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国基金报
在重磅新品上市的推动下,信用债 ETF 迎来产品和规模的大幅扩容,首只百亿交易所基准做市公司债 ETF 也正式诞生。
Wind 数据统计,截至 5 月 27 日,全市场信用债 ETF 规模已超 1340 亿元,年内规模净流入超过 600 亿元,激增近 150%,成为债券型 ETF「吸金」 主力军。
值得一提的是,跟踪沪做市公司债指数的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 ETF 规模达到 102.8 亿元,突破 100 亿元大关,成为首只百亿元交易所基准做市公司债 ETF,也是全市场第 4 只百亿元信用债 ETF。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在无风险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信用债在收益上相比利率债品种具备一定优势,受到各类型投资者的欢迎,这类产品迎来大发展。随着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信用债 ETF 产品试点开展交易所债券通用质押式回购业务开展,未来信用债 ETF 还将迎来高速发展。
又来一只百亿元级信用债 ETF
信用债 ETF 规模年内激增近 150%
2013 年 3 月 5 日,国内首只债券 ETF——国泰上证 5 年期债券 ETF 成立,拉开了国内债券 ETF 市场发展的序幕。起初,债券 ETF 市场发展相对缓慢,直到 2024 年 5 月 17 日才突破千亿元大关,最近一年发展加速,总规模已经逼近 2800 亿元。
债券 ETF 中重要的细分品类——信用债 ETF 在今年 1 月迎来大扩容,8 只基准做市公司债 (信用债)ETF 密集发行,多只基金更是 「顶格」 完成 30 亿元募集目标,合计募集规模高达 217.10 亿元,上市之后,规模继续迅猛增长。
Wind 数据显示,截至 5 月 27 日,8 只基准做市公司债 (信用债)ETF 总规模攀升至 586.11 亿元,相比上市之初增长了 169.97%。具体产品上,易方达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 ETF 自上市以来交投活跃,日均成交额达 28 亿元,净流入额达 73 亿元,仅 4 个月时间规模从不到 30 亿元迅速突破百亿元,达到 102.8 亿元,在同类 8 只产品中保持领先。

此外,南方上证基准做市公司债 ETF 规模也逼近 100 亿元,达到 96.25 亿元。此外,博时、广发、海富通、大成、华夏旗下基准做市公司债 (信用债)ETF 规模已超 60 亿元。
在这 8 只基准做市公司债 (信用债)ETF 的助推下,信用债 ETF 最新总规模超 1340 亿元,较去年末激增近 150%,几乎占据债券 ETF 的半壁江山。
谈及信用债 ETF 获得大发展,易方达基金固定收益特定策略投资部总经理李一硕表示,第一,在利率震荡环境下,中等期限的高评级信用债具有一定的票息收益,同时信用风险较低,具有良好的投资性价比;第二,在城投存量控制、地方国企负债率管控等背景下,高息债券 「资产荒」 格局持续,高评级信用债的贝塔配置需求上升;第三,信用债 ETF 为投资者提供了更便捷的信用债投资方式,T+0 交易、低成本、分散化投资、透明度高等优势被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第四,配套机制越来越完善,符合条件的信用债 ETF 即将纳入回购质押担保品,能更好地满足投资者的质押融资需求。「上述趋势将延续,信用债 ETF 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多元化类型的投资者都在参与基准做市公司债 ETF 的投资,我们注意到养老金、银行理财、保险资管、信托产品等各类资管机构是参与的主要力量。」 李一硕进一步表示。
另有业内人士也表示,信用债 ETF 迎来大发展,是市场环境、政策导向、投资者行为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心因素在于信用债 ETF 很好地解决了债券投资的痛点。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作为重要的工具型产品,信用债 ETF 对各类投资者吸引力较大,未来具备较大的发展空间。
易方达基金李一硕直言,对于有信用债配置需求的投资者来讲,信用债 ETF 提供了更便捷的信用债投资方式,未来纳入回购质押担保品以后,还可以通过质押回购交易获取杠杆收益;对于交易型机构而言,信用债 ETF T+0 交易、低成本、透明度高等优势,便于投资者捕捉交易机会,同时可以结合国债期货等工具构造更丰富的交易策略。
「对于资金量规模较小的机构投资者或者个人投资者而言,投资信用债 ETF 可以低门槛参与一篮子信用债的投资。各类投资者对于债券 ETF 的认识仍在不断加强的过程中,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李一硕表示。
还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随着信用债 ETF 品种丰富,投资者得以在选择品种和久期上有更多的方向,通过债券 ETF 开展投资将会成为投资者参与债券投资的重要形式。长期资金或更关注债券 ETF,长期资金由于资金属性以及对收益要求,对债券 ETF 关注度持续提升,也成为规模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谈及信用债市场的投资机遇,李一硕表示,在宏观基本面仍面临不确定性、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背景下,利率中枢可能在目前水平维持震荡走势。从曲线形态上看,中等期限的信用债配置价值相对较高。
(中国基金报)
文章转载自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