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国有行、股份行之后,地方中小银行批量开启降息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 6 月 4 日下午,已有襄城中原村镇银行、扶余惠民村镇银行、上蔡农商银行等超 20 家地方农商行、村镇银行跟进下调了存款利率。调整后利率出现明显分化,部分中小银行 5 年期存款利率较国有行更低。与此同时,利率 「倒挂」 现象频现,包括大行在内,中长期存款产品明显降温。
受访专家指出,部分中小银行调整后的长期定存利率比大行还低,反映了中小银行负债端利率承压的现实情况。在低息环境下,叠加银行对财富管理类业务的重视,预计利率 「倒挂」 的现象在短中期仍将持续。
5 年期存款利率低至 1.2%
端午小长假前后,以农商行、村镇银行为主的一大批中小银行密集发布公告,更新了存款挂牌利率。
《国际金融报》 记者发现,此次调整后,中小银行存款利率出现明显分化:相较全国性银行而言,绝大多数地方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依旧维持相对高位,但有部分机构长期存款利率已跌破国有银行挂牌利率。
整体来看,除个别机构的个别产品给出了 2% 以上的利率外,农商行、村镇银行大多已进入利率 「1」 字头时代。经调整后,多数机构年化利率最高的产品利率在 1.6% 至 1.9% 区间。与此同时,中长期存款利率 「倒挂」 现象凸显。
6 月 4 日,襄城中原村镇银行在微信公众号发布公告称,自 6 月 7 日起调整部分人民币存款利率。调整后 3 年期和 5 年期定期存款执行利率分别为 1.75% 和 1.60%,「倒挂」15 个基点 (BP)。扶余惠民村镇银行给出了 3 年期定存 2.25% 的执行利率,较 5 年期定存利率高出 20BP。
值得关注的是,广东清新农商银行、北京怀柔融兴村镇银行等机构,此次调整后中长期存款利率比国有行更低。
5 月 20 日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下调后,国有行定存 1 年、2 年、3 年和 5 年期挂牌利率分别调整为 0.95%、1.05%、1.25% 和 1.30%。记者注意到,清新农商银行下调后的 5 年期存款利率为 1.25%,低于国有行挂牌利率 5BP。此外,北京怀柔融兴村镇银行 2 年及以上定期存款执行利率统一调整为 1.20%,均低于该行 1 年期定存利率 1.35%。
「部分中小银行调整后的长期定存利率比大行还低,反映了中小银行负债端利率承压的现实情况。」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直言。
苏筱芮指出,近年来,随着短期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居民存款期限不断被拉长,促使中小银行负债端成本进一步上升。从资产端来看,大行下沉的趋势也使得中小银行资产端利率面临较大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银行基于 「开源节流」 来积极调整负债结构,从而将更低的利率水平传导至资产端,提升自身在资产端的市场竞争力。
中长期存款产品降温
事实上,中长期存款利率 「倒挂」 不仅仅发生在地方中小银行,大银行也不能幸免。同时,期限较长的存款产品不再是机构的心头好。记者梳理发现,当前 5 年期的大额存单产品几乎销声匿迹,部分机构的特色存款也不再包括中长期产品。
例如,招商银行的手机银行 APP 显示,该行定期存款 「招行特色」 产品分类中,存期最长的为一款 2 年期产品,利率较普通定存的 1.05% 略高,为 1.40%。20 万元起存的大额存单产品,最长存期也仅有 2 年期,1 年期和 2 年期利率均为 1.4%。
工商银行大额存单分类中也无 5 年期产品。记者咨询上海地区某支行理财经理了解到,如果 5 年期产品存款金额在 20 万元以上,可以享受上浮利率至 1.6%。「但我们目前是 『一事一报』,如果存入金额较高,需要您提前告知,我们需要上报额度。」 该客户经理告诉记者。
此外,建设银行手机银行 APP 显示,该行 3 年和 5 年期定期存款最高利率分别为 1.55% 和 1.30%,形成了 25BP 的 「倒挂」 幅度。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 (ZIBS) 助理教授邵辉分析说,当前,银行普遍预期未来利率将继续下行,因此更倾向于吸收短期存款,以便在利率调整时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利率倒挂」 正是反映出银行希望引导客户选择短期存款,以提升资金的流动性和灵活性,避免在低利率环境下锁定高成本的长期负债。
除了市场预期外,邵辉认为,银行在调整长期存款产品的额度和利率时,负债成本管理、流动性需求和客户行为变化也是综合考虑的关键因素。「在低利率环境下,客户对长期存款的需求下降,转而寻求收益更高或流动性更强的投资产品。银行根据客户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减少了长期存款产品的供应。」
「当前银行对于 3 年、5 年这样中长期存款并不热衷,主要是改变了经营思路,期望引导中长期资金向理财、基金等财富管理类业务进行迁移。」 苏筱芮最后表示,「在低息环境下,叠加银行对财富管理类业务的重视,预计利率 『倒挂』 现象在短中期仍将持续。」
(国际金融报)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