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6 日,科伦药业就饶毅质疑麦角硫因为 「假药」 一事作出回应。科伦药业称,麦角硫因是国际上公认的膳食补充剂,其价值和安全性已通过科学验证。公司列举了多项顶刊论文和临床试验以支持其观点,并强调麦角硫因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已被列为新型食品补充剂。科伦药业还指出,饶毅 「未获药品批准即属无效」 的论断武断且对膳食补充剂存有偏见。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董兴生
此前,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因赤裸上身代言麦角硫因胶囊而走红,其 75 岁却仍健硕的形象被公司称为 「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与服用麦角硫因胶囊等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
近日,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理学部主任饶毅直指科伦药业旗下的麦角硫因胶囊为 「假药」,并引发关注。在饶毅发文后,6 月 6 日,科伦药业向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提供了回应,称二者的核心观点差异,在于麦角硫因胶囊究竟是膳食补充剂还是药品。
科伦药业方面表示,麦角硫因的定位是健康管理工具,是国际上公认的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又何来 『假药』 一说」。并称,「(饶毅) 文中 『未获药品批准即属无效』 的论断有点武断和对膳食补充剂存有偏见」。
从麦角硫因的价值和安全性角度,科伦药业列举了系列顶刊论文、临床试验,以论证麦角硫因的核心价值和安全性已通过科学验证。
在回应中,科伦药业方面称:「呼吁行业以客观态度审视新兴科技,共同推动营养健康产业从 『营销驱动』 向 『科学驱动』 转型,让消费者真正受益于生命科学的最新成果。」
强调麦角硫因价值和安全性通过科学验证
前不久,科伦药业董事长刘革新亲自上阵代言旗下麦角硫因胶囊,使得该产品爆火。而近日,饶毅在其公众号上发布 《假药靠肌肉男真人 「赤膊上阵」,真药伟哥仅以小小 「老鼠作证」》 一文。
记者注意到,在这篇文章中,饶毅虽未点名,但结合 「董事长展示肌肉」 和部分配图可知,饶毅意指科伦药业。
饶毅称,「麦角硫因就是 『假药』」,并称 「如果它确实能够对动物或人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早就会有人提供足够证据获得药监部门批准。因为缺乏证据,得不到批准,销售商才走保健品的路子」。
针对饶毅的相关言论,科伦药业方面向 《每日经济新闻》 记者做出了回应,从麦角硫因价值验证、安全性认证及预防医学趋势三方面进行了说明。
科伦药业方面认为,麦角硫因价值通过科学验证是其核心基础。公司列举的发布于 《Cell Metabolism》 的两项研究显示,麦角硫因被证实通过双重机制介导健康衰老。其中,德国莱布尼茨分析研究所研究显示,麦角硫因在秀丽隐杆线虫模型中显著延长了线虫的平均寿命达 20±2%,同时显著改善运动能力、应激抗性,减少脂褐素沉积并优化线粒体形态;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显示,补充麦角硫因使小鼠跑步距离显著增加约 14%、速度提升约 28%,揭示其对运动表现的直接提升作用。
此外,科伦药业还列举了多项与麦角硫因相关的临床研究,并表示,麦角硫因在多领域的应用已通过研究验证,其关键结果包括降低入睡困难、改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和学习功能、皮肤皱纹减少、冠状动脉疾病风险更低等。
针对麦角硫因的安全性,科伦药业在回应中称,「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麦角硫因已被列为新型食品补充剂或功能保健食品成分」。并表示,麦角硫因在毒性试验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中均展现出了安全性。
麦角硫因定位为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
值得注意的是,科伦药业与饶毅的争议关键点在于 「麦角硫因究竟是不是 『假药』」。
按照饶毅的说法,「凡是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不能获得批准成为真药,是假药的,只好以保健品方式蒙人、骗人」。早在 2001 年,饶毅就在 《南方周末》 发文称,「不要将有限的收入投入到无限的无益的营养保健品中去」,并明确反对企业和商业界人士过度炒作 「营养品」。
针对这类说法,科伦药业方面回应称:「(饶毅) 文中 『未获药品批准即属无效』 的论断有点武断和对膳食补充剂存有偏见。」
科伦药业核心观点在于,麦角硫因的定位是健康管理工具,是国际上公认的膳食补充剂,「而非药品,又何来 『假药』 一说」。
其补充称,药品和营养补充剂分属不同维度,后者的价值在于健康人群的风险预防与技能提升。如维生素 C 未被批准为治疗感冒的药物,但其在免疫支持领域的价值被医学界广泛认可。
记者注意到,在科伦药业官方推荐的麦角硫因购买入口小程序上,相关麦角硫因产品仍在正常销售,不同规格价格从 1199 元到 4476 元不等。其中,四瓶装规格产品销量最高。截至 6 月 5 日晚,按照小程序显示的价格和销量计算,科伦药业麦角硫因产品销售额超 1883 万元。
最后,科伦药业在回应中称:「抗衰老研究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阵地,任何突破性发现都需经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周期。麦角硫因作为新兴抗衰成分,此时对其全面否定,既违背科学探索的螺旋式上升规律,也可能阻碍大众获得先进健康管理工具的机会。」 其还强调,「公司坚持循证先行、合规经营与公开对话」。
封面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涵 摄
文章转载自 每经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