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4 日下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动员会,近期将对全省贯彻实施 《条例》 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执法检查组将兵分三路,分别赴内江和泸州、绵阳和阿坝、资阳和甘孜等六个市州开展实地检查,并委托其余 15 个市州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执法检查。
每经记者|余蕊均 每经编辑|杨欢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余蕊均 摄
河湖管理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区域和行业。2022 年 3 月 1 日,《四川省河湖长制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 正式施行,标志着河湖长制从 「有章可循」 迈向 「有法可依」。3 年多来,《条例》 实施情况如何?实施过程中还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6 月 4 日下午,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召开动员会,近期将对全省贯彻实施 《条例》 情况开展执法检查。记者从会上获悉,本次执法检查组将兵分三路,分别赴内江和泸州、绵阳和阿坝、资阳和甘孜等六个市州开展实地检查,并委托其余 15 个市州人大常委会同步开展执法检查。
根据方案,本次执法检查重点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一是地方各级政府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河湖管理保护主体责任,建立组织体系,做好经费保障情况;
二是河湖日常保洁、公示牌设置与更新,参与突发事件处置、河湖管理保护相关数据资源保护与利用情况;
三是河湖管理保护协调联动机制,跨区域、跨部门协调联动长效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运行情况;
四是河湖长制工作社会监督评价机制、工作考核机制建立运行情况;
五是 《条例》 贯彻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贯彻实施 《条例》、推动河湖长制工作的意见建议。
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祝春秀在动员会上表示,「执法检查是确保法规落地落实、问题整改和制度完善的重要方法」,作为四川省人大常委会 2025 年的重要监督事项,开展 《条例》 执法检查的目的就是通过法定监督形式,推动 《条例》 全面有效实施。
更为特殊的是,今年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理念提出 20 周年,在此时间节点开展执法检查,就是要以法治之力进一步推动河湖长制落地落实,守护好四川的江河湖泊,推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 「三水」 协同共治,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据了解,《条例》 实施以来,四川持续强化工作考核,在全国首创开展河湖长制专项督查,连续 3 年进驻 15 个县 (市、区),进一步推动破解河湖长制 「上热中温下冷」 难题。根据新修订的 《四川省河湖长制工作省级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奖惩措施,已连续 2 年约谈排名靠后的市 (州),对排名靠前和进步最大的市 (州) 累计落实激励资金 5000 万元。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