 日,港交所排队 IPO 企业已经超过 150 家,其中 A 股公司超过 40 家,年内新增 「A+H」 企业数量有望创近五年新高。从行业分布上看,今年港股 IPO 公司主要来自消费者服务、有色金属、医药生物、耐用消费品、银行、高科技等行业,新消费+科技类公司占据了主流。
港股市场明显转好
在内地企业涌向港股的过程中,港交所和港股市场的面貌都在改变。以宁德时代为例,作为巨型 IPO 项目,从递表到成功上市仅历时 3 个月,这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港交所方面,早在去年 10 月份,港交所就优化了港股 IPO 审批流程。今年 5 月 6 日,香港证监会与香港交易所又宣布,推出 「科企专线」,以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允许这些公司可以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则在网上公开表示:「我们正不断加强 『金融+创科』 的双引擎联动发展,大力培育具潜力的创科企业,并推动金融市场的更全面发展,让两者相互促进,把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创科中心的发展推上新的台阶。」
从港股市场来看,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成为内地企业赴港上市一大动力。今年以来,在南向资金以及海外避险资金的共同推动下,港股流动性显著改善,4 月港股日均成交额突破 2700 亿港元,同比激增 1.4 倍。自 2025 年以来,随着港股市场的整体强劲上行,恒生 AH 股溢价指数不断下跌,这意味着 A 股相对于 H 股的整体溢价也大幅收窄。
龙头公司选择在香港上市,我觉得有以下多方面原因:从融资与资金运用角度来说,港股国际化程度更高,能吸引全球资本,对资金的使用限制相对较少,企业可以更灵活地安排资金用途。从市场与品牌角度来说,港股上市能增强企业在全球市场的认可度,便于拓展海外业务。港股市场对某些行业的估值也可能更具吸引力,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企业。从风险与对冲角度来说,A 股与港股市场波动周期不同,双上市可平滑估值波动,降低系统性风险。从政策与制度角度来说,港交所针对合资格 A 股公司开辟 『快速通道』,中国证监会对优质企业境外上市持鼓励态度。从战略性布局角度来说,
通过在香港上市,企业可以更好地整合全球资源,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总之,内地龙头公司赴港上市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为港股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两地资本市场的融合发展。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 《华夏时报》 记者说。
(华夏时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