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是全球新能源产业的 「心脏」,进入 2025 年以来,决定这一 「心脏」 成本和性能的关键——正极材料市场步入了冰火两重天。
在经历持续的亏损之后,磷酸铁锂头部玩家陆续绑定电池龙头,获得长协大单,赢得喘息时间等待穿越周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由钛白粉、磷化工领域跨界而来的企业陆续叫停项目,一时间撤退潮涌。
6 月 5 日晚间,富临精工(300432.SZ) 公告披露,子公司江西升华与行业龙头宁德时代(300750.SZ) 签署 《补充协议》,对去年 8 月双方签署的 《业务合作协议》(下称 「原协议」) 进行了修订。
从合作主要内容来看,宁德时代在 5 月 31 日前向江西升华一次性支付 5 亿元预付款,支持江西升华江西基地 16 万吨/年产能、四川三期 20 万吨/年产能建设。原协议中,宁德时代仅支持江西升华建设江西基地 7.5 万吨/年产能的磷酸铁锂产能。
在合作数量方面,原协议约定在 2025 年至 2027 年,江西升华按照承诺提供对宁德时代的供应能力,并将产能预留给宁德时代。在江西升华的产品具备综合优势的情况下,宁德时代承诺 2025 年至 2027 年的每一年度,至少向江西升华采购 14 万吨磷酸铁锂产能。
最新修订后,江西升华承诺 2025 年至 2029 年的 100% 产能,优先用于生产符合宁德时代要求的材料 (产能情况以最新签订 PSW 为准);宁德时代承诺 2025 年至 2029 年的每一年度,采购量不低于江西升华承诺产能的 80%,江西升华应按宁德时代要求提前增扩产能。
富临精工称,子公司江西升华与宁德时代在原 《业务合作协议》 基础上签署 《补充协议》,体现下游客户对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开发、技术性能和供应能力等方面的高度认可,双方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进一步加强长期战略合作机制,有利于推动公司锂电正极材料技术革新和成本节降,增强公司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及整体利益。
富临精工同时提到,若本协议顺利履行,后续产能持续放量,销售订单逐步扩大,产线规模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对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业务的经营业绩具有积极影响。
实际上,就在不到 20 天前的 5 月 19 日,万润新能(688275.SZ) 宣布公司拿下 「超级大单」。自 2025 年 5 月起,公司按照协议约定供应量向宁德时代提供符合要求的磷酸铁锂产品,2025 年 5 月-2030 年预计总供货量约 132.31 万吨。公司产品具备综合优势的情况下,宁德时代承诺 2025-2030 年期间每月度采购量不低于公司承诺量的 80%。根据市场估计,按照当前的价格,上述订单价值超 400 亿元。
而龙蟠科技(603906.SH) 更是凭借斩获国际大单受到市场极大关注。6 月 3 日,龙蟠科技公告披露,控股孙公司锂源 (亚太) 与亿纬锂能马来西亚签署协议,约定 2026 至 2030 年间向后者合计销售 15.2 万吨磷酸铁锂,合同总金额超 50 亿元。
今年 1 月,龙蟠科技还公告披露,锂源 (亚太) 与福特汽车的电池合资公司 Blue Oval Battery Park, Michigan 签署了 《供应协议》,约定 2026 年至 2030 年期间,由锂源 (亚太) 向 Blue Oval 销售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具体单价由双方根据协议条款逐月确定。
值得一提的是,龙蟠科技目前已率先在印尼建成万吨级以上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并已实现量产出货。这也是中国磷酸铁锂行业在海外投产的首个生产基地。
据公司最新披露信息,龙蟠科技印尼锂源一期 3 万吨项目已于今年年初投产,并已成功量产出货至海外客户的海外工厂,目前保持较高的产能利用率。二期 9 万吨项目目前已启动建设工作,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完成建设以及设备调试工作。
龙蟠科技称,会利用好海外磷酸铁锂需求迅速爆发的时间窗口,后续会继续进行海外产能的扩张以及海外订单的获取。
公司在国内市场也同样有好消息。5 月 10 日,龙蟠科技公告披露,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及孙公司南京锂源与楚能新能源达成协议,预计 2025 至 2029 年间向后者销售 15 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同总销售金额超 50 亿元。
从头部电池企业锁定长单的现象来看,比亚迪在今年也有类似动作。丰元股份(002805.SZ) 在 4 月即宣布,其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签订为期三年的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比亚迪承诺在同等商务条件下优先采购。
短短数月内数笔重磅交易落下的背后,是在经济性、安全性等因素的考量下,磷酸铁锂 「主流」 地位的不可撼动。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动力电池月度装车量数据显示,今年 1-4 月,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 184.3GWh,累计同比增长 52.8%。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 150.0GWh,占总装车量 81.4%,同比增长 88.0%。相比之下,三元锂电池装车量同比下滑近 16%,装车量仅有 34.3GWh。在储能领域,更可谓是接近全面 「铁锂化」。EVTank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储能电池中磷酸铁锂电池占比高达 92.5%。
与此同时,海外市场更被认为是一个新的增长点。国际车企目前正在纷纷转向磷酸铁锂路线。大众汽车集团 5 月 15 日宣布,从 2026 年开始,所有电动车型将逐步迁移到一个名为 MEB Plus 的升级版平台,并全面采用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Stellantis、通用、现代、雷诺等多家车企均已表明将导入该技术路线。
不过,尽管巨额长单频现,但从目前行业内的情况来看,也仅有头部企业凭借技术、资金、规模等扩大市场优势、等待利润修复穿越周期,而另有部分企业已难有抗衡筹码而准备离场。
最近的一则消息来自中核钛白(002145.SZ),该公司 6 月 2 日公告称,拟终止包括年产 50 万吨磷酸铁在内的募投项目,并将剩余 16.66 亿元募集资金用于提高公司流动性。中核钛白称,此次调整是由于下游市场供需关系发生较大变化,需求增速放缓所致。按照原计划,该项目应在 2024 年 11 月投用。
业内观点认为,高端产品正在成为破局关键,低端产能则面临出清危机。
富临精工在 4 月底的业绩说明会上就提到,目前磷酸铁锂行业已经进入了技术性能与成本兼顾并重的发展阶段,产品升级加速格局分化,以快充为主要需求的高压实密度产品成为市场的主流需求。
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相比其他材料有原料来源广泛、生产成本低、安全性好等诸多优点,但其在能量密度维度上处于劣势。去年以来,磷酸铁锂电池向着快充、高能量密度迭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应运而生,也被称为第四代磷酸铁锂,普遍定义为粉末压实密度 2.6g/cm³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宁德时代这样的材料需求方正在引领这样的技术升级。万润新能在上述 5 月 19 日发布的公告中就提到,和宁德时代双方还将建立长期合作的机制,共同推进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的迭代和量产导入,共同开拓新能源市场。
龙蟠科技在业绩说明会上还透露,公司第四代产品不仅正在动力市场批量交付,同时也在高端储能领域适配。而公司第五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研发进展顺利,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适时进行产业化和规模化交付,满足客户和市场的产品进阶需求。
(澎湃新闻)
文章转载自 东方财富